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进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2016-12-16王立童姜永梅沈晓妍仇新惠杨彩云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头针高压氧上肢

王立童,姜永梅,王 健,沈晓妍,仇新惠,丛 英,杨彩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头针进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王立童,姜永梅,王 健,沈晓妍,仇新惠,丛 英,杨彩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探讨头针进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手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81例分为头针进高压氧组、头针组和头针结合高压氧组,3组患者在给予基础康复治疗的同时,分别行头针进高压氧治疗、头针治疗、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中、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Carroll手功能试验、Barthel指数评分对3组患者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中4周,治疗后8周、12周头针进高压氧组FMA-UE评分、Carroll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头针组、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进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这种疗效在治疗后12周观察中亦有所提高。

头针;高压氧;脑梗死;恢复期;手功能障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不断增加,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并呈低龄化发展,随着诊疗技术不断改善,脑梗死致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居高不下。在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过程中,手功能恢复较慢,临床疗效较差,妨碍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其重返家庭或社会。既往研究针灸在改善患者手功能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高压氧(hyperbaric oxyen,HBO)的应用增加了患者颅内氧的弥散距离和速度,但二者结合的临床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笔者采用了头针进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我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头针进高压氧组、头针组和头针结合高压氧组,等3组,见表1。其中男44例,女37例;年龄在42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65.49±3.84)岁;患者偏瘫侧上肢腕手肌力为0~3级,介于布氏分期1~3期。3组年龄、性别比较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表1 3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的诊断标准;②经头CT或MR证实,伴有偏瘫,腕及手肌力0~3级;③意识清楚,无严重的言语障碍和认知障碍,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15分;④符合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2];⑤符合头针治疗的适应症;⑥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②头针治疗的禁忌症。

2 研究方法

2.1 基本康复治疗

ROM训练包括:①肩肘屈伸、肩外展内收、肘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训练;②腕屈伸、桡尺偏训练,手指关节活动度训练(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范围保持)。肌力、协调、平衡训练包括:①眼手协调训练;②抓握及放松训练;③感觉输入训练。手指灵活性作业训练,每日1次,每次45 min。

2.2 高压氧治疗

采用GY3200型(12-Y3200-010)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 MPa。升压20 min,稳压后面罩吸氧20 min,休息5 min,再吸氧20 min,休息5 min,再吸氧20 min,减压25 min至常压出舱。全部治疗过程115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

2.3 头针治疗

①取穴:依照1984年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头皮针穴位名标准化方案》取穴。患者仰卧,取病灶侧的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之中2/5。②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0.25 mm×25 mm一次性华佗牌毫针顶颞前、后斜线中2/5两针对刺,针体与皮肤呈30°至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10~15 mm,再进行运针捻转100次/min,每次持续捻转1~2 min。

2.4 分组干预方案

各组患者均给予基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头针进高压氧组:进高压氧舱前行头皮针并带针进高压氧舱,舱内为避免出血不再行针,115 min出舱后起针;头针组:头皮针治疗,留针30 min;头针结合高压氧组,行头皮针治疗,留针30 min起针后进行高压氧治疗。3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2.5 疗效评价标准

上肢及手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定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2],Carroll手功能试验评定手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参照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量表[3]。

首次评定在患者治疗前24 h内进行,再次评定分别于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12周由同一组医师进行(评估医师由两人组成,均经系统评估培训,为避免评估者主观因素采用盲法评估,即评估医师不知道患者的分组情况)。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FMA-U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头针组比较,头针进高压氧组明显提高(P<0.05),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有上升的趋势(P>0.05);治疗后8周、12周头针进高压氧组均显著高于头针组、头针结合高压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头针进高压氧组8周比较,治疗后4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有升高趋势(P>0.05)。头针进高压氧组FMA-UE评分治疗4周、治疗后8周显著提高,治疗后12周仍有提高趋势,且均高于同时期其他两组。见表2。

3.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Carroll手功能试验评分变化

治疗前3组患者Carroll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头针组比较,头针进高压氧组明显提高(P<0.05),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有上升的趋势(P>0.05);治疗后8周、12周头针进高压氧组均显著高于头针组、头针结合高压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头针进高压氧组8周比较,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针进高压氧组Carroll评分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显著提高,且均高于同时期其他两组,见表3。

表2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MA-UE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头针组比较,bP<0.05,cP<0.01;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dP<0.05;与治疗后8周比较,gP<0.05

表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Carroll手功能试验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头针组比较,bP<0.05,cP<0.01;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dP<0.05;与治疗后8周比较,gP<0.01

3.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

治疗前3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与头针组比较,头针进高压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8周、12周头针进高压氧组均显著高于头针组、头针结合高压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头针进高压氧组8周比较,治疗后4周、治疗前、治疗后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进高压氧组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显著提高,且均高于同时期其他两组。见表4。

表4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头针组比较,bP<0.05,cP<0.01;与头针结合高压氧组比较,hP<0.05;与治疗后8周比较,gP<0.05

4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血管壁局部病变导致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4-5]。脑梗死发病早期80%左右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及手功能较为精细,康复难度较大,发病3个月后仍有40%左右的患者存在上肢精细功能下降[6]。当经过系统康复后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尽管踝足无主动运动,仍可行走,但若腕手无主动运动,则上肢功能几乎丧失。这也成为偏瘫患者中后期的主要诉求,介于此笔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早期联合治疗以加快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HBO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环境中呼吸纯氧治疗疾病的方法。高压氧可提高机体摄取和利用氧气以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提高氧的弥散能力;因此,HBO是治疗各种缺氧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脑缺血后组织缺氧是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HBO可提高组织的氧供应,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动物实验中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并可明显缩小梗死灶体积[7],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高峰提前出现[8],荟萃分析表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大鼠动物模型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和提高生存率[9],临床研究中报道高压氧能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肢体功能[10-11]。关于其作用机理有研究表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缺血后的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磷酸化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实现[12]。

我国传统中医典籍关于中风的记载,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脑梗死,如《针灸甲乙经》曰:“偏枯,身偏不用而痛”“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能伸”。中医学认为,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具有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之功,头针取穴根据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投影,中2/5主司对侧上肢运动及感觉,头针直接刺激能调整脑部病变及其周围神经组织兴奋性,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快速缓解血管痉挛,促进颅内血液循环[13-14]。众多学者[15-18]研究发现头针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报道采用先针刺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ADL和认知功能[19-20],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1-22]。基于以上研究的启发,笔者采用头针进入高压氧治疗的方法,经过8周治疗通过对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发现,疗效均较单纯头针、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在治疗后(12周)观察中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代表手精细功能的Carroll评分由治疗8周(58.45±0.42)分升高至12周(78.28±0.34)分。由此可见将头针与高压氧同时进行,在充分发挥高压氧及针刺各自疗效的情况下产生一定协同作用,头针刺激经络以疏通经络脏腑之气,使经脉流通、气血流畅,缺血、缺氧组织细胞得以修复再生,持续留针增强针刺的循经感觉,改善大脑皮层电活动,加强大脑功能区的压力刺激,促进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发展。

综上所述头针进高压氧治疗操作安全,较单一治疗方法疗效显著,适宜推广,但就其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有待于进一步动物实验研究,其对于脑卒中后其他功能障碍的作用仍需临床观察。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67-73

[2] 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93-396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44-147

[4] 欧阳宛炯.脑梗死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15):3744-3745

[5]OBrienRJ,ResnickSM,ZondermanAB,etal.NeuropathologicstudiesoftheBaltimoreLongitudinalStudyofAging(BLSA)[J].JAlzheimersDis,2009,18(3):665-675

[6] 王宁华.脑梗死康复的针对性运动康复练习:肌力训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11):787-791

[7] 马明明,王雪晶,李玮,等.高压氧对脑卒中后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19-21

[8] 刘芳,黄海龙,陈红,等.局灶性脑缺血成年大鼠高压氧干预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0):733-737

[9]YangXu,RenjieJi,RuiliWei,etal.TheEfficacyofHyperbaricOxygenTherapyon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inAnimalStudies:AMeta-Analysis[J].PLoSOne,2016,11(2):e0148324

[10] 王立童,姜永梅.詹红生,等.高压氧治疗中头穴留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6):414-416

[11] 包永珍,曾明,吴华,等.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35-37

[12]MinYu,YixueXue,WeidiLiang,etal.Protectionmechanismofearlyhyperbaricoxygentherapyinratswithpermanentcerebralischemia[J].JPhysTherSci,2015,27(10):3271-3274

[13] 吴婧.丹红注射液联合康复锻炼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75-76

[14] 王新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35-236

[15] 程为平,周海纯,万征.头部“卜”字针法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随机单盲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8):34-37

[16] 徐传伟,刘华,李敏,等.互动式头针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3):11-13

[17] 王磊,董博,刘继超,等.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5,32(3):97-98

[18] 张裴景,毛光兰,郭青川,等. 头针结合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8):84-86

[19] 梁力,叶汉深.高压氧联合头体针治疗脑卒中患者62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6):377-379

[20] 任建兵.早期针灸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18-19

[21] 孙显玉.针灸、中频电加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对高海拔地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4,44(12):62-63

[22] 高岚珍,黄央,屠茶芬.针灸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1002-1004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into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H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at the Recovery S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Li-tong,JIANG Yong-mei,WANG Jian,SHEN Xiao-yan,QIU Xin-hui,CONG Ying,YANG Cai-yun

(TheSecondHospitalofDalianMedicalUniversity,Dalian11603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into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h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at the recovery s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ingle blind method was used and the subjec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vided into 81 cases of scalp acupuncture into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scalp acupuncture grou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basic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and scalp acupuncture into the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scalp acupuncture and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were used in different groups.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Fugl-Meyer scale upper extremity, hand function test Carroll, Barthel index scores were used for evaluation.Results:In the treatment of 4 weeks,after treatment of 8 weeks and 12 weeks in the scalp acupuncture into HBO group FMA-UE score, Carroll score, Barthel index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scalp acupuncture group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group (P<0.05).Conclusion:Scalp acupuncture into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upper limb function, hand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can be enhanc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12 weeks.

Scalp acupuncture;Hyperbaric oxyen;Cerebral infarction;Recovery period;Hand dysfunction

大连市卫计委科研基金(2016年)。

王立童(1981-),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科疾病、康复科疾病的诊治工作。

R246.6

A

1005-0779(2016)11-0016-04

2016-05-31

猜你喜欢

头针高压氧上肢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