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优势的四川省出口商品竞争力分析

2016-12-20刘学航蒋国庆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增长率

刘学航 蒋国庆

(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彭山 620860;2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65)

基于比较优势的四川省出口商品竞争力分析

1刘学航2蒋国庆

(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彭山 620860;2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65)

文章从比较优势的角度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应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对四川省出口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具有比较劣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逐步丧失国际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逐年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升;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一步说明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层次逐步提高。据此,四川省应不断促进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比较优势;出口商品;竞争力;四川省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日趋紧密,外贸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2.2万亿元增至2014年的14.3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在我国外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出口商品总额由2001的15.8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4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9.35%,但出口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价值链不长,出口环境日益严峻,外贸条件有待改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就一定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出口商品结构既能评价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又与一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和优化升级有紧密的关联。

近年来,学者就出口商品结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林毅夫、孙希芳[1]认为一国和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是由最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决定的。李敏、郭曼[2]认为要实现通过贸易来提高福利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层次。李辉文[3]提出随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要素的国际流动,要素禀赋将发生规律的变化,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类型也在变化,并导致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沈利生、吴振宇[4]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分析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王建军、马序昌[5]运用计量模型对新疆对外贸易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汪洋、孙林岩、徐晟[6]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和方法,构建贸易竞争力指数,通过历年数据分析得出了各大类出口商品对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贡献大小。朱世娟[7]认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挤出效应,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拉动效应。潘尧[8]分析沪、浙、苏一市两省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各地区商品结构总体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年快速增长,采取发展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等相关理论就要素禀赋决定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模式,以国家整体利益或地区利益为中心,根据某一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互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就目前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方式转型、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竞争力提升将成为开放型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对西部大省四川这一特定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近20年来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变化,贸易条件亟待改善,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四川省如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四川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

出口商品结构指在报告期内各类商品出口额在本区域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初级产品出口占比持续下降

1999-2014年,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从13688万美元增至84486万美元,但是初级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持续下降,由1999年的12%下降到2014年的1.16%,下降近10.84个百分点;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率在1999-2014年的16年间有4年呈负增长态势(见表1),总的来说呈现出不规则波动的特点。

表1 1999-2014年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总额、占比和增长率

(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

从表2来看,1999-2014年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出口绝对规模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27898万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4400520万美元。全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长呈波动上涨趋势,且在报告期内有1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率实现两位数增长,2002年和 2011年出口增长率高达68.24%和54.43%,由此可以看出,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出口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均有显著增长。

(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高速增长

从表3来看,2000-2014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绝对规模呈现出波动高速上涨的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40.48%,远高于全国。其中2002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达到峰值,高达250.00%。虽然由于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10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滑,但伴随经济的复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在2011年实现了近2倍的增长。2013年、2014年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回落至9.87%,9.58%,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规模增长成为必然趋势。

表2 1999-2014年四川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和增长率

表3四川省2000-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三、比较优势指标的测度和评价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份额与全世界某种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结合四川省出口实际情况,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表示为如式(1)所示:

(1)式中,Xia表示四川省(a)i产品的出口额,Xta表示四川省(a)所有产品的总出口额;Xic表示全国i产品出口额,Xtc表示全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该指数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RCA数值小于0.8表明该商品出口属于比较劣势,0.80-1.25之间表明该商品出口具有中等比较优势,1.25-2.5之间该商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当RCA数值大于2.50时,表明该商品具有极强比较优势。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简称MS指数)是地区某商品出口额与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值。

(2)式中,MSij为i地区j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地区j种商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商品的出口额。MSij值介于[0,1]之间,其值越高,说明i地区j商品的出口越具有竞争力。该项指标可反映地区某商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三)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简称Dt指数)是指某商品出口增长率与总贸易增长率之差,反映该商品出口优势的变化。测度地区Dt指数即为某一商品出口增长率与国内所有商品的出口增长率之差,测度地区出口商品增长优势指数公式如下:

表4 1998-2014年四川省出口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图1 1999-2014年四川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增长率

(3)式中,Dp表示地区p的i商品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gi表示该地区i种商品出口增长率,gp表示本地区出口商品总增长率。该指数越大i种商品的出口增长越快。当该指数小于0时,表明报告期内该商品竞争力下降;大于0时,该商品在报告期内竞争力上升。

四、四川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及评价

(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定及评价

根据RCA计算公式,通过收集数据测算出四川省出口商品RCA指数,具体见表4,由表4分析可以看出:

1.初级产品RCA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初级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态势,最高为2001年的2.742,最低为2014年的0.241;17年间RCA指数下降2.5,从初级产品的数据变动看出,在2008年以前,其数值均大于1.25,说明初级产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初级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平均增长率为-0.129,而且从2005年以后,其增长率一直呈负,长期来看,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数值将继续下降。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力由较强比较优势降至比较劣势趋势成为必然。

2.工业制成品RCA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工业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17年间从0.982上升至1.038,最高为2002年的1.061,最低为2006年的0.963;而工业制成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668上升至1.993,最低为2001年的0.592;最高为2014年的1.993,比较优势逐步增强。从工业制成品RCA指数的增长率曲线可以看出,其基本是围绕0在波动;而从高新技术产品的曲线中表明,报告期内有6年期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就高新技术产品RCA指数的增长率而言,波动性较大,这意味着四川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成熟、完善,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二)MS指数测定及评价

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国际贸易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四川省MS指数,如表5所示。

表5 1998-2014年四川省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1.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围绕0.0004上下波动。2001-2014年四川省的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维持在 0.00003-0.00005之间,在0.0004水平线上呈现出上下波动态势。虽然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初级产品中农产品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市场前景仍然存在。

2.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上升。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0.178‰增至2014年2.42‰,最低为2000年的0.019‰,最高为2014年的2.42‰;在报告期内工业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其增幅除1999年和2000年以外,其余均为正,且从2005年以后,市场占有率增长幅度不断上升,这表明工业制成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3.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对于工业制成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而言,其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最低值为0.000005,最高为2014年的0.00115,17年间增长了230倍,增长显著,说明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地提高。

(三)Dp指数测定及评价

通过查阅《四川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经计算整理出四川省出口产品增长优势指数图,如图2所示。

图2 1999-2014年四川省出口商品Dp指数变动情况

1.初级产品报告期内竞争力下降。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除2001年、2009年和2012年大于零,其余年份均小于零,且呈现出很强的不规则性,增长优势不明显,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整体来看四川省初级产品报告期内竞争力是下降的。

2.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增长优势明显。比较工业制成品和其中的高新技术产品的Dp曲线中可以发现,高新技术的Dp指数除2006年和2011年外其余各年份均大于工业制成品Dp指数,说明四川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增长优势显著高于工业制成品。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998年以来,四川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从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上来看,初级产品出口依旧占主导地位,但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制成品中高新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出口增长势头凶猛,优势逐步体现。综合分析四川省RCA指数、MS指数、Dp指数,从四川省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变化来看: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波折中呈下降趋势,出口由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向具有比较劣势转变,逐步丧失国际竞争优势;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逐年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升,出口总体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增速明显,出口由具有比较劣势向较强比较优势转变,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进一步说明四川省出口以初级产品占优势向以工业制成品占优势转变,在工业制成品中逐渐向以高新技术产品占优势转变,出口商品结构层次逐渐提高,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二)建议

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四川省应不断提高加工程度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达到进一步优化四川省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竞争力的目的。

1.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商品附加值。四川省工业制成品出口已经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出口商品结构已得到优化,但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工业制成品的内涵相对丰富,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产业性质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重点把握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及技术转化效率提升促进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提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及出口规模。

2.继续巩固初级产品出口地位。四川省初级产品出口虽然存在比较劣势,但其出口仍占据主导地位,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客观要求四川省引导信息技术在初级产品出口中的运用深度,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促进信息技术在初级产品出口企业及相关产业中的应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力度,构建初级产品出口信息平台,为初级产品出口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支持,提升初级产品抵御风险的能力,巩固当前初级产品在国际出口中的地位。

3.坚持科技兴贸,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天府新区、高新西区、中心城区为载体,发挥中心城区的对外窗口作用,形成一体化对外展示平台,发挥区位优势,优化高新产业基地发展机构,形成差异化保税区及高新技术加工区。以政策为导向促进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以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为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完善成都高新区、德阳重装基地、绵阳科技城、范志华钒钛基地、乐山硅材料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配套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的创新能力与出口能力。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12):12-18.

[2]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J].经济体制改革,2003,(3):9-13.

[3]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01):42-47.

[4]沈利生,吴振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66-72.

[5]王建军,马序昌.新疆外贸结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05,(8):56-60.

[6]汪洋,孙林岩,徐晟.出口结构对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的灰色动态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8,(4):115-120.

[7]朱世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8]潘尧.区域贸易投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数据[D].浙江工商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李亚利)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010110)。

刘学航(1984-),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应用统计学;蒋国庆(1963-),男,四川成都人,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增长率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