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

2016-12-20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粮仓储粮粮食

干一行 爱一行 精一行

河北省粮食局直属机械化粮油储备库 刘国芹

全国粮食系统传承“四无粮仓”精神先进个人

刘国芹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现年42岁,一直从事粮油质检和保管工作,曾经获得过“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许多荣誉。

入仓粮食质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刘国芹从事质检工作期间始终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要求把关,工作一丝不苟、客观公正,从不收受客户的钱物,坚决杜绝“人情粮”、“关系粮”。1996年冬,库内收购玉米的任务很重,待检售粮汽车排出2公里的长队,同时还有每天检验近300辆农用三轮送粮车的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刘国芹拿着扦样器的右手腕红肿酸痛了,她就换左手坚持,一冬天下来手套磨破了多少双她自己都数不清了,双手磨出的老茧一茬换一茬。为提高工作效率,她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采用标准检测法和感官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反复对比、实验,逐步练就了一手感官鉴定的“绝活”。从事保管工作后,她不仅注重粮食质量,还要做好入仓前的清仓消毒工作,避免储粮害虫交叉感染。认真合理地布置通风道,仔细检查风网结合处是否紧密,出风口方向是否正确一致,为机械通风打好基础。杂质和尘土是虫霉的滋生地,除利用清理筛去除杂质外,她还针对粮食自然分级现象,及时督促指导工人做好清理和分散工作,她总是每天最早到达现场,最晚离开,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土。有一次在入仓过程中下起了雨,工人忙着收场,在移动补仓机时,挂住了另一台十米的输送机,此时输送机内侧站着一个工人,再继续移动难免出现机倒人伤的事故,她赶紧制止,杜绝了事故发生,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刘国芹所管理的粮食质量完好、数量真实,严格按照储粮“进得来,管得好,出得去”的原则,一仓3000吨的玉米,七天就能出完。2006年,她加班的日子有267天,由她个人主管的粮仓累计出入玉米2万余吨,家里老人病重住院她也顾不上管。过度的劳累,使得她心脏出了问题,医生建议她休息。可一到有任务时,她就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坚持工作。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刘国芹在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坚持以“两个确保”为根本,将粮油仓储精细化管理等融入到“四无”粮仓创建中。在粮食入仓完毕后,她及时完成基础工作,尽快达到“粮面平如镜、工作道直如尺,手摸无痕、口吹无尘,仓内面面光、仓外六不留”的精细化管理标准。配置保养防鼠雀设施,有条件的仓房实行密闭储藏。贯彻落实“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严格遵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认真执行《粮情检查制度》。浅圆仓高24米,罩棚内的粮垛有四五米高,每次她都是带头进仓上垛,发现问题能够做到早汇报、早处理。夏季是虫霉发生的季节,尤其是玉米和稻谷非常难保管,为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找到防虫、防霉的方法,一到气温较高的季节,刘国芹就常在仓房里,观察害虫的品种、习性、粮食水分的变化和霉菌的生长情况,寻找抑制办法。她总是赤脚在粮面上趟,感知异常及时处理,“进仓一身汗,出仓一身泥”已经是家常便饭。每天进行仓储设施设备、电路电器状态的安全检查,并详细记录。她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熟练使用消防器材。严格执行《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和《粮食熏蒸技术规程》,及时有效地做好风洞口的密闭工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拒虫霉鼠雀事故于粮仓之外,切实实现“四无”粮仓管理目标。

随着粮库仓容和储备任务的增加,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储粮工作需要保管员掌握更多的储粮新技术。刘国芹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研究绿色储粮“四合一”新技术。她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因地制宜地做了大量的技术试验,取得可喜的成果。通过大量的机械通风试验,分析总结试验数据,找到了处理高水分粮和高温粮的有效方法。为提倡绿色储粮新概念,综合治理,减少用药量,降低粮食中药物残留,提高杀虫治霉效果。2006年和2008年3月分别作了蛭石结合塑料布薄膜压盖粮面的试验。2007年、2013年和2014年与单位技术骨干一道运用改变仓房围护结构和谷物冷却技术有效降低储粮温度,实现低温和准低温储藏。2010¯2013年她和中央储备粮石家庄直属库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气调储藏。在温度上升季节,结露会使储粮水分增高,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储藏因素,她利用这种现象,在保证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大胆的利用自然结露,使粮垛中上部粮层增水约1%,增加了玉米的新鲜度,实现1800吨的仓容增量10吨,提高了仓储效益。随着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的建设和旧仓改造项目的实施,“四合一”储粮技术有了新的提升。刘国芹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技术,多方搜集资料,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带头引领作用,为早日建成智能化粮库作着自己的贡献。

刘国芹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她研究储粮害虫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她随身携带一个小瓶、一把放大镜、一张白纸,用于捉虫、识虫,晚上研究到深夜。她的孩子说:“妈妈再弄虫子,咱都要吃不下饭了。”她了解近200种虫子的名称和形态,掌握了50余种常见害虫的习性,熟知30多种害虫。她多次参加河北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连续参加三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河北工人报》曾对她的突出事迹做过专访报道。刘国芹真诚待人,诚实干事,不仅自己提高技能,还不忘起到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经常和同业人员进行技术交流。2014年2月18日至4月22日她被派去兄弟单位帮助工作,面对该粮库储粮保管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粮情极不稳定等诸多不利情况,她冷静处理,沉着应对,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理方案,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在短时间内稳定了粮情,使该企业实现了“四无”粮仓的规范化管理,并培养了技术骨干。帮助工作完成后,她体重降了20多斤,两腿因受寒疼痛难忍,持续低烧一个月。她经常说:“粮食是国家资源,是战备物资,确保储粮安全是每一位保粮人的职责所在。”

刘国芹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奉献精神贯穿于具体工作中。她牢固树立“以库为家,库兴我荣”的思想,以身作则,政治坚定,品行端正。二十年来她负责的工作从未发生过粮油储存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这是高度负责的“四无”粮仓精神具体体现。在1996年的抗洪保粮过程中,她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在仓门口被封住的情况下,从窗口进到5.3米的粮面上不分昼夜坚守岗位。2012年7月26日下午,库区遭遇10级大风,当时她正在浅圆仓作业现场附近,发现天气有变,及时通知收场,拉闸停机并及时向库领导汇报情况,并冒着生命危险和其他同志合力与狂风骤雨飞沙走石搏斗。因为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问题迅速,为粮库避免了损失,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财产。

猜你喜欢

粮仓储粮粮食
珍惜粮食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粮仓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我的粮食梦
粮仓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