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湄公河行动》看事实改编类电影的创作空间与社会内涵

2016-12-16蒋慧

电影评介 2016年20期
关键词:金三角毒贩湄公河

蒋慧

“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是指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警方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事后警方在船上发现90万粒毒品,一时间中国商人贩毒的舆论在国际上传播,为了还中国同胞一个清白,中国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电影《湄公河行动》正是以这一事件为背景,毒品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而金三角地区又是有名的“三不管”地区,毒贩活动十分猖獗。这一题材的选择极具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且内容在电影中颇具独特性,使《湄公河行动》在众多国庆档电影中异军突起。

一、 基于真实故事的电影创作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真实性较强且观众的带入效果比较好。但是电影不同于纪录片,对于原有故事的戏剧化创作对于电影来说十分重要。《湄公河行动》中的人物塑造和拍摄手法,都为原来的真实故事增添了更多的色彩。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脉络非常丰富,短短90分钟的作品中包括了爱情、亲情、战友情、家国情怀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在真实事件中,观众很难了解缉毒警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生活,而这些则可以通过电影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影片中丰富的情感线,为残酷战斗场面加入了柔和的元素,而这也是容易打动观众的地方。在《湄公河行动》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身的情感脉络,因为对于改编电影来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固定的,所以在人物支线上的拓展和深入就是电影的主要创作空间。行动小组组长高刚看女儿的视频一下子就展现出作为父亲的温情,卧底方新武对女友的爱也是支撑他执行任务的根源,团队间的亲密合作和彼此信任是破案成功的基础,而对于国家的爱则是所有警员共同的信仰。《湄公河行动》中最别出心裁的情感脉络,在于警犬啸天与高刚之间的感情描写。电影中有关动物的桥段可以为电影增加一些童趣和幽默感,但也会为拍摄增加一些难度。啸天是行动小组的重要成员,完成了许多危险的任务。选择警犬作为拍摄对象,能最直接地传达出忠诚勇敢这一性格特质。在执行最终任务之前,高刚和方新武照了一张合影,时间的定格、人物的表情也暗示出这会是他们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湄公河行动》中情感线索的丰富创作和细致处理,使得整部电影更加完整立体,传达出来的情感也更加动人。

在改编类电影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导演非常重要的创作内容。《湄公河行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员选择十分成功,使每一位主要人物的特征都非常鲜明。在电影中,张涵予延续了他的硬汉形象,黝黑的皮肤,清晰的面部线条以及不苟言笑的表情,都非常符合高刚这一有勇有谋的警察队长形象。毒贩糯卡的形象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焦黄的牙齿、恶狠狠的双眼、喜怒无常的脾气,也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吸毒者的外在特征。而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在电影中造型多变,符合他作为卧底需要不断伪装来适应环境的人物设定。彭于晏的形象变化为观众制造了许多惊喜的效果,在影片中导演还专门设置了他变装的情节,令观众印象深刻。

《湄公河行动》是一部动作密度非常大的电影,打斗、爆破的场面很多,海陆空三个空间的动作戏都有在电影中有所呈现。动作戏在观影体验上,会令观众感到酣畅淋漓但是如果太多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导演尽力在动作戏方面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例如在水面的追逐戏,导演采用了许多的航拍手段和远景镜头。观众在画面上既可以感受到湄公河的壮阔,两岸森林的繁茂,同时又感受到警匪追击战的激烈和残酷。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也非常丰富,有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面部特写,也有表现整体环境的远景镜头。景别的变化使电影画面更加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效果也更好。在雨中有一场追逐戏,充分体现了导演对于动态画面的把控能力。雨水的运动方向是向下,毒贩奔跑的方向是向前,高刚的动作方向则是从侧面出击。在一个长镜头中同时集合这三种运动方向,使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感,空间立体性也随之营造出来。在电影中最激烈的一场戏应该是高刚和毒贩拿突在商场中搏斗的那场了。拿突驾驶跑车在商场内高速行驶,期望逃脱警方的追捕。高刚手边已没有子弹,他只能拿起凳子,迎着飞驰的车跑去,借助惯性用凳子腿砸向玻璃。这一场面的视觉效果非常令人震撼,高刚和拿突两人正面的交锋,彼此的表情,在凳子击打下玻璃破碎的痕迹。这些细节呈现将打斗的激烈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的感官体验也更加生动直接。

《湄公河行动》在已有故事上的创作既贴近现实又丰富多变。导演赋予每一个主要人物完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将丰富的情感融合到故事中,为电影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通过场景的复杂性,呈现出精彩且多变的动作戏。从“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到《湄公河行动》,导演为电影增添了故事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二、 事实改编类电影丰富的社会内涵

《湄公河行动》是一部关注社会现实,揭露国际问题的影片,在内容上兼顾了商业价值与社会内涵。湄公河大案的成功破获是中国缉毒史上值得铭记的事件,一是缅怀被毒贩杀害的无辜的中国民众,二是纪念中国警方为保护民众清白和国家形象做出的巨大贡献。湄公河两岸的丛林深处,是毒贩的聚集地,毒贩和缉毒警都是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群体,因此《湄公河行动》的故事内容对于观众也颇具吸引力。

近年来,我国在东南亚取景的电影非常多,但是《湄公河行动》是与当地的社会现实结合得最好的一部。该片从湄公河大案入手,引出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禁毒问题以及金三角地区的管理、教育和重建问题。毒品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吸毒人数巨大,且明星吸毒事件也屡屡被曝光,对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湄公河行动》围绕禁毒题材进行创作,对于整个社会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它充分展示了缉毒警的艰苦以及毒品对于人性的迫害。除了禁毒这一主题之外,电影还表现出了对于国家对于公民权利的捍卫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发生后,国际上怀疑中国商人贩毒的舆论此起彼伏。中国政府强烈抗议要为证明这13位遇害同胞的清白。中国国民遍布世界各地,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受到祖国母亲的保护,这是影片所要表达的重要理念。在金三角地区追捕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警方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中国警方迎难而上,就是为这13位遇害同胞讨回公道。

如前文所述,影片的横向情感线索十分丰富,同时它对于纵向的人性剖析也十分深刻。镜头呈现了在这一个行动小组中,每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的纠结,同时揭示了毒品导致的人性泯灭。方新武是一名卧底,长期潜伏在金三角地区。在执行湄公河大案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曾经害死自己女朋友的毒贩。他内心不断地在挣扎,在一次搏斗中,他选择杀死这名毒贩。事后他抱头痛哭,他知道这样做违反了纪律,作为一名优秀的缉毒警,他让自己的私心占了上风,可是在那一瞬间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解放。外人以为方新武是为了报仇才留在金三角的,他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缉毒警。但是见证了这一切的高刚知道,方新武从来都没有变,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他不会离开。在方新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公私的矛盾和统一,他杀死毒贩更多是因为个人的恩怨,他付出生命则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在这部片子中,警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人,他们也会犯错,也有软肋,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们依然会选择为了国家利益放弃一切。

毒品对于人的危害不仅在于健康,更多的是抹杀了人性中的善意。在毒贩聚集的地区,有大量的孩子,有些年龄还不到10岁,这些孩子都是毒贩训练出的杀人工具。他们从小被灌输为毒贩服务的思想,毒贩称他们为伟大的勇士,而实际上他们只是被用作人体炸弹。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生活中追求的无非是枪声和杀戮所带来的快感。毒贩通过洗脑和毒品来控制孩子的思想,他们无法形成自我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只知道听从毒贩的命令,而他们的生命在毒贩眼中一文不值。孩子熟练的开枪动作、冷酷暴虐的表情,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也引发人们对于金三角地区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高刚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但是在执行任务时,他还是对着一位儿童杀手扣动了扳机。导演对于金三角孩子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电影对于人性的拷问。儿童时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建设对其一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毒贩教导下的孩子内心已经严重的扭曲,而他们的身体也在被毒品侵蚀得越发瘦弱。在这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以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让他们感到愉悦,他们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本能。在这些孩子身上,毒品和人性呈现出了强烈的矛盾,我们很难判断他是天真的孩子还是老练的杀人机器。而在进攻毒巢的时候,高刚还是下令尽量不要伤害孩子,这是给他们唤醒人性的机会也是相信他们拥有善良的本心。一向自命不凡、心狠手辣的糯卡最终却被自己的手下出卖。在贩毒集团中,所有的关系都基于金钱交易,因此曾经的合作伙伴转眼就会变成刀剑相向的敌人。这与中国警员的忠诚和信任形成鲜明的对比,贩毒网络中其实并没有忠诚可言,利益是一切的先决条件,这也注定了他们灭亡。

结语

《湄公河行动》是一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举的影片。作为事实改编类电影,它在人物形象、动作场面和情感脉络方面探索出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融合团队的再创作,为影片增加了故事性和观赏性。同时影片揭露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于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中国警员勇敢、忠诚,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影片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核,影片向社会弘扬了正义、和平的理念,增加了国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堪称国庆档的佳作。

猜你喜欢

金三角毒贩湄公河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消失的毒贩
金三角图案
骑转湄公河平原越南胡志明市
走进湄公河
湄公河印象
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
破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三角”
越境大剿匪——国民党金三角“复兴基地”覆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