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粳稻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2016-12-15唐小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农业服务中心226322张夕林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226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穗率病指嘧菌

唐小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322)张夕林(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26300)

中晚粳稻区水稻穗颈瘟关键防控技术的研究

唐小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322)张夕林*(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226300)

经2014-2015年水稻穗颈瘟高效药剂筛选、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等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水稻穗颈瘟配套防控技术,具体技术措施为: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及用量,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突击用药,每667 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吡唑醚菌酯70 mL、肟菌·已唑醇20 g、嘧菌酯90 g、20%三环唑WP100~120 g、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隔5~7 d再用药1次;提倡低容量喷雾,宜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

水稻穗颈瘟;暴发流行特点;防治技术;中晚粳稻区

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上偶发性病害,是稻瘟病再侵染频繁发生的气传性流行性病害。沿江地区属中晚粳稻区,2014年由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瘟发生严重,田间菌源充足,达到了穗颈瘟大流行的发病条件,再加上病菌最佳侵入时期(即水稻破口抽穗期)遇上连续阴雨和低温天气,特别有利于穗颈瘟病菌侵入、发病和扩张蔓延。同时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高感稻瘟病,决定穗颈瘟发生流行的三大因素都有利于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和流行,最终导致2014年水稻穗颈瘟在沿江地区暴发流行成灾,其发生程度达到特大发生,发病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均为历史上近20年来所罕见,严重影响了当年水稻的高产稳产、增产增收。2015年沿江地区穗颈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但其危害损失明显轻于2014年。为有效控制沿江地区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及危害,给其他中晚粳稻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借鉴,2014-2015年笔者进行了水稻穗颈瘟高效药剂筛选、防治适期及防治方法等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水稻穗颈瘟配套防控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0%稻瘟酰胺S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1%甲硫·戊唑醇SC(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25%三环唑WP(江苏粮满仓农化有限公司),20%井·烯·三环唑WP(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25%吡唑醚菌酯(凯润)EC(德国巴斯夫公司),45%肟菌·已唑醇(穗净特)WG(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75%肟菌酯·戊唑醇SC(拿敌稳)(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75%三环唑WP(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已唑醇E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嘧菌酯CS 、30%苯甲丙环唑SC(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75%戊唑·嘧菌酯(禾技)WG(美国世科姆公司),25%吡蚜酮WP(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25%甲维盐·茚虫威WG(通州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1.2 处理与方法

1.2.1 不同药剂防治穗颈瘟效果试验

2014年试验设每667 m2用稻瘟酰胺100 mL、甲硫·戊唑醇50 mL,25%三环唑100 g、井·烯·三环唑100 g,不用药对照,共5个处理。2015年试验设每667 m2用吡唑醚菌酯50 mL、60 mL、70 mL,肟菌·已唑醇12 g、16 g、20 g,75%三环唑25 g,不用药对照,共8个处理。以上各处理均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6.8 m2。每667 m2用水量为60 kg,于8月26日(水稻破口5%左右)第1次用药,同时每667 m2加吡蚜酮30 g+甲维·茚虫威12 g,兼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隔5 d(8月31日)对各处理小区面积50%的水稻进行第2次用药。

1.2.2 嘧菌酯防治穗颈瘟效果试验

试验设每667 m2用嘧菌酯60、75、90 g,75%三环唑25 g,分别用药1次;每667 m2用嘧菌酯90 g、75%三环唑40 g,分别用药2次;不用药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8.5 m2。每667 m2用水量为60 kg,均匀喷雾,于水稻破口5%~10%第1次用药,隔5 d进行第2次用药。

1.2.3 不同用药次数防效试验

试验设处理:(1)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50 g,破口5%用药1次;(2)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50 g,破口5%第1次用药,隔7 d用第2次药;(3)不用药对照。共3个处理。

1.2.4 不同用水量防效试验

试验设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60 g,破口5%第1次用药,隔7 d再用药1次,每667 m2用水量分别为30 kg(常规手动喷细雾)、60 kg(常规喷雾),不用药对照,共3个处理。

1.2.5 不同时期用药防效试验

海安县植保站试验设水稻破口5%、破口40%、破口80%、破口100%抽穗50%、破口5%+齐穗用药2次,不用药对照,共6个处理。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4”和“南粳9108”,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45 m2,每667 m2用水量为50 kg,防治药剂为每667 m2用75%三环唑30 g。

通州区植保站试验设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第1次用药时间分别为破口5%(8月22日)、8月25日,然后

于8月30日进行第2次用药。

1.3 调查与记载

穗颈瘟防效调查,于药后45 d病情基本稳定时调查,每小区调查200穗,主要调查病穗数和严重度,计算防病效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防治穗颈瘟效果比较

2.1.1 2014年试验

从表1可看出,在2014年穗颈瘟大发生、供试4种药剂适期用药1次的情况下,各处理的病穗率防效都不太理想,其中以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处理的防效较好,其病穗率防效为46.16%;其次是每667 m2用甲硫·戊唑醇50 mL、井·烯·三环唑100 g处理,其防效分别为32.63%、35.65%,与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处理间病穗率防效差异不显著;每667 m2用稻瘟酰胺100 mL处理的病穗率防效相对最差,与其余3个药剂处理间病穗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

表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

从表1还可看出,各处理的病指防效好于病穗率防效,以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处理的病指防效最好,为67.64%;其次是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00 g处理,为55.24%,与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再次是每667 m2用甲硫·戊唑醇50 mL处理,为39.07%,与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与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00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显著;每667 m2用稻瘟酰胺100 mL处理的病指防效较差,为22.53%,与每667 m2用25%三环唑100 g、井·烯·三环唑100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与每667 m2用甲硫·戊唑醇50 mL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显著。

由此可见,防治水稻穗颈瘟相对有效的药剂主要为25%三环唑、井·烯·三环唑、甲硫戊唑醇、稻瘟酰胺,但在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要注意加大用药量,并考虑用药2次,以减轻穗颈瘟的发生为害。

2.1.2 2015年试验

从表2可看出,2015年试验中用吡唑醚菌酯防治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每667 m2用吡唑醚菌酯50、60、70 mL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分别为85.41%、86.18%、88.9%,病指防效分别为80.1%、81.29%、90.05%,吡唑醚菌酯对穗颈瘟的防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递增,但这3个处理间防效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用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每667 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70 g为好。

用肟菌·已唑醇防治穗颈瘟的效果也较明显,适期用药1次,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12、16、20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分别为71.8%、72.04%、79.25%,病指防效分别为57.98%、61.32%、73.53%,其中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20 g处理与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12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达显著,但与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16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16 g处理与每667 m2用肟菌·已唑醇12 g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不显著。因此,肟菌·已唑醇防治水稻穗颈瘟每667 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不能少于20 g。

表2 用吡唑醚菌酯和肟菌·已唑醇不同用药量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用药1次)

2.2 嘧菌酯防治穗颈瘟效果试验

由表3可知,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较明显。每667 m2用嘧菌酯60、75、90 g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分别为63.98%、74.70%、84.89%,3个处理间病穗率防效差异达极显著。每667 m2用嘧菌酯60、75、90 g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69.06%、79.66%、88.37%,3个处理间病指防效差异也达极显著。综合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在2015年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每667 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90g为好。

表3 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

2.3 不同用药次数防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用药2次处理的穗颈瘟病穗率防效明显好于用药1次处理。由表4可知,适期用药2次处理的病穗率为13.0%、病穗率防效为86.64%,防效显著好于适期用药1次处理。病指防效也表现出相同趋势,适期用药2次的病指为4.5、病指防效为95.14%,防效显著好于适期用药1次处理。

表4 井·烯三环唑不同用药次数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

从表2、表5可看出,用吡唑醚菌酯、肟菌·已唑醇防治穗颈瘟用药2次的效果好于用药1次。表3数据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可见,在水稻穗颈瘟大发生的情况下,用吡唑醚菌

酯、肟菌·已唑醇、嘧菌酯、75%三环唑防治穗颈瘟,必须高剂量用药2次,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时第1次用药,隔5~7 d再用药1次,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穗颈瘟的暴发流行和发生为害。

表5 用吡唑醚菌酯和肟菌·已唑醇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用药2次)

2.4 不同用水量防效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药剂用量、不同用水量,其穗颈瘟防效也明显不一样。每667 m2用井·烯·三环唑160 g,对水30 kg常规手动喷细雾,适期用药2次,其病穗率为6%、病穗率防效为93.97%,比每667 m2对水量60 kg常规喷雾的防效高21.61%。病指防效也表现出同样趋势(见表6)。由此说明,防治水稻穗颈瘟应提倡低容量细喷雾或弥雾机喷雾,这样对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效好。

表6 井·烯·三环唑不同对水量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比较

2.5 不同时期用药防效试验

海安县植保站试验结果表明,以破口5%左右用药效果最好,每667 m2用75%三环唑30 g防治1次,其平均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7.17%、79.83%,明显高于在破口40%、破口80%、破口100%用药3个处理,再次验证了水稻穗颈瘟的最佳防治适期为破口5%~10%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还表明,破口初+齐穗用药2次,其平均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84.85%、91.09%,均好于用药1次各处理的防效,由此说明,在穗颈瘟发病较重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穗颈瘟的发生危害,确保药剂防治效果(见表7)。

表7 不同时期用药防治水稻穗颈瘟的效果

通州区植保站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75%三环唑100 g,破口5%用药1次、隔7 d再用药1次,其病穗率为18.83%、病穗率防效为81.04%,好于推迟3 d(错过适期)用药2次的处理。病指防效也表现出相同趋势(见表8)。由此说明,防治水稻穗颈瘟必须做到适期用药,否则防病效果将明显下降。

表8 75%三环唑不同时期用药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比较

3 水稻穗颈瘟配套关键防控技术

经试验研究,集成了行之有效的水稻穗颈瘟配套防控技术:(1)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穗颈瘟的发病几率。(2)掌握防治穗颈瘟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10%时,抢晴天、钻雨隙突击用药防治穗颈瘟。(3)在水稻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在适期用药的基础上,隔5~7 d再用药1次,确保防治效果。(4)防治水稻穗瘟必须选用高效对路药剂,防治穗颈瘟主要有效药剂及其每667 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吡唑醚菌酯70 mL、肟菌·已唑醇20 g、嘧菌酯90 g、25%三环唑WP 100~120 g、75%三环唑30~40 g、25%井·烯·三环唑WP 150 g。(5)防治水稻穗颈瘟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这样对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效好。

表3 不同氮肥运筹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能进一步优化穗粒结构,从而获得高产,其中以处理(3)(基35%+蘖17.5%+蘖17.5%+穗15%+穗15%)产量最高。同时,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能获得适宜的穗数,能显著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使群体质量得以全面优化。

2016-05-24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病穗率病指嘧菌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基于病穗率的小麦赤霉病发生等级气象预测模型
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与防治适期确定试验研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的预测模型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空心病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