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淮河畔爱晚情
——记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明

2016-12-15

福利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养老

· 本刊记者 王 堃

秦淮河畔爱晚情
——记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明

· 本刊记者 王 堃

在美丽的秦淮河畔,有一位热心公益、孝亲敬老的有“情”人,他就是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明。

初萌公益情

皮肤略黑,额头饱满,语速飞快,走路带风,这是汪明给人的第一印象。1977年汪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有哥哥和姐姐,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按理说家中最小的孩子最受娇宠,而懂事的汪明从小就帮助父母干农活,放牛、插秧、收割,他样样做得很好。汪明从小聪慧过人,上小学时连跳两级。16岁那年,他如愿以偿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汪明被分配回老家的学校任教。他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仅复习了4个月就一次性通过了仅有3%通过率的国家司法考试。之后他继续深造,攻读了法学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汪明发现周围很多同学都面临着国家司法考试的困难,如果不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就不具备律师的职业资格。汪明当时想:我是不是可以把自己考试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帮助更多的同学呢?为此,他找到了法学院的老师,希望能以学院的名义开设培训班。老师听了他的想法后,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样一定能帮助更多的学生们解决就业问题。”

起初,汪明只是开设了几场讲座,没想到有很多同学来听讲。渐渐地,培训班初具规模,法学院的老师们也参与进来,为同学们传授经验。

汪明有一位叫李东的舍友,考了五年都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汪明回忆说:“李东是山东菏泽人,黝黑的皮肤,魁梧的身材,是一个朴实勤奋的山东大汉。在我的记忆里,他都是宿舍里每天起得最早的一个,晚上大家都睡下了,他才从自习室回到宿舍休息。整整四年,他都是这么坚持过来的,可是每次司法考试他总是差那么几分。”

都是农村来的孩子,汪明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两次找到李东,真诚地说:“你马上就要毕业了,现在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你就来听课吧。”李东接受了汪明的好意。课余时间,他还帮助汪明承担培训班的行政工作,音响的调试、桌椅的摆放,他都主动去做。

司法考试成绩公布那天,李东简直不敢相信,他居然考了405分,超出了及格线40多分。李东兴奋地抱着汪明说:“真的谢谢你,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可能这一辈子都无法与法律工作结缘了!”一个高大魁梧的山东大汉,眼睛里却闪烁着点点泪花。

汪明笑着说:“能帮助你我也很开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你要相信自己!”

感恩哺育情

汪明的父亲是一位泥瓦匠,尽管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父亲一直都很支持他读书。汪明10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着他去赶集,汪明看到了一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好像粘在那里,再也走不动路了。他拿起来细细翻阅,爱不释手。父亲看到了只问了一句:“喜欢吗?”汪明使劲儿点了点头。

一个月以后,父亲竟然把这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送给他,汪明高兴地一下子蹦了起来,拥抱着父亲说:“谢谢爸爸!我做梦都想着这本书!”

父亲爱抚着他的额头说:“喜欢就好,我跟你妈都没念过书,我们都盼着你将来能有出息,给咱家争光!”父亲疲惫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时候,汪明还不知道为了买这套书,父亲每天要工作到深夜才回家,手上磨起了好多血泡。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我一学期的学费只要两块五毛钱,一本《三国演义》就需要九毛八分钱。那本书我至今还保留着,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亲对我的爱。” 汪明动情地说。

2013年,父亲的风湿病越加严重,还伴随着大小便失禁,只能卧病在床。汪明得知消息后,立刻开车回老家,接父亲来南京治疗。

父亲因给儿子添麻烦而内疚,汪明安慰父亲:“老爸,您别这么说,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最好的父亲,为我们一家遮风挡雨,现在该我们来照顾您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汪明四处寻找“适老产品”:有没有自动翻身的床上设备,让父亲免于褥疮的痛苦?有没有可折叠的轮椅,方便周末带着父亲出去郊游?有没有洗浴的设备,可以让父亲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可他跑遍了大街小巷,搜遍了电商网站,结果却令他很失望。此时,汪明已经是江苏省民政厅的一名机关干部了,分管养老工作。而父亲所面临的窘境给了汪明极大的触动,他说:“在中国像父亲这样的失能老人还有4000万,仅凭一个公务员,能为中国的养老事业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真正能够助力养老产业快速发展,还需要市场的力量。下海去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在我的头脑中开始酝酿……”

共谱爱晚情

2015年初,汪明向单位提出了辞职,领导听后十分震惊:“小汪,你可是从上千人的报考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民政厅的,几年工作下来你的专业能力出众,前途无量啊。你可要仔细想清楚了!”

几天后,汪明要辞职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说他:“放着金饭碗不要,非要去卖尿不湿,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然而,汪明的心意已决。

妻子胡晓知道汪明的决定后也不理解:丈夫是国家的公务员,自己在金融机构工作收入丰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什么非要担着巨大风险去创业呢?

汪明对妻子说:“父亲的离开让我感触良多,我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想尽自己所能干一番事业,让天下的失能老人都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胡晓深知创业的艰难,她实在不忍心看着丈夫这样辛苦,但是为了成就丈夫的梦想,胡晓果断地说:“既然是你的梦想,趁现在还年轻,就努力去追寻吧!不管前方的路途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会跟你一起克服!”汪明感动地拥抱着善解人意的妻子。

在妻子的支持下,汪明卖掉了在南京购买的房子,于2015年底正式创立了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福、康”蕴含着让老年人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通”是让养老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听说汪明下海从事养老工作,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顾玉芳老师还专门为公司题字一幅。

汪明夫妇

创业伊始,汪明从世界各地的市场上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适老产品”堆满了办公室,到底拿哪一样去打开市场呢?汪明选择了成人纸尿裤。

“当下利润可观的‘适老产品’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利润不高的成人尿不湿呢?”记者不解地问。“成人纸尿裤是当下失能老人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目前中国有4000万的失能老人,失禁让老人无法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也让本来就很紧缺的护工承担了过重的工作量。”汪明说。

以销售纸尿裤为开端,汪明把福康通的服务方向分为两端:一端是帮助商家厂家设计和研发各类“适老化产品”;另一端是引导市场消费需求,满足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的需要。大到B超机、老人专用护理床,小到一双为老人设计的筷子、适老鞋,各种各样的“适老用品” 陆续登上“福康通”的互联网平台,业务涉及到老年护理用品、医疗器械、老年药品、康复辅具、CRM养老信息化、智能穿戴和养老机器人七大板块。汪明把这个平台命名为“养老家”,通过“互联网+”把各类养老产品和服务汇集在这个平台上,致力于为养老机构提供一站式采购方案。

这种从厂家到用户的直供服务模式,减少了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价格通常比市场便宜30%-40%,这无形中降低了养老机构的成本,也增加了养老机构的盈利,受到养老机构的欢迎。

“福康通”定位为养老机构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打造了康复护理、安全卫浴、医疗器械、智慧养老、洗涤消毒、清洁保洁和健康出行七大整体解决方案。

在创业之初的几个月,汪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和资金来源,他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

“那段时间,他晚上睡觉常常说梦话,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这个困难一定可以解决。’即使再辛苦,他面对我的时候,嘴角总是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笑容,像个孩子一样单纯快乐,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他的鬓角长出了很多白发,身体也日渐消瘦。”妻子心疼地说。

2016年5月,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汪明身体的免疫力急剧下降,有一天,汪明觉得浑身刺痛,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了家,胡晓关心地问:“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汪明赶紧说:“没事的,可能有点着凉,睡一觉就好了。”深夜里,汪明疼痛难忍,汗水浸湿了床单,他起身走向客厅,蜷缩在沙发上。黑暗中,一个温柔的声音说:“快让我看看,你到底怎么了?”胡晓走近一看,丈夫的脸上布满了水泡,带状疱疹已经蔓延至全身……看到此景,胡晓再也忍不住,流下了心痛的眼泪。

第二天清晨,胡晓做好早餐等待着汪明醒来,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汪明居然连早饭都不吃就要赶去公司。她再也忍不住,流着眼泪说:“你难道不要命了吗?就不能休息一下吗?”

“我没事,你看这不都好些了吗?真的休息不下来,公司还有那么多问题需要我去解决。”汪明笑着说。

看到丈夫如此辛苦,企业也面临着资金的压力,胡晓就把融资的重担承担起来了。

不到一个月,胡晓就为公司拿到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胡晓说:“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是因为我们所选择的是为政府分忧,为儿女尽孝,拥有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的事业,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我也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也已经辞去了现在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创业,为天下老人尽孝!”

这对恩爱夫妻如同比翼鸟在事业的天空展翅飞翔。

携手福康情

公司成立后,当务之急是组建和培养一支有激情、有梦想、有爱心和具有开拓精神的团队来共同经营养老事业。

公司合伙人杨宁与汪明年龄相仿,从事养老行业十多年,曾是国内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型企业创始人之一。杨宁至今记得汪明给他打电话的那天下午。当时正在忙着业务的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接通电话后,那个自称“汪明”的人说自己做养老产业,想约他第二天见面谈谈。

“当时我们是在一个咖啡厅谈的,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钟,推心置腹,相见恨晚,一拍即合。”杨宁回忆说,从咖啡厅里出来,空中大雪纷飞,内心激情似火。杨宁被汪明的理念和激情深深吸引。一周后,杨宁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福康通”。

人才永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汪明求贤若渴,凡有志于养老事业的各类人才,他都尽一切可能揽在门下。

产品部总监张瑜,曾从事过康复辅具的配置工作,不到40岁的他对康复辅具市场和业务都非常熟悉。人力资源部龚思澄是个80后小伙子,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公司大多是80后、90后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平均学历在本科以上,还有好几位是硕士研究生。

汪明深知,我国养老产业固然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做,但也离不开业内资深专家的辅佐和帮助。对于那些虽已退休,但在养老服务领域既有前瞻性又善于思考,并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汪明也是“三顾茅庐”,请他们来公司当顾问,发挥“智囊”作用,并参与公司决策,谋划发展远景,帮助培训新员工。目前,“福康通”聘请的三位专家顾问都曾在省、市民政部门从事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多年,他们的加盟,为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汪明和他的团队

目前,“福康通”在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地设有15家分公司,在日本东京设有办事处,公司自主研发的“养老家”平台已成功服务900多家养老机构、10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00000+老年人和家属。

在我国医养融合的趋势下,“福康通”推出药品集采和医疗器械配置套餐。为缓解养老人才紧缺,“福康通”与多家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培养社会紧缺的医生、护士和中高级护理员等人才。针对民营养老机构投资量大、公益性强、回本周期长等特征,福康通还推出了金融服务,为养老机构提供贷款、融资租赁和投融资等服务。

“我和妻子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成立一个基金会,号召更多人来帮助老年人,为社会承担一份责任。我们已经申请设立江苏省福康通老年公益基金会,我希望通过这个老年公益平台,让更多有养老情怀的人参与进来,用‘互联网+’的方式,专注养老垂直领域,构建生态圈,不断创新,推动养老产业持续的发展,把‘福康通’的深情带给亿万长者。”汪明充满信心地说。

相信汪明会带着这份深情与战友们携手,把“福康通”的“爱晚情”传递给更多的长者……

猜你喜欢

养老
养老生活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瑞士人“搭伙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房产与养老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多方融合推进健康养老
全面深化养老体制改革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