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2016-12-22顾鑫于铭丁俊杰杨晓贺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申宏波

农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径根腐病根部

顾鑫,于铭,丁俊杰,杨晓贺,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申宏波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哈尔滨150053;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对大豆根腐病及产量的影响

顾鑫1,于铭2,丁俊杰1,杨晓贺1,赵海红1,姚亮亮1,刘伟1,申宏波3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农业部佳木斯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试验站,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哈尔滨150053;3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为了探明长效缓释尿素是否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试验于2014年在大豆鼓粒期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根部主要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用长效缓释尿素的处理病情指数最低,达到33.96%,其产量最高为2998.65 kg/hm2。在对影响大豆产量的根部参数的通径分析中可以看出,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地下鲜重的0.4649,说明其为最关键因子。根腐病病情指数也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之一,但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效缓释尿素主要是通过增加地下鲜重从而影响产量。

长效缓释尿素;大豆根腐病;大豆疫霉菌;大豆镰孢菌

0 引言

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主要由疫霉菌与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部病害。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1]。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一直不把其作为主要病害来进行防治,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豆种植地块排水普遍不好,导致大豆根腐病有抬头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2]。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影响大豆根腐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相关的研究人员对该病从各个方面都开展了综合防治措施,马淑梅[3]对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致病病原种类分布及抗病种质鉴定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各主要致病菌出现频率,鉴定出病情指数15%以下的材料69份。肖彩霞等[4]对408份东北主栽大豆品种抗性鉴定表明主栽大豆品种对镰孢菌根腐病普遍存在抗性,丁俊杰等[5]运用田间与人工接种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一批抗根腐病品系,并且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评价标准。在生防细菌的筛选方面,周克琴等[6]从大豆根际土壤筛选得到2株革兰氏阳性生防细菌,并取得了很好的田间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张红骥等[7]以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体系中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为研究对象;测试分离于大豆和小麦根部及根际土壤的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防治效果,对禾谷镰孢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台莲梅等[8]认为N肥对大豆根腐病有一定的影响,处理区均比对照区根腐病发生的轻。研究多集中于不同施肥制度对大豆根腐病的影响[9-10],不同种类尿素对大豆根腐病的影响未见报道,特别是长效缓释尿素对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有何影响,其影响是否是导致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等问题未见研究。为此,笔者对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后的大豆根腐病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合理应用长效缓释尿素、提高氮素利用率、减轻病害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大豆品种为‘合丰5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育种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年于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区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8个县市,共9个地点同时进行,土壤类型均为黑土。试验处理分为普通尿素(N 46%)、长效缓释尿素(N 46%)、空白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行区,行长5 m,垄间距0.7 m,小区面积140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

1.2.1样品采集于2014年大豆鼓粒期分别采集3种氮肥处理的大豆植株。采用随机取点的方式,在3种氮肥处理的每个小区内连续采集10株大豆。田间采集后迅速去除根际土壤,并尽快带回实验室。

1.2.2 调查方法

(1)植株干物质量测定。将植株洗净后根与籽粒分别装袋,90℃杀青30 min后,于70℃烘至恒重并称干重。

(2)大豆根部生理指标的测定。调查上述采集大豆的地下鲜重、须根数、根长、根体积、根瘤数及根腐病发病级数。根腐病分级标准[11-12]如下:0=主根须根健全,无病斑,根瘤多;1=主根上有零星病斑,但不连片,须根上无病斑;2=主根病斑连片,但小于根部周长的1/4,须根略有发病;3=主根病斑大于根部周长的1/4,但小于1/2,须根病斑较多,但不成片;4=主根病斑大于周长的1/2,但小于3/4,须根病斑成片,部分须根脱落;5=整个根部均有病斑包围,根部腐烂,须根近无。

1.3 数据分析

用DPS分析软件进行通径分析分析,病情指数计算见公式(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尿素对大豆产量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在施用不同种类的尿素后,于大豆鼓粒期对大豆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发现施用长效缓释尿素的处理病情指数最低,达到33.96%,其产量最高为2998.65kg/hm2,其次为普通尿素与空白对照。病情指数与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1)。

2.2 不同地点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对根部生理指标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通过在9个地点进行试验,可以看出施用长效缓释尿素的地下鲜重、根长、须根数、根体积均为3个处理中最高,病情指数为最低。而根瘤数却没有明显的区别,这与施氮对根瘤的抑制生长有关(表2)。

2.3 根部生理指标、病情指数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表1 施用不同种类尿素的病情指数及产量的显著性差异

采用表2的数据进行通径分析可以看出,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X1的0.4649,说明影响大豆产量的根部参数中,地下鲜重最为关键,其次为X4(根体积)。最低的为X6(病情指数),达到-0.0439,说明病情指数与产量是负相关,但是影响不是最大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X6→X1的-0.4319,说明X6(病情指数)是通过影响了X1(地下鲜重),从而间接影响到了产量。通过对表1~3的观察可以发现长效缓释氮肥的施用能够影响到大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见表1),但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后虽然影响了病情指数,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为地下鲜重。通径分析决定系数= 0.98959,说明以上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占到98.96%。另外对X6(病情指数)的间接通径系数研究可以发现,X6(病情指数)对其余5个因子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说明病情指数降低了根部的各项生理指标。

表2 大豆根部参数、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可以减轻大豆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其病情指数最低,达到33.96%,同时提高大豆的产量。达到2998.65 kg/hm2,为所有处理中最高。长效缓释尿素施用解决了大豆后期落花落荚及追肥难的问题,提高了大豆产量,并不会加大根腐病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效缓释尿素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衡供氮,大豆前期长势不会由于供氮过量而发生徒长,造成植株过于繁茂郁闭,田间小气候湿度过大,病害发生严重。同时对照处理的普通尿素在大豆中后期肥消失,不能再提供给大豆氮素,使大豆抗病力相当降低,而缓释尿素在大豆中后期仍能持续供氮,有利于提高大豆整体的抗病性包括对根腐病的抗病性[13]。

试验经过通径分析看出,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后根腐病虽然影响了根部的生理指标,但其不是影响产量高低的最主要因素,这也是以往为什么不把大豆根腐病作为主要病害的原因之一。最主要因素为施用长效缓释尿素后地下鲜重的增加(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为0.4649)从而导致了产量的增加。施用长效尿素后对根瘤数量没有显著的影响[14],根据大豆生理期需肥特点适量施用氮肥,既可以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功能,节约氮肥,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15]。病情指数的降低是受到多方面影响造成的结果,因试验条件的欠缺未研究表明施用长效缓释氮肥后究竟是增加了根部的强度还是改变了根际间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病情指数的降低,这是以后应研究的方向。

表3 施用不同种类尿素后大豆根部生理指标、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与产量之间的通径分析

[1]姜伊.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种类及防控技术[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1-3.

[2]付春旭.大豆根腐病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策略[J].大豆通报,2006(5): 13-15.

[3]马淑梅.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致病病原种类分布及抗病种质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230-235.

[4]肖彩霞,关雪松,王晓艳,等.东北三省大豆品种(系)对大豆根腐镰孢菌的抗性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2):201-206.

[5]丁俊杰,马淑梅,申宏波,等.大豆主要病害双抗种质鉴定初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12(2):54-58.

[6]周克琴,韩秉进,张秋英,等.生防菌BRF-1和BRF-2对大豆根腐病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2,31(5):801-803.

[7]张红骥,Allen G.Xue,Jinxiu Zhang,等.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J].大豆科学,2011,30(1):113-118.

[8]台连梅,范文艳.有机肥对连作大豆根腐病、生育及产量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7(4):12-15.

[9]纪武鹏.施肥及环境因子对大豆根腐病及主要微生物的作用[D].大庆:八一农垦大学,2008:1-20.

[10]左豫虎,薛春生,刘惕若.环境条件对大豆幼苗疫病发生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2,17(4):93-95.

[11]马汇泉,辛惠普.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其生态学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8(2):115-121.

[12]吴文君,高希武.生物农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272.

[13]谷思玉,刘爽,孙佳,等.施用不同种类尿素对大豆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研究[J].大豆科学,2013,23(5):655-658.

[14]严君,韩晓增,丁娇,等.东北黑土区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对氮、磷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2):318-325.

[15]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等.施氮对大豆根瘤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J].哈尔滨:华北农学报,2009,24(2):176-179.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Sustained Release Urea on Root Rot and Yield of Soybean

Gu Xin1,Yu Ming2,Ding Junjie1,Yang Xiaohe1,Zhao Haihong1,Yao Liangliang1,Liu Wei1,Shen Hongbo3

(1Ministry of Agriculture Harmful Biology of Crop Scientific Monitoring Station Jiamusi Experiment Station,Jiamusi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2Heilongjiang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Harbin 150053,Heilongjiang,China;3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

Th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sustained release urea has certain effects on the disease index of soybean root rot,and whether the effect could be the main factor of the yield decreas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physiological index of soybean and soybean root rot disease index and yield of soybean was analyzed by using path analysis in 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index of treatment of long-term sustained release urea was the lowest,which was 33.96%,but its yield was 2998.65 kg/hm2.In the path analysis of the roo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yield of soybean,we could see the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was 0.4649,whi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underground fresh weight.The disease index of root rot wa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oybean production,but it was not the main factor.The effect of sustained release urea on the yield was mainly through the increase of underground fresh weight.

Sustained Release Urea;Soybean Root Rot;P.sojae;Fusarium

S565.1

A论文编号:cjas15060020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作物疫病监测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18);黑龙江大豆产业振兴院士工作站资助项目“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和疫霉、灰斑抗源筛选”(2013DYGZ203-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群遗传结构及ITS序列分析”(C201449)。

顾鑫,男,1980年出生,四川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通信地址:154007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安庆街269号,Tel:0454-8351067,E-mail:guxin1111@163.com。

丁俊杰,男,1974年出生,安徽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大豆病虫害研究。通信地址:154007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安庆街269号,Tel:0454-8351067,E-mail:me999@126.com。

2015-06-18,

2015-08-20。

猜你喜欢

通径根腐病根部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饲用南瓜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圆锥曲线焦点弦的一条斜率性质
气动通径机设计及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降低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辐条根部缩孔报废率
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