APP下载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016-12-22王红星

新一代 2016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情感化生活化

王红星

摘 要: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本文就从课堂教学艺术、生活化课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情感化

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思想品德现象。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知识丰富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有味,学生听得两腮绯红,双眼冒光,这样的课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推崇,他的一举一动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领学生,他的学生也会慢慢喜欢上。而没有积累、仅靠书本满堂灌的教师,课堂教学机械僵硬、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然,其执教经历在学生的心中可能留不下太多痕迹,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若能增强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教师设计的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而纷纭变幻的国际形势、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把缤纷的世界引进课堂,实现社会生活与教材的互动。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给自己所见的、所闻的有趣的、困惑的事;通过演说、诗歌朗诵、图画说明、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课堂上让学生全员参与,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教学的亲和力,为新课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要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空间上舍远求近。

三、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情感性”也是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纵观全套教材选取的100多篇素材,其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这些素材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催化剂,又是道德行为的捍卫者。回顾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程式演绎,有的靠陈述相关故事或事例从中归纳观点。这种线性的道德教育,既忽视了情感的中介和动力作用,又弱化了情感对品德认识的影响,致使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磁性和实效。

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分析每课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科学确立情感教育的目标;深入研究情感教育的规律,贯彻情感教育的原则并注意将情感教育贯串于教学的始终。因为情感教育不是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它是与明理、导行交织在一起,并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形成而不断深化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情感教育贯串于教学的始终,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而孤立进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的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和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进行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再走老路,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难接受,容易遭到淘汰。思想品德教师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的出路,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情感化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