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0 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效果探讨

2016-12-22彭昌家白体坤冯礼斌肖立毕春兰王婉秋

农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丙环唑利尔南充市

彭昌家,白体坤,冯礼斌,肖立,毕春兰,王婉秋

(1南充市植保植检站,四川南充637000;2南充市嘉陵区植保植检站,四川南充637105;3南充市土肥站,四川南充637000)

250 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效果探讨

彭昌家1,白体坤1,冯礼斌1,肖立2,毕春兰2,王婉秋3

(1南充市植保植检站,四川南充637000;2南充市嘉陵区植保植检站,四川南充637105;3南充市土肥站,四川南充637000)

为探明250 g/L丙环唑EC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合理使用剂量,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250 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春季条锈病流行期间,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L/hm2、450 mL/hm2和300 mL/hm2连续施用2次,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8天和18天防效均在98%以上,且各使用剂量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对小麦白粉病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8天防效均达100%,但持效期仅10天左右,药后18天,防效显著下降,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L/hm2防治效果仅78.4%,用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及以下剂量,防治效果在41%以下。在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发生不重情况下,使用最佳剂量为300~450 mL/hm2,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但在白粉病偏重及以上发生和条锈病混发麦地,须连续2次用250 g/L丙环唑EC 600 mL/hm2,以确保防治效果。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用量相同防效没有差异,且国内和国外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质量没有差异。从节约防治成本考虑,最好用国内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丙环唑;防治效果

0 引言

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威胁中国各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1950、1964、1990和2002年4次大流行,分别造成60亿kg、30亿kg、26亿kg和10亿kg损失[1-3]。20世纪末新生理小种条中32、33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中国90%的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自2000年以来,中国小麦条锈病一直处于流行状态,已成为小麦安全生产的限制因素[1]。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f.sp. tritici Marchal)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威胁中国各麦区的又一重要病害,20世纪90年代来,该病已日趋严重[4-5]。

小麦是南充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14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作物面积的30%以上,其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占四川省的16.9%~27.0%。在中国小麦条锈病4次大流行中,防治不力的地方,造成小麦减产达30%~50%(2002年由于监测防控得力,产量损失仅15.25%)。1999年来,全市偏重至大发生频率高,每年发生面积居四川前列,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6-7]。南充又是小麦条锈菌的重要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还是川东南春季流行区和渝、鄂、湘等邻近麦区的主要菌源地,并可随高空气流进一步对中国东部主产麦区造成威胁[8-12]。小麦白粉病在南充市常年发生面积1.5万hm2~2万hm2,产量损失仅次于条锈病。丙环唑是一种保护、治疗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3]。鉴于南充市的特殊区位和条锈病发生特点,农业部于2010年下达了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部2015年下达了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丙环唑防治小麦条锈病[7,14]或白粉病[15-16]效果有所报道,但同时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效果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为探明250 g/L丙环唑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合理使用剂量,按照省植保站安排,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于2015年在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进行了250 g/L丙环唑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药效试验示范,以期为指导南充和相同生态区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及来源与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川麦33’、‘川麦46’、‘川麦50’,均为感病品种和农户自留种。防治对象:条锈病、白粉病。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南充市嘉陵区集凤镇天台山村4社,农户何仕华、赵光荣,土质为蓬莱镇土,肥力中等,前作为甘薯,小麦为双100 cm中厢带植,16.5×23 cm砍沟点播。

1.3 供试药剂及来源

250 g/L丙环唑EC(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内公司生产),对照药剂250 g/L丙环唑EC(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国外公司生产),以比较国内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外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效果和质量有无差异。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①设利尔化学公司产品250 g/L丙环唑EC 300 mL/hm2、②450 mL/hm2、③600 mL/hm2、④先正达公司产品250 g/L丙环唑EC 450 mL/hm2(对照药剂,本处理与国内产品处理②等量)、⑤清水对照(CK)。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50 m2,每个处理示范面积870 m2。

1.5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3月23日在上述试验地条锈病和白粉病混合发生麦地进行,条锈病和白粉病病株率、病叶率与病指对照区分别为65.3%、22.1%、14.3和57.3%、20.9%、10.8,处理区分别为8.7%、4.3%、2.1和5.3%、2.1%、0.6,发病较重,系小麦破口至抽穗初期,各处理均用卫士静电喷雾器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麦株上下部防治1次,28日调查,防效好,但邻近麦地农户自防条锈病效果差,加之据天气预报,4月4日左右将出现连续降温降雨,利于病害扩散蔓延,为确保防治效果,30日用前述药剂和方法再防治1次。

1.6 调查方法

4月7 日、17日在试验各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5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30株,每株调查所有绿叶,以每片叶上病斑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段进行分级,调查发病株数和严重度,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从而计算出整个试验的平均病情指数和平均防效[17]。

条锈病调查分级标准[17-18]: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

白粉病调查分级标准[17-18]: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1.7 气象情况

试验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日气象资料见表1。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采取常规统计、平均数、标准差、概率计算、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18]。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按马育华编著的《试验统计》[19]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250 g/L丙环唑EC对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小麦生长安全,不影响小麦抽穗扬花和和灌浆结实。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 3种剂量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照药剂)防治条锈病效果(表2)看出,药后8天各处理病情得到有效遏制,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指分别在8.0%、3.1%和0.5以下,防治效果在98%以上;药后18天,处理③、④条锈病完全消灭,无发病株,防效达100%,处理②的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0.7%、0.1%、0.01;处理①的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7.3%、2.2%、0.38。处理②和①防治效果分别为99.96%和98.67%。

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示范结果防效与试验结果一致。

表1 南充市(高坪站)2015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气象资料

表2 250 g/L丙环唑EC防治条锈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

2.2 250 g/L丙环唑EC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3种剂量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照药剂)防治白粉病效果(表3)看出,药后8天各处理病情得到全面遏制,无发病株,防治效果达100%;药后18天,各处理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依次为处理③>②>①>④,其中,处理③最好,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指分别为46.7%、20.3%、8.8,防治效果为78.4%,比处理②、①和④低30.9~53.1个百分点、24.6~42.5个百分点和15.4~23.2,防治效果高37.7~56.8个百分点。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白粉病的防效随着剂量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

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处理③极显著高于处理②、①和④,处理②和①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处理④。示范结果防效与试验结果一致。

3 讨论与结论

(1)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 3种剂量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照药剂)在春季3月条锈病流行期间,连续施药2次,对条锈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哪怕是药后遇到持续降温降雨和大风袭击,有利于条锈病传播扩散,其防治效果也很好,药后8天和18天,防效均高于98%,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用250 g/L丙环唑EC 300 mL/hm2、450 mL/hm2(含国外公司生产等量的对照药剂)和600 mL/hm2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对此,得出最佳使用量为300~450 mL/hm2,若发病较轻,以300 mL/hm2为宜,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残污染,节约防治成本。两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对白粉病均具有兼治效果,药后8天,防效均达100%,但持效期仅10天左右,药后18天,用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 600 mL/hm2,兼治效果78.4%,用450 mL/hm2(含对照药剂)及以下用量,兼治效果在41%以下,防效较差;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用600 mL/hm2的防效极显著高于450 mL/hm2(含对照药剂)和300 mL/hm2。由此得出,白粉病发生不重,以用300~450 mL/hm2为宜,以节约防治成本。若天气有利于白粉病重复浸染,最好不用对白粉病持效期不长的丙环唑防治。在白粉病偏重及以上发生和条锈病混发麦地,若要确保白粉病防治效果,减少其他农药使用和农残污染,丙环唑须连续2次用600 mL/hm2。

(2)本研究连续2次用250 g/L丙环唑EC防治小麦条锈病效果得到最佳用量300~450 mL/hm2结论,明显低于彭昌家等[7]报道的最佳用量600~650 mL/hm2,亦低于王新茹等[14]报道的498 mL/hm2结果。用250 g/L丙环唑EC300~450 mL/hm2防治小麦白粉病持效期10天左右结论,低于丁海玲等[15]报道的396~498 mL/hm2持效期15天结果,低于张小平等[16]报道的600 mL/hm2施药1次、持效期15天结果。250 g/L丙环唑EC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与以往报道不同,可能与药剂生产企业不同和生产质量有关,还可能与施药技术有关,也可能与气象因素有关。本研究还表明了国内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外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用量相同防效没有差异,进而说明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250 g/L丙环唑EC质量没有差异。

(3)本研究结论适用于条锈病单一发生麦地或条锈病和白粉病中等及以下发生麦地,若白粉病偏重及以上发生和条锈病混发麦地,则需加大250 g/L丙环唑EC使用量。不过,本研究250 g/L丙环唑EC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与以往报道有差异,但是否真的有差异,是否与药剂生产企业、生产质量和施药技术真的有关,以及今年用250 g/L丙环唑EC兼治白粉病效果试验仅1年,丙环唑EC对白粉病防治持效期是否真的较短,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3 250 g/L丙环唑EC防治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

[1]康振生.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进展与问题[A]//台湾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海峡两岸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3-6.

[2]张金霞,钮力亚,于亮,等.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8,14(4):49-52.

[3]姜燕,霍治国,李世奎,等.全国小麦条锈病长期预报模型比较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109-113.

[4]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93-299.

[5]邵振润,刘万才.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1996,12(6):21-23.

[6]彭昌家,冯礼斌,白体坤,等.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及其成因探讨[J].农学学报,2015,5(5):39-47.

[7]彭昌家,丁攀,冯礼斌,等.南充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5,5(6):34-41.

[8]沈丽,罗林明,陈万权,等.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及菌源传播路径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08,35(3):220-226.

[9]姚革,蒋滨,田承权,等.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2):253-256.

[10]罗林明,沈丽,廖华明.四川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对策与措施研究[C]//成卓敏.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1-174.

[11]沈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2]丙环唑.http://baike.haosou.com/doc/6421090-6634762.html.

[13]Peng C J,Ding P,Bai T K,et al.Study on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auses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Nanchong City[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5,16(2)292-297.

[14]王新茹,赵建昌,白伟,等.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4):705-708.

[15]丁海玲,郝根娣,张骅,等.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6(4):48-50.

[16]张小平,汤露萍,沈笑一,等.250g/L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83.

[17]张跃进.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75-191.

[18]农业部农药检定所.GB17980.23-2000-T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禾谷类诱病[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438-440.

[19]马育华.试验统计[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Effect of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on Wheat Stripe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Peng Changjia1,Bai Tikun1,Feng Libin1,Xiao Li2,Bi Chunlan2,Wang Wanqiu3

(1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Quarantine Station of Nanchong City,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2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Quarantine Station of Jialing District in Nanchong City,Nanchong 637105,Sichuan,China;3Soil Manure Station of Nanchong City,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on wheat stripe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and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dosage,a field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method of forecast and investigation,randomized block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pring wheat stripe rust epidemics,the two-tim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600 mL/hm2,450 mL/hm2and 300 mL/hm2of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had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wheat stripe rust.The control effects after 8 days and 18 days were still above 98%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application dosages was not significant.Also there was a good control effect on wheat powdery mildew.After 8 days,the control effect could reach 100%but the effect could only be kept for about 10 days.After 18 days,the control effect of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significantly decreased,the effect of 600 mL/hm2was only 78.4%,and the effect of 450mL/hm2or lower was under 41%.In the case of not serious wheat stripe rust and powdery mildew,the optimal application dosage was 300-450 mL/hm2,which could reduce pesticide usage and pollution,and also save thecontrol cost.Under heavy outbreak of powdery mildew and in the mixed incidence area of the two diseases,the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application should be 600 mL/hm2for two times to ensure the control effec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produced by Lier Chemical Co.,Ltd.and Syngenta Suzhou crop protection Co.,Ltd.in control effect with the same dosage,and the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production did not differ in quality.For saving the cos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it is better to use 250 g/L propiconazole EC produced by Lier Chemical Co.,Ltd.

Wheat;Stripe Rust;Powdery Mildew;Propiconazole;Control Effect

S435.121.4

A论文编号:cjas15070013

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通知(农计发[2010]22号);科技部办公厅关于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国科办农[2015]9号。

彭昌家,男,1958年出生,四川武胜人,推广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植保植检工作,国贴专家、省优专家、省劳模。通信地址:637000四川省南充市北湖路26号市农牧业局,Tel:0817-2289137,E-mail:ncpcj@163.com。

2015-07-24,

2015-09-06。

猜你喜欢

丙环唑利尔南充市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我没错”和“我应该”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几种丙环唑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试验效果初报
我们可是朋友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