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德官窑与成化官窑的联系

2016-12-20江建新

紫禁城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斗彩宣德款识

江建新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参与、主持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四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

宣德官窑与成化官窑的联系

江建新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参与、主持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四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

一四二四年,永乐皇帝病逝于北征归途。同年八月,太子朱高炽继位,改年号为洪熙。朱高炽登基仅十个月,便罹病猝殁于钦安殿。洪熙朝短暂的一瞬,在中国历史上未留下多少痕迹,而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入继大统之后,蒙业守成,在他统治的十年期间,「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堪称明代之太平盛世。这段时期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宣德官窑以其产品量多、质优而被称为历代官窑之冠。

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

宣德官窑瓷器的种类

据《大明会典》载,宣德八年,一次「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产量十分惊人,若根据传世与出土资料来看,这一记载似乎可信。宣德官窑不仅产量大,其品种之多也是空前的。如果按其使用功能划分,似有如下五类:

一、饮食及日常生活器皿类,包括各式碗、盘、杯、碟、靶盏,各式壶、盆、洗、罐、漏斗、渣斗及钵等;二、文房及实用陈设器类,包括各式瓶、炉、缸、笔盒、砚滴、水盂、灯和镂空香薰等;三、花园用器类,包括各式花盆、盆托、水仙盆、花插和型制各异的鸟食罐等;四、仿伊斯兰金属器造型类,包括八方烛台、方流执壶、双耳扁壶、网格纹盖皿和单把罐(花浇);五、祭祀及御用特殊器皿类,包括坛盏、豆、三足香炉、蟋蟀罐、军持及僧帽壶等。

如果按瓷器的釉类分类,则包括高温釉、低温釉两种。高温釉,包括甜白、影青、天青、宝石蓝、鲜(祭)红、紫金釉及仿宋名窑的仿建窑天目、仿紫定、仿汝、仿龙泉、仿哥及茶叶末釉等;低温釉,包括浇黄、洒蓝(雪花蓝)、孔雀绿、瓜皮绿等。按瓷器的彩类分类,则分为高温彩、高低温结合彩、低温彩三种。高温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酱彩、铁红彩、青花斗彩釉里红、宝石蓝地白花彩;高低温结合彩,包括青花斗彩、青花填黄、青花填矾红及青花孔雀绿彩等;低温彩,包括单纯矾红彩、釉上绿彩及黄地填绿釉彩等。

宣德官窑瓷器的特征与影响

以上各类除少数的几种为宣德独创外,都和永乐官窑一脉相承。如果说洪武与元代瓷器的风格有些形似的话,那么宣德与永乐瓷器则更为形神相似。例如一些无款宣德青花瓷与永乐青花瓷便很难区分开来。出现这种情形似乎不难

理解,原因有二:首先,宣德一朝仅有九年零七个月,根据《明实录》与《大明会典》的相关记载来看,宣德官窑的烧造活动只集中在宣德元年至五年以及宣德八年至十年这首尾两期,在这短暂的烧造时期里,要全盘抛弃前代、重建官窑形象客观上不太可能;其次,宣宗少年时深得其祖父永乐皇帝的宠爱,永乐皇帝曾多次带着年少的皇太孙朱瞻基离开京城狩猎和进行军事视察,朱瞻基也对祖父特别敬仰,明宣宗登大宝后宫中器物一应从前,并要求官窑继续按永乐式样烧造一些宫中用瓷,也当是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宣德官窑却也有如下特征与影响:

首先,关于宣德青花,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就以为:「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现代人一般也以为宣德青花品质最优。那么,人们为什么青睐宣德青花呢?原因有二:一方面宣德青花产量大、品种多,且彩饰精美;另一方面可能还与其青花的色调有关。假如我们把典型的永乐和成化青花与宣德青花作一比较,便可观察到,宣德青花色泽既有永乐青花的深厚浓丽,又带有成化青花的清新淡雅,二者相映成趣,形成别有韵味的色调。历来有说法认为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是郑和出使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所谓「苏麻离青」和国产料掺合使用的产物。但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根据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的八块典型宣德青花瓷片测试结果,宣德青花所用的青花料是一种低铁高锰的国产料。这一结论与近年在珠山明御厂宣德地层出土的「乐一号」、「乐三号」款青花试料盘可相印证。该盘青花色调淡雅,所谓「乐一号」、「乐三号」很可能就是乐平青料(即文献记载的所谓「陂塘青」或「平等青」)。据测试分析,由于宣德青料中减少了钴铁着色剂而增加了钴锰着色剂,故而成品青花颜色为纯正蓝色中「略带紫色调」,这就是宣德青花既不同于而又胜于前朝、以及有别于后世青花的真正原因。

其次,宣德与永乐官窑瓷器的胎、釉和纹饰没有多少区别,宣德器型也多沿用永乐型制,但也存在差异,不过差异不大,故有「永、宣不分」之说。但与成化器则有较大差异—成化器胎、釉更为洁白致密,釉色温润洁白。宣德官窑器上的龙纹比永乐的画得更为精彩,有竖发、披发及前披发式,均显得较为凶猛。如螭龙纹,其形象就显得特别雄伟。龙的五爪多画成带勾状圆圈形。应龙、莲龙、衔花龙均首见于宣德时期。花果纹也有其特殊处:永乐花果纹一般有花无果或有果无花,而宣德花果纹则始见有花果并存(即把非生长在同一季节的花果绘于同一器物上),如双桃纹便是既有花、又有果。永乐青花中少见的细描人物故事图在宣德青花中已屡见不鲜,且多配以庭院台阁,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辅助纹饰中最常见的仰、覆莲瓣纹的瓣心多填色,这与前代式样有较大不同。尤其有趣的是,宣德瓷器上相同的纹饰常采用不同装饰来表现,如:相同的萱草纹盘则有蓝地(祭蓝釉)白花、白地蓝花和青花填黄三种;相同的牡丹纹盘亦见有铁绘、青花与青花填黄三种。而成化官窑器中这类花纹却非常罕见。相同的器型,宣德瓷器有大、厚、拙的特点,而成化瓷器则显得秀、薄、巧。

第三,款识的形式。从出土与传世

的宣德瓷器来看,其时的制品绝大多数都有年款,并有固定的形式。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从工艺与装饰形式上看有刻款、青花款、铁绘款与釉上矾红款四种,字数有四字、六字两种,排列形式有单行(横排、竖排)、双行、三行排列三种,有加双圈、单圈或长方单框之类。宣德碗盘底多施釉,款识流行书于器底,大盘则书于外壁口沿处,瓶罐类则多书于器物之肩部,还有在同一器物上书写两处年款的情况(如蟋蟀罐和笔盒),故前人有「宣德款识满器身」之说。据考证,永宣德器上的年款均出自明初著名书法家沈度之手(即由沈度书写粉本后,由御厂工匠临摹于瓷器上)。成化瓷器的款识多继承宣德时期的样式,但却没有后者丰富,如宣德时期在一个器物上书写两个款识的情况已经不见,成化瓷器书六字方款的情况却属首创。

明宣德 “乐一号”、“乐三号”款青花试料盘珠山明御窑厂宣德地层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宣德 青花汀州鸳鸯纹蟋蟀罐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藏明宣德青花瓷器上的横、竖六字楷书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茶壶款识款识书于壶嘴处

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大碗款识款识书于器身近口沿处

明成化 青花宝相花纹杯及款识高四·五厘米 口径八·四厘米 底径二·八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所书款识为青花方框六字楷书款

第四,宣德官窑有如下品种与造型的瓷器特别引人注目,如洒蓝、天青釉、青花填黄、青花填红及斗彩等,均为宣德官窑创新品种,天青釉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过去一直以为天青釉创烧于清初官窑,一九九三年珠山明御窑

厂宣德地层出土一盏心书「宣德年制」篆款天青釉靶盏,证实早在宣德时天青釉已经发明,并成功地用于装饰瓷器。又如彩饰精美的蟋蟀罐与型制各异的鸟食罐,一九九三年珠山出土一批青花蟋蟀罐,纹饰有行龙、凤穿花、花卉、瓜果、天马、莲池珍禽、樱桃画眉、白鹭黄鹂、猎犬飞鹰、洲渚水禽及芦洲鸳鸯纹等十余种,其中有些纹样是过去从未见的,尤其是后三种纹样在构图状物方面极富绘画趣味。宣德青花有「殿中画院人遣画也」的记载,故其「粉本」可能出自宣德时供职于仁智殿的宫廷画家。这批遗物不仅证实宣德宫中尚蟋蟀之戏,且宣宗本人也有斗虫之好。鸟食罐有鸳鸯形、蟾形、双石榴形、竹节形、鼓腹形、瓜形和双联形等,这些实物说明宣德宫苑中饲养观赏鸟已蔚然成风。再如仿宋名窑单色釉瓷,传世品有仿龙泉青釉和哥釉盘碗之类,近年珠山又出土仿紫定釉、建阳黑釉和汝(淡青)釉碗及一批仿龙泉青釉碟、钵、花盆和带座梅瓶等,这批实物充分说明,宋代名窑的工艺技术与艺术风格已在官窑中得到运用及对官窑产生了影响。宋瓷那种精巧秀美的艺术风格已在宣德官窑中初露端倪,且其风格的定型一直在继续,似乎到成化官窑才明显地固定下来。成化官窑仿宋代官窑及仿哥窑产品已经非常成熟。

最后,从传世与出土资料来看,宣德时期釉上彩瓷产量较之前代空前增多,品种也更为丰富,有矾红彩、青花填矾红彩、青花填黄彩与斗彩等。其矾红彩显然是洪武、永乐矾红技术的继承,但较之前代更为纯正鲜艳。青花填红与填黄则是在永乐官窑高温酱彩填低温绿技术上发展。斗彩是宣德官窑创新品种,是将釉下青花(蓝)与釉上红、黄、绿、紫诸色巧妙组合的装饰新工艺。斗彩的烧造成功,为中国釉上彩瓷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成化官窑中得到空前发展。

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器

成化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虽不能与他雄姿英发的祖父宣德皇帝相提并论,但成化官窑的成就和影响似不亚于宣德官窑。明代鉴赏家沈德符在《敝帚剩语》中有评价:「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今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综览传世与出土物,可见其评论是恰当的。

成化官窑瓷器的种类

传世与出土成化官窑器,若按其使用功能粗略划分,有以下几类:

一、日常生活用器,包括碗、盘、碟、靶盏、高足杯(口径在八至四点八厘米范围)、小杯(口径在八厘米以内),茶盅(口径在十厘米左右)、劝盘小杯及天字盖罐等。

二、文房与花园器,包括各式调色盒、水盂、带托花盆、长方形花盆、海棠形水仙盆、鸟食罐等。

三、陈设实用器,包括长颈瓶、鹤颈瓶、卷耳香炉、鬲式炉、桶形香薰、鸭形香薰等。

四、祭器,包括簋式炉、觚等。

以上四类二十三种不同型制的瓷器,如再按其不同釉色和花纹细分,则成化官窑瓷器可分为约二百余品。

宣德官窑对成化官窑的影响

成化官窑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就与宣德官窑对它的直接影响有很大关系,其

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化官窑在制胎釉方面继承了宣德官窑的风格,更加精益求精,讲究胎釉精致完美。成化胎质与宣德器相比更为洁白致密,这是因为其瓷胎中的氧化铁含量比宣德少,三氧化二铝又比宣德器高的缘故。瓷釉比宣德器白度更高,光泽度亦显柔润温和,玉质感极强。近人研究认为,成化青花瓷釉中铁、钙含量不仅比元至明宣德时期低,而且比明嘉靖官窑瓷器都低,所以说,成化官窑瓷质堪为明官窑之冠。

明宣德 青花云凤纹蟋蟀罐高九·五厘米 口径一三厘米 腹径一四厘米底径一二·一厘米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蟋蟀罐高九·五厘米 口径一三厘米 腹径一四厘米底径一二厘米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宣德 青花海兽纹蟋蟀罐高九·五厘米 口径一三厘米 腹径一四·三厘米底径一二厘米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二、成化早期多沿用宣德纹样或简化前代纹样,之后使用画意清新的适合纹样,如高士、三秋、子母鸡、花鸟、湖石山茶、婴戏、池塘莲荷等。其青花纹饰画法上用双线勾勒再填色,线条细硬流畅;釉上彩纹饰填色则采用平涂法,有「花无阴阳、叶无反侧」的特点。

明宣德 青花白鹭黄鹂纹蟋蟀罐高九·五厘米 口径一三·五厘米 腹径一四厘米 底径一二厘米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宣德 青花瓜果纹蟋蟀罐高九·五厘米 口径一三厘米 腹径一四厘米 底径一二厘米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盘及款识高六厘米 口径三〇·七厘米 底径二三厘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青花海水龙纹盘及款识高六·二厘米 口径三〇·六厘米 底径二二·六厘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青花海水飞龙纹盘高一三厘米 口径二〇·四厘米 底径一二·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花荷莲纹碗及款识高五·一厘米 口径八·九厘米 底径三·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三、成化斗彩继承自宣德斗彩,但又有所创新。在工艺上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宣德斗彩瓷器的花纹均先在胎上刻划出极细轮廓线,再按其釉下刻线填色,而成化斗彩瓷器则一律改用青花描画纹样,釉上填色均在青花线条之内;其次,宣德斗彩瓷器釉上色只有红、绿、紫、黄四种,而成化斗彩瓷器除红、黄二色与宣德相同外,绿色有大绿(深绿)、苦绿(草绿)、水绿(淡绿)三种,紫有茄花紫、丁香紫二色,因而其色域更为丰富,为嘉靖、万历时代绚丽多姿的釉上彩瓷(即所谓大明五彩)的流行奠定了工艺基础。

明宣德 斗彩鸳鸯莲池纹盘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斗彩鸳鸯莲池纹盘及款识高三·四厘米 口径一七·一厘米 底径一〇·四厘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斗彩婴戏图杯及款识高四·八厘米 口径六厘米 底径二·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斗彩高士图杯及款识高三·九厘米 口径六厘米 底径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四、关于成化青花。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的《中国陶瓷史》曾根据传世品将成化青花瓷分为两类,即「沿用苏泥麻青而带有黑斑」一类和「青色淡雅而称著」一类。根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前一类青花为成化早中期(成化元年至成化十六年)的制品,其风格受宣德时期的影响。后一类青花则为成化后期(成化十七年至成化二十三年)的制品,所谓「成化风格」便是指该时期烧造的别具一格的瓷器。

五、成化前期产品多模仿宣德官窑,在器型、纹饰、款式方面多有模仿,甚至出现有成化官窑书写宣德年款的制品。成化官窑首次使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款,为以后的官窑瓷器款式创造了一个新的样本,成化之后的历代官窑均有其模仿方款之作。在款识书写方面似乎也受宣德皇帝影响,其成化官窑器上稚拙的六字年款可能出自少年皇帝之手。

六、宣德官窑有大量仿宋名窑之作,有仿汝窑、哥窑、钧窑、建窑、紫定、龙泉等宋元名品。成化官窑也有仿宋名窑之作,有大量仿宋官窑、宋青白釉、哥釉器的制品,当为宣德仿宋元之风的遗绪。

明成化 斗彩花鸟图杯及款识高七·六厘米 口径六·七厘米 底径三·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青白釉水仙盆高六·七厘米 口径一五·二×一二·六厘米 底径一一·五×八·六厘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仿哥釉兽耳长颈瓶高二二厘米 口径六厘米 底径七·八厘米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成化 仿哥釉菊瓣式杯及款识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仿哥釉双耳瓶及款识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斗彩宣德款识
斗彩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古瓷鉴定技巧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千古“贵”瓷 争奇斗艳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论青花斗彩的情感色彩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