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体2: 黑暗森林》的语言学解读

2016-12-17刘秋芬汤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体语言思维

刘秋芬 汤丽

摘 要: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长篇科幻小说《三体2: 黑暗森林》中涉及的语言与思维关系、言语行为以及语言演变问题,以期达到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该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三体 语言 思维 语言演变

2015年8月23日,凭借长篇小说《三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实现了我国甚至是亚洲在该领域的零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小说第二部《黑暗森林》从主人公罗辑作为面壁者的视角记录了地球文明面对入侵的三体文明时试图自救和阻击外来侵略的种种努力。小说中涉及大量天文学、物理学、生态学、信息学等领域的知识,同时还牵涉了语言学相关知识,具体表现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言语行为问题和语言演变问题,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本文试图以浅显的方式对其加以阐释。

小说中作为地球三体组织创始人的伊文斯在通过质子和三体文明的交流中发现: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在交流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三体文明没有口耳组成的交流器官,他们的大脑直接以电磁波的方式呈现他们的思维,从而实现交流。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维对外界是完全透明的,因而也是真实的。相比之下,地球文明除了使用大脑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思想外,还借助口耳组合而成的输出和输入通道进行语言交流。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内部的思维需要披着语言的外衣得以表达。这种二元存在的结果是语言既可能忠实地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也可能隐藏他的真实思想。这时候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语言和思维/想之间的关系。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在语言出现之前人类的思想只是混沌一片,思想借助语言变得有序并得以传递,也就是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另一方面,美国学者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根据对爱斯基摩人语言中“雪”的表达方式的研究提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和传递思想的工具,还决定或制约人的思维模式。以“吃饭”为例,在中国南方普遍以米饭为主食,当南方人说“吃饭”时,说话人想表达的是米饭配菜的心理表征。对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而言,“吃饭”意味着有粥有菜有馒头的一顿饭,或者是一碗面条为主食的一顿饭,他们一般是不会想到米饭配菜的。因此,相同的语言表达式,对于不同的说话者而言是有着不同的心理表征与之对应的。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别,与一个人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为一个人使用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是受其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地域环境中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语言和现实的对应关系构成了他的背景知识网络和语言系统,使得其语言具有典型的个体特征,但同时成长于相似社会地域文化环境中的人无论是在语言还是社会存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因而他们往往作为一个语言共同体存在,如中国人作为一个大的社会群体,沿袭华夏文明,尽管国家幅域辽阔,然而却基本上都以普通话为母语,虽然不少人由于地域差别,同时还会当地方言。语言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似性使得讲相同语言的人往往具有较为相似的思维模式,虽然如同存在方言差别一样,在共同的思维模式框架下,不同地域的人也会存在一些思维上的细小差别,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以同质性为主。然而当我们把语言交际从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延伸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时,由于语言的差异和思维的差异就变得更为显著,而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使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交际时,如使用英语沟通时,文化的差异就变得更为明显。例如当我们在向美国人解释龙的概念时,中国文化中作为王权象征的神兽是不存在于西方文化中的,虽然英语中有dragon一词,但是dragon一词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却是邪恶的猛兽,所以中国人在讲英文的dragon一词时想到的是天上或海中的神兽,而在英美国家人的头脑中闪现的却会是地牢中的怪兽形象。由于语言对思维的这种制约关系,因而我们通常说学一门外语,也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在我们的母语之外,我们在试图学习借助一种新的语言对我们生活的世界重新划分范畴。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语言既可以忠实地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也可能隐藏他的真实思想?这是因为作为思想表达工具的语言,具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美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提出语言不仅具备描述事物的功能,还可以用来实施某种行为,在他看来,“说话即做事”,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例如一个冬天的早上,在一个窗户大开的教室里,一阵冷风吹过,老师说:风一吹好冷啊。这里老师说的话“风一吹好冷啊”就是其言内行为,指老师说出语言表达式本身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老师说这句话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希望学生关上窗户。如果学生真的把窗户关上了,那么就是其言后行为,也就是说话者的某些话语所引发的变化。从这个例子里的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表达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说话者想要借此表达的意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这种差距最形象的说明莫过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海明威提出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大洋上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剩下的八分之七则被隐没于水下。因此语言能够忠实地反映说话者的思想,但却不能百分之百地忠实反映,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思想都被隐藏在语言表达式中,等待受话者或读者自己去挖掘。虽然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为了实现成功的信息沟通,往往会遵循合作原则,也就是说话者往往会说他自己相信为真的话,同时会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受话者,而受话者在接收这些语言信息后,往往会同时借助说话者的肢体语言、语言交际发生的场景等因素对接收到的语言信息进行综合推理分析,从而试图还原说话者的交际意图。然而这只局限于正常的语言交际活动,人类历史中从来不乏对立势力之间的交往和较量,而在这些活动中,对立双方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在相互交往中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而不是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会故意向对方提供虚假信息,以期达到迷惑对方的效果,如中国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有不少计策都是建立在提供虚假信息的基础上的,如围魏救赵、无中生有、假道伐虢等。

除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小说中还提到当罗辑从长达两个世纪的冬眠中苏醒,他发现周围的人口音都很奇怪,一方面他发现普通话的语音变化并不大,只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英文单词;另一方面,乔纳森的英语中也夹杂着汉语词汇,因此得出昔日最通用的英语和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生了语言融合的结论。这里罗辑描述的其实是语言的演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语言也概莫能外。以汉语为例,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和都城的迁徙,不同朝代的官话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唐代的“普通话”不是首都长安的本地语音,而是由陆法言等学者参考南北发音,确定的一套“复古汉晋洛阳音”。到了20世纪初,以我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的普通话被采纳为官方语言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因此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语言的演变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如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便是自上而下的语言改革。更多的情况下语言演变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的,如同一语言系统内不同方言间,或者是不同语言间的语言接触都会引发语言的演变,如洋泾浜语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语言接触的产物。语言的演变涉及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由于词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因而往往最能体现语言的变化。汉语中如安琪儿(angel), 扑克(poker), 沙龙(salon)等都是从英语中借用来的,同样地,在英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外来词,如Kindergarten(幼儿园),Volkswagen(大众汽车)都是从德语中借用的,而tofu(豆腐),mahjong(麻将),kongfu(功夫)等则是从汉语中借用来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语言间的接触在日益增多,二百年后,或许如作者借罗辑之口预测的那样,世界上的语言最终会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世界语。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期,波兰籍学者柴门霍夫博士就创立了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语言障碍的世界语(Esperanto),目前,全球约有2000万人学习和使用世界语。除了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会催生许多新概念的产生,如最近国际社会闹得沸沸扬扬的英国推出欧盟公选便使得Brexit一词出现并被广泛使用。前面提到,语言的演变除了大量发生在语音和词汇层面,还会发生在语法层面,而语法层面的语言演变与词汇演变有着显著差别,词汇层面的语言演变大多是向复杂化发展,如在现有词库中添加新的项目,或者是对现有词项的进一步扩展,如一个词项由只有一个义项逐渐扩展到同时具有多个义项。语法层面的演变与之相反,往往是朝着简单化的方向迈进。以英语为例,古英语中的名词和现在的德语法语类似,具有阴阳中性差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英语中已经完全抹去了名词性的差别。总体而言,近现代以来,不同国家间的日益频繁的语言交际使得语言间的融合广泛发生在各个层面,从书面语言系统本身而言,韩语从早期的沿用汉语音形义分离的系统转化为英语的拼音系统,实现了音形层面的统一,是一种简化。词汇层面,近代汉语词汇中大量的词汇都来源于英语或日语,是一种复杂化过程。最后,在语法层面,研究表明,汉语中没有类似英语冠词系统的词类,然而汉语中的“这”“那”等指示代词已经开始了语法化过程,这些词在功能上逐渐趋近于英语中的冠词。因此不难看出,国家间的交流使得语言在各个层面都深受影响,而这种语言融合的现象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尤为突出,相信在未来的一两个世纪语言间的融合只会更快,小说中罗辑看到的那种情况对我们来说不是遥不可及的。

参考文献

[1] 海明威.午后之死[M].殷德悦,译.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

[2] 刘慈欣.三体II: 黑暗森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 吕叔湘.语文常谈[M].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 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The William James Lectures 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55.The Clarendon Press,Oxford 1962.

[6] Whorf,B.L.(1956)."The Relation of Habitual Thought and Behavior to Language".In Carroll,J.B.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pp.134 159.

[7]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048187.

[8]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kJWZr721KVLpqK SYJ5lgGhRGa_SjBiXnCCcQvCr8GF0lW5OWXzV7ylXLvnDcgpT1by0tYPv6I9bUl3fS2M5q

猜你喜欢

三体语言思维
刘慈欣《三体》将由亚马逊投资拍摄
《三体》中的物理学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三体》获雨果奖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