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年段精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6-12-20董晓烨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读后课例交流

董晓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说明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一段重要文字。我们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应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多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有效的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文仅以中年级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来展开说明。

一、 多“读”少讲

中年段的“读”,一方面是要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另一方面还要学会默读,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所以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出声的朗读也好,安静的默读也好,要舍得让他们读书,读——就是最直接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希望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要多提问,不要很多讲解,要给学生很多读的时间。而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不问不讲就不作为了。教师需要做的是——挑起读的兴味,营造读的氛围,点拨读的方法,积极参与读的活动。

如《搭石》一课,人们走搭石的那一段文字。“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会让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读,班里指名读,还要想象画面读。不但要读出画面感,还要读出走搭石协调的节奏感,更要读出作者饱含其中的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设计出有层次的“读”的活动来。首先是学生凭着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来读,接着是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再然后就是渲染情境引领他们走进画面,调动多种感官“如见如闻”,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跟着作者走一走搭石。此时,可以利用教师的范读或音乐的渲染以达到让学生“入情入境”。以“读”的实践贯穿始终,这中间是不需要再设计什么问题让他们解答的,更不需要教师一厢情愿地讲解分析,只是需要一个从“读进去”到“读出来”的过程。课例《去年的树》中,于老师几次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再带着心里的画面读,接着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鸟再读,这样“读”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就很有层次,带领学生先读进课文想表达的内容中去,再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来。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设计,加之教师语言恰当适时地“推波助澜”,营造足够的“情境场”,这里的“读”便是学生最好的阅读实践活动了!

二、“读”后要交流

如上所述,“读”是特别好用的一种实践活动,简单易行并收效很大。但是往往一些教师会在“读”后忽略一种实践活动——交流!是的,更多的教师在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之后,往往又回到提问和讲解的路上来,学生本应有的一种阅读活动被生硬地打断和剥夺,这就是读后的交流活动。其实,课标上关于中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很清晰地在第五条中写明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感受都会不同,那还有必要交流吗?我的答案是——非常有必要!我也思考过交流的意义何在,如果不交流又能怎样。并且在自己的班上进行不同的尝试,真的很不同!不交流的语文教学看似并没有失去什么,甚至好像还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也是很多教师认为交流阅读感受是浪费时间的一个原因,觉得学生交流来交流去也没什么价值。其实不然,交流——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紧扣文字,又和阅读者自身紧密联结的语文实践活动。读后不交流,很多学生宝贵的感受就被忽略了,阅读者不交流就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长期不交流,就会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和感受,就会失去积极阅读的动力,这是很可怕的!所以,读后必须要交流,要让学生自然地表达自己,要让学生积极地去阅读,阅读的乐趣和很多活动的乐趣一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读后交流阅读感受——这个一样很简单的语文实践活动,会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表达场”,会对学生前面的初读、自读有一个提升和总结,会对学生后续的细读、深读提供明确的方向,多好!像课例《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朱老师就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说:“读完一篇文章,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想说的,咱们来聊一聊吧!”这就是一个让学生交流的实践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倾听他人。看看本课的教学,不难感受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学习活动,教师的确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础上,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表达场”,而学生所表达的是与前面的阅读活动紧密相连的。并且,我们还会捕捉到一个小细节,朱老师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自己的感受,和交流后听到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学习后,学生会从不同的批注痕迹中复习和梳理出交流后丰富、加深,或者是修正的内容。课例《去年的树》中,于老师同样也注意到交流的作用,在学生读文前就提示:“读过之后,你最想说什么,就和我们交流什么。”我们会在学生初读后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阅读的起点,清晰地知道我们后续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要沿着学生交流的焦点,梳理出交流集中的话题,要反馈到学生是否有误读的地方需要后面阅读中再设计活动去引导修正。

三、“读”和积累

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读到火候了,便不能点到为止了,要“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所以,“读”后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就是分类积累。前面的“读”仿佛是万事俱备,后面的积累活动就是“东风”,就是趁热打铁,就是水到渠成。如果不能马上分类积累语言,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遗憾,久而久之,缺少积淀,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仿佛无水之源,缺少必要的素材。

如前文所举《搭石》一课的例子,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如见如闻、读得入情入境的基础上,马上顺势回放画面:“你还记得怎样的风景呢?”让学生努力回忆相关的文字记忆,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图片提示”“动作提示”和“填空提示”等形式,帮助他们记忆。词句的积累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词句的分类积累是特别有效的。如《掌声》一课中关于掌声描写的短句,《扁鹊治病》中有关中医诊治的词语,《纪昌学射》中表达学习程度的短语,《乡下人家》中数量词的运用和词语的搭配都很有特点……前面课例《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二课时的教学也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学生读后积累的学习活动。教师让学生轻轻合上书,想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先是盘点出表示民族的词语,又找到“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表达,还找到描写安静的句子。这样顺势积累和运用,非常清晰地看到朱老师教学的“实践意识”。当堂积累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是在帮助学生做语言的“储蓄”,积累好的语言绝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背诵的任务、解决考卷上的题目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实践活动,并为学生运用语言做必要的准备。

四、概括和反思

中年段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是需要学生在三、四年级达到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所有实践活动一样,如游泳的技能必须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骑车的技能必须在骑车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一样,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一定要在概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很多教师习惯于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尝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以前也这样做。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中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够做到,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常常有点“噤若寒蝉”的感觉,通常是他们吓够呛,教师气够呛。问题出在哪里呢?概括能力不强就训练概括能力,再或者,教给必要的方法。方法的确要给,但问题出在初读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三、四年级学生普遍力所不能及的。什么时候概括才好呢?我认为在对课文已经很熟悉、读得很充分的基础上,再来学概括、练概括才是好的实践契机。很多概括的方法,如抓中心句,利用题目来概括,把几部分的内容合在一起来概括等等,在学生熟知了文字间的联系和奥秘之后,这些就变得简单了,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动了。所以,教学精读文章在教学的后面,要让学生进行概括的实践,以提高概括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还应给学生反思整篇文章收获,或者还有疑问的部分,或者还想继续拓展的部分做梳理,甚至可以反思自己整个阅读活动中的提升,在各个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等,这样的学习活动会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主动的阅读者!课例《我们的民族小学》,朱老师已经有这个意识了,但因为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教师还是在结课前自己为学生做了一个反思的示范,相信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也会像教师这样反思一节课或者是一篇文章的学习。

以上,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中年段阅读教学的流程,即读、交流、再读、积累、概括和反思,种种活动必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种种活动必是让全员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少数人的发言,不是为了解答教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完成某些既定的题目,是实实在在、真实发生的阅读活动!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读后课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课例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