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的等效原则与策略研究

2016-12-16俞德海

关键词:译语译者译文

俞德海

(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外宣翻译的等效原则与策略研究

俞德海

(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以等效翻译观为基础,论述等效原则对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并从语言和文化等效两个层面探讨外宣翻译策略。语言等效策略包括根据词语内涵意义寻找合适对等词、根据译语搭配习惯选择地道搭配模式以及根据译语行文特点重组表达结构三种方式,文化等效策略主要体现为再现原文化表达以及转换或舍弃原文化表达两种方式。

等效原则;对外宣传;翻译策略

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传播特征的特殊翻译形式,外宣翻译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即信息到达受众后引起的各种反应[1]。如果传播效果不佳,译文不为受众所接受,甚至引起反感,那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因此,译文的传播及接受效果应是外宣翻译首要考虑的因素。遗憾的是,当前外宣翻译对这一认识尚不充分,翻译实践中的失效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权威媒体中也不乏其例,如新华网就将“三严三实”中的“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翻译为:three solidness: solid planning, working and behaving。这个译文看似对应,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因为从搭配角度来看,solid working与solid behaving都属于异常搭配,完全不符合英语表达规范,而且意义也不对[2]。若能从译语读者的接受效果出发,改译为“integrities in performing duties, implementing initiatives and conducting oneself”,则可以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达到宣传的目的。失效翻译不仅影响对外宣传效果,甚至还可能引起负面效应,是外宣翻译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笔者拟从等效翻译观出发,论述等效原则对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并分别从语言和文化等效两个层面探讨外宣翻译策略,以期强化译者的等效意识,提升外宣翻译质量。

一、等效翻译观与等效原则

传统翻译研究以文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关注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关系,忽视了译文的服务对象——译语读者的具体反应,无法保证原文信息的有效传达。为此,众多翻译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翻译理论,其中,等效翻译观从读者阅读效果的视角对翻译过程进行思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一)等效翻译观

纵观近年来的翻译研究,等效(equivalent effect)一直是翻译理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1951 年,罗曼·雅各布逊在其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率先提出了等效翻译观。雅各布逊认为翻译学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同的语际中求得对等。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希望通过对源语的翻译,使目的语译文在接受者中产生“值、尺度、力度和重要性相等的效果”[3]。上世纪80年代,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在国内外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所谓动态对等,即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的对等语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4]。奈达认为动态对等的关键是反应的对等而非形式的对等,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看译文读者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示信息的反应,是否与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反应一致。继奈达之后,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索》中进一步提出了“交际翻译”概念。纽马克认为交际性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特性,交际翻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5]。可以看出,交际翻译强调读者的理解和反应,这大致相当于奈达的动态对等概念。1986年,斯波泊和威尔逊合作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提出了关联理论。德国学者古特率先将该理论应用以翻译研究,指出翻译也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译者通过明示—推理模式获得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将该意图传递给译文读者,译文读者再对译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译者是否能够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让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6]。这种最大认知效果实际上就是等效。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等效翻译观将翻译关注点从文本对比转向读者阅读效果对比,摆脱了传统对等观中意义和形式二元对立的束缚,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翻译、尤其是实用文体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二)等效原则

所谓等效原则就是以等效翻译观为指导的翻译原则。翻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译者必须保证译文读者象原文读者一样获取原文作者试图传递的信息,这样翻译过程才算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点,等效原则强调译者将翻译的关注点从文本比较转向文本阅读效果比较。翻译的特殊性在于,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和感受原著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同时还要设法让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和感受原著作者的思想、意图,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意图,因此,译者的关注重点应是文本的阅读效果而非文本本身。具体来说,文字符号并不重要,译者可以在谴词造句以及篇章结构上作一些灵活处理,重要的是这些改动与调整能让译文发挥原文在读者中所起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等效原则中的“读者”并非具体的单个读者,而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共性特征的群体,“等效”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效果对等,而是一种相对的、近似的效果,是译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从操作实践来看,译者应该将翻译的着眼点放在两种语言背后的语言习惯、历史文化、思想情感的倾向性等,而不纠缠于千差万别的语言个性。译文与原文可能形式上很不相同,但是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应该与原作对读者的影响等效,译文读者应能和原文读者一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具体事实、主要精神、意境气氛等[7]。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等效原则可以进一步分为语言等效原则和文化等效原则。语言等效原则要求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强调用译语中自然贴切的对等语将其信息传达出来,以求自然对等;文化等效原则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文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译语文化习惯制作译文,从而达到等效。等效原则为译者提供了一定的翻译自由度,但要实现等效翻译,译者还应具备相应的等效翻译能力,包括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运用原则、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沟通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策略与技巧等。

二、等效原则对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

外宣材料传达的是国内信息,面向的却是国外受众,如何克服语言、文化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差异所带来的困扰,让译文既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又能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是外宣翻译的一大挑战。等效原则对于应对这个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注重语言等效,准确传达原文意义

外宣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内容上政治性强。外宣材料代表国家的政治立场、形象、原则等,通常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政治敏感性,译者应该严格遵循“忠实原文、不擅自解读”的原则。但是,强调政治敏感性绝不代表硬译,强调忠实原则也不意味着译者应该对原文亦步亦趋。外宣翻译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译者因为一味强调外宣的政治意义而忽视了对外宣艺术的研究,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和语序结构,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进行生硬的套译,结果只能产生大量不规范的表达,引起歧义[8]。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及思维方式上各不相同,僵化的形式对应式翻译看似“忠实”,实则费解,造成死译、硬译甚至误译,并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更谈不上理想的宣传效果。因此,译者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不能无视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巨大差异,盲目沿用原文的形式。例如,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文明”这个词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文明城市”“文明经商”“文明生产”等新词不断涌现,其中的“文明”不可想当然地译作“civilization”或“civilized”,这种逐字对译字式的翻译往往很难取得语言等效。为了准确传达原文意义,译者应当在正确理解原文信息所承载的意义的前提下,根据译语的表达习惯灵活处理,将原文的内涵意义与精神主旨表达出来,提高传播的清晰度和宣传效果。从语言等效的角度来看,“文明城市”中的“文明”相当于“模范”,可译为 “ model c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文明经商”中的“文明”可理解为根据商业道德经商,不妨译为“doing business according to business ethics”;“文明生产”中的“文明”则指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可译为“carry out productions in line with rules and regulations”。这些译文虽然形式上与原文不同,但意义上却更加等效。

(二)注重文化等效,有效传递中国气息

外宣材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表达上中国味浓。外宣材料介绍的是中国情况,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前建设中取得的各项成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形形色色的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特有的事物以及四字成语等表达方式,在句式上多呈无主句、流水句,在修辞上常常使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以增加感染力,对这一表达特色的把握和处理可以说是外宣翻译的又一难点。译文读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通常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国情,更不熟悉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如果将这些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词汇、句式与修辞直接翻译,就有可能给他们造成理解障碍。为了实现文化上的等效,译者应该从文化对比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具有文化共性的特色表达尽量予以保持,以便适时地将一些中国元素表达传播出去,如“菜篮子工程”就可以直接翻译为“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译文形象生动,便于读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表达。而对于一些文化特色过于鲜明或在译语文化中可能产生相异至相反联想的表达,就应该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转换或舍弃以淡化其中的文化气息,更好地跨越国情及文化障碍。例如,经济报道里常用“豆腐渣工程”来比喻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的劣质工程。但是,西方人很少吃豆腐,自然更不知豆腐渣(bean curd residue)为何物,要让他们理解这个中国味很浓的表达,恐怕需要增加大量的注释,这无疑会加重读者的阅读负担,不如将其转译成“jerrybuilt project”(project built very quickly and cheaply without much care for safety or quality),可能反倒一语中的,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三、外宣材料的等效翻译策略

等效原则为外宣翻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但要成功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上的等效,译者还应具备相应的等效翻译策略。

(一)语言等效翻译策略

语言等效翻译策略追求的是在词汇、搭配、句式等不同的语言层面上,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采用自然地道、灵活变动的对等语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以保证读者获得最佳阅读效果。

1.根据词语内涵意义,寻找合适对等词。词语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两大类。概念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一般不受外界因素如语境等的影响,内涵意义是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获得的一种隐含意义,带有隐性特点和主观色彩,往往需要借助具体语境才能确定。要实现翻译中的语言等效,译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词的概念意义上,而必须吃透原文精神,深入了解词的内涵意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选词用字,保证译文的精确性。近年来,外宣材料的表达越来越接地气,一些通俗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要的政治文件中,这些词汇虽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都被赋予了时代新意,并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而不断演变,这愈加增大了这些词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间的差距,稍不留心就会造成误译。例如,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风行一时的“任性”一词,就出现在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原文是“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里的“任性”显然不可根据概念意义直接翻译为“capricious”,因为这个词在英文中主要强调人的态度或行为反复无常(changing one’s mind unexpectedly),而这里的真正内涵意义应是“不坚持原则、滥用权力”,因此,恰当的英文对等词应该是“arbitrary”,这个词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是“not seeming to be based on a reason, system or plan and sometimes seeming unfair”。中央编译局不久前发布的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法就将这个句子译为“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

2.根据译语搭配习惯,选择地道搭配模式。实现翻译中的语言等效,还应考虑词语间的搭配。由于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语言存在不同的词语搭配习惯和搭配限制。例如,汉语提到“钢琴”往往离不开一个“弹”字,而英语里“piano”则几乎总是与“play”搭配。对于一种语言使用者来说很自然的搭配,对于另一种语言使用者来说可能并非如此,源语语篇中指代一定意义的词语搭配,一旦转换场所、改变语境,就无法表达相似的意义[9]。很多译文读起来不地道,就是因为违反了译语搭配习惯,把源语中的搭配模式直接转入进来。《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刘式南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劳动力富余率”常被简单翻译为“redundancy rate of labor force”,中国人觉得很清楚,但外国专家在修改时就问了这“redundancy rate”是什么,他没听说过,改为“unemployment rate”,这说明有些我们想当然的翻译,不是外国人所接受或习惯的东西[10]。再如:随着西藏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100多万农牧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译文:More than one million Tibetan herders and farmers have shaken off poverty as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grown in China’s Tibet Autonomous Region.此译例选自新华网,其中“摆脱贫困”被译成了“shake off poverty”,但笔者将该词组输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时发现该库并不存在这一词项,说明该词组不符合英语搭配习惯,属于中式英语(Chinglish)。笔者进一步搜索发现,英语中与“poverty”搭配表示“摆脱/消除”概念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分别是“eliminate, lift...out of,liberate...from”等。从译语搭配习惯出发,建议将该例改译为“More than one million Tibetan herders and farmers have been lifted out of/liberated from poverty as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grown in China’s Tibet Autonomous Region.”上述例子表明,词语搭配在多数情况下不能进行简单的语际转换,因为每一种语言都遵循自身的搭配规律,如果译者缺乏一定的搭配敏感度,将源语搭配直接搬到译语中,就易于产生难以为译语读者接受的异常搭配(unconventional collocation),影响了表达的自然性与地道性。

3.根据译语行文特点,重组表达结构。实现翻译中的语言等效,在保证功能对等的基础上,有时还需要对原文的句子结构及表达方式进行调整或重构,以便读者对原文信息有正确的认知和解读。汉语表达趋于雅,经常使用一些强势而冗余的修饰性词语来渲染气氛或加强语气,以形成整齐对仗、声韵和谐的表达效果。譬如:全面提高、坚决贯彻、认真执行、隆重召开、胜利闭幕等,其中加着重点的词都是修饰词,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并无多少实质性意义。直接译成英语就会显得多余,反而可能削弱甚至破坏原文意欲表达的效果,因为英语更重客观表述事实,空洞无物、重复堆砌的表达只会被认为夸大其词,影响传播的清晰性与准确性。请看以下例句:在浩瀚的中国南海上,镶嵌着一个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屿,那里有辽阔广袤的蓝天、碧波万顷的大海、柔软灿烂的沙滩、婆娑秀挺的椰林,它就是美丽迷人的海南岛。译文:A picturesque tropical island is embedded in the vast South China Sea. There, you can see boundless blue sky, ever-stretching azure sea, soft and brilliant beaches as well as luxuriously verdant and elegantly upright coconut palms. It is Hainan, a beautiful and fascinating island.本例用了大量的四字成语修饰词来渲染气氛,以唤起读者美好的感觉,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汉语的行文特点。译文严格按照原文的句式与修辞特征进行翻译,不仅没有传达汉语的“美文”特点,还给人一种修辞过渡、信息不清、节奏拖沓的感觉。为了取得句子层面上的语言等效,建议简化原文中的修饰词,并根据译语行文特点重组句式结构,改译为:Hainan, a picturesque tropical island in the vast South China Sea, features blue sky, azure sea, soft beaches and evergreen coconut palms.改译后译文简洁流畅,重点突出,更加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与欣赏习惯。

(二)文化等效翻译策略

文化等效要求译者在充分了解译文读者价值观、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译语的文化习惯制作译文,以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1.再现原文化表达。译文读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但是人类在逻辑思维上存在着诸多共性,而且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加深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一些带有文化普遍性或共性的特色表达,通常能够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建议在译文中忠实再现,这是实现文化等效的最佳方式,有利于读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中国表达。例如,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以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形象表达来说明行动胜于空谈。这个表达虽然中国气息很浓,但内容却具有普遍性,保留原文表达,并在必要时加上适当补衬可以直观地展示中国领导人的话语习惯,增添译文的色彩和味道。事实上,不少境外媒体在翻译这个句子时也大都采用了直译加意译补衬的方式。如英国《经济学家》的版本是:Screaming yourself hoarse was not as good as rolling up your sleeves and getting to work,而新加坡《海峡时报》的译文是:Rather than shouting oneself hoarse, why not throw open one’s shoulders and take action.当然,对于一些历史性和民族性较强的文化表达,一般西方读者并不了解,翻译时就要照顾到他们的认知能力,在再现源语文化表达的同时适当增加解释,以求清晰易懂。例如,“乾隆元年”如果仅译成“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Qianlong Reign”,恐怕大部分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因此有必要补充他们熟悉的公历年份“A.D.1735”(公元1735年)。

2.转换或舍弃原文化表达。英汉文化除了共性之外,在不少方面存在着相异甚至相悖的地方,这些都会给文化词语翻译带来一定障碍。如果原文化表达因文化差异不能被译文读者所认知和接受甚至可能引起误读,就应考虑译语中是否有类似的文化表达,以保证译文读者获得相似的阅读效果。例如,经济报道里常用“黑车”这个词来比喻那些不具备营运执照、非法揽客的车辆,这个表达形象生动,但若直译成“black car”或“black taxi”则很有可能引起误解,因为在英语文化中,“black taxi”不但不是非法营运车,而且还是拥有合法营运资格的正规出租车,因为该车型多为黑色,故统一称为“black taxi/cab”。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应通过翻阅英语辞书和英美报刊或借助语料库,探寻英语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文化表达。实际上,英语中有两个文化词语可以表达相似的概念,分别是“gypsy cab” (an unlicensed taxicab operated by an independent driver who may respond to calls from customers but may not solicit them by cruising)和“bandit cab”(a taxi that operates a business without a required license or permit, and without observing the usual rules or practices)。因此,“黑车”可以翻译为“gypsy cab”或“bandit cab”,通过将“黑”转换为译语读者熟悉的“gypsy”或“bandit”文化形象,既保证了译文的可理解性,又能让译文读者产生类似的联想,从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等效。当然,这需要译语中有相应的文化表达,如果没有,译者只能舍弃原表达中的文化形象,通过释义的方式将其译为“unlicensed taxi”或“illegal taxi”,以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转换还是舍弃原文化表达,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因为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效果,损害了文化等效。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中西文化共性的日益增加,有理由相信这种状况将在今后逐渐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等效原则重视译语的表达规范,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可接受性,为外宣翻译提供了从容跨越语言与文化沟壑的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宣传目的,是外宣翻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翻译实践中有时很难明确区分语言等效和文化等效,因此,译者不必拘泥于取得哪种等效,而只须关注译文是否成功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使他们获得原文作者期待的阅读效果,这是外宣翻译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张 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M],2013: 65.

[2]蔡力坚.政府公文英译浅析[J].中国翻译,2015(6):81-87.

[3]Venuti L.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Routledge, 2000: 113-118.

[4]Nida E,Tab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00.

[5]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Pergmon Press,1981:22.

[6]Gutt E.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95-100.

[7]金 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0.

[8]丁衡祁.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J].中国翻译,2002(4):44-46.

[9]戴光荣.译文源语透过效应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21.

[10]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34.

(编辑:陈 越,马川建)

2015-12-28

福建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14019)

俞德海(1976-),男,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009-4784(2016)03-0049-05

猜你喜欢

译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弟子规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