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

2016-12-15张晓玮王太亮赵景伟彭芳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车站空间

张晓玮 王太亮 赵景伟 王 洋 彭芳乐

(1.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66590,青岛; 2.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66071,青岛;3.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200092,上海 ;4.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66590,青岛∥第一作者,讲师)



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

张晓玮1王太亮2赵景伟3,4王 洋3彭芳乐3

(1.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66590,青岛; 2.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66071,青岛;3.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200092,上海 ;4.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66590,青岛∥第一作者,讲师)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创造和提升日益关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大众的日常聚集场所,其内部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熏陶,而且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风俗人情。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中间站厅、垂直交通、站台空间都应成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的重点,并通过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色彩、照明、雕塑、绘画以及其他各种设计技术,设计出具有“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以及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新城市文化空间。

地铁车站; 公共空间; 设计艺术

First-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6590,Qingdao,China

地铁不仅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且能优化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增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重要的是,地铁的规划建设改变了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拓展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领域,也改变了市民的出行及生活方式[1]。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环境艺术日益关注。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已经渐渐突破了功能、经济和结构的制约和统摄[2]。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艺术性、精神性、地域性、文化性设计等方面,需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从而促成了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多样性。

仅满足单一功能性要求的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会使乘客的心理产生压抑感和封闭感。因而具有强烈整体感和艺术性的车站公共空间日益受到城市大众的欢迎。因此,当代设计师应着重把握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艺术,创造优秀的具有城市个性的公共空间艺术作品,提高空间视觉上的舒适度和心理的愉悦度,才能极大地满足人们对其文化特性、精神需求等方面的渴求。

1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构成及设计艺术表达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地下空间节点,具有人流集散的功能[3]。其设计艺术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形态、色彩、肌理等要素中。这些要素都需经过设计师的精心创作加工,并由观察者来认识和感知。

1.1 地面出入口空间

地面出入口是连接地铁车站与地面空间的重要节点,是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的真实记录。出入口的外观造型、色彩、材料等更接近于城市地面建筑空间,是城市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发展的见证。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不仅要求其在整体性上要融入城市空间设计艺术,而且还要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因此,出入口的设计应在保持城市原有节点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广场、城市建筑底层空间、街道两侧、城市公园等空间要素,进行有效整合[3-4]。

德国法兰克福Bockenheimer Warte地铁站的设计师兹比格涅夫·彼得·皮尼斯基,为了突出该地铁站不同于当地其他车站的简约风格,在其外观上非常逼真地展现了一列地铁列车冲破路面而出的场景,设计出一种“动态”的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焦点(见图1)。

图1 法兰克福的Bockenheimer Warte地铁站

1.2 中间站厅空间

中间站厅是用于把乘客从地面出入口引向车站站台的过渡性大厅。由于中间站厅在空间上处于城市地面与地铁车站站台之间的过渡位置,且站厅内一般布置较少的商业服务设施,故其空间界面往往是设计师极力发挥艺术灵感的最佳选择。在设计艺术风格上,可充分利用室内装修与装饰的材料、色彩、照明等手段,突出设计主题,为乘客创造愉悦的感受。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为了举办世博会并庆祝葡萄牙自达伽马远航印度500年以来的发明创造成就,建造了奥莱尔斯(Olaias)地铁车站。建筑师托马斯·塔维拉,采用彩色方砖,用红、黄、蓝、白的搭配装修该站的中间站厅内墙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感受,使墙面成为空间的视觉主角,满足了乘客在行走时对于美的享受(见图2)。南京地铁1号南延线花神庙站以南京市花——梅花为主题,以中国屏风式的构图把历史、民间和自然的梅花相串联,表现了梅花的性格品质、人文情节和多姿多彩,再加上飞于其中的喜鹊,突出表现了祥和、喜气和趣味[5](见图3)。

1.3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是指楼梯、自动扶梯和电梯等设施空间,以及地铁车站里能够联系处于不同竖向空间层面的出入口、中间站厅与地铁站台。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垂直交通联系空间设计包括形态环境格调和灯具设计等问题。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有声音、有色彩、有韵律的空间环境,以大幅消减这类空间原有的单调、无趣,进而吸引乘客多使用楼梯,少使用电梯或自动扶梯。瑞典斯德哥尔摩Odenplan地铁车站在入口处设计了一处钢琴键盘楼梯,当乘客踏上台阶时,高低不同的音调便会随着步履清晰响起(见图4)。

图2 里斯本Olaias地铁车站彩色方砖墙面

图3 南京地铁一号南延线花神庙站“喜上梅梢”壁画

图4 斯德哥尔摩钢琴键盘楼梯

1.4 站台空间

站台是地铁车站的最主要部分,是满足乘客等候和上下车的重要空间。作为主要城市交通公共空间,地铁站台空间犹如一个微缩“城市”,具有“城市意象”特征[6]。站台空间的设计,除了考虑站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空间尺寸外,还要力求站台空间标志清晰、视觉效果突出、艺术特色鲜明,使乘客在候车过程中时刻体会到环境艺术所带来的趣味性、地域性或教育性效果。

瑞典斯德哥尔摩Stadion地铁车站站台空间保留了原始的挖掘痕迹,凸显天然的岩层。150多名艺术家结合车站的结构特征,创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采用平面化形式依附于三维的空间结构,展现出蓝色的壁画、火红的岩石坑、多彩的彩虹等未来主义的设计装饰理念。利用环境与人的互动,各不相同的色彩效果突出了站台空间的个性,也丰富了乘客的旅途体验(见图5)。

德国慕尼黑U-Bahn的车站站台空间,经艺术家R. Knoll和A. Wagner的创作,在墙壁、柱子和天花板的表面上呈梯度地画上了光彩夺目的色彩。色彩在北端由紫色开始,逐渐变为红色、黄色、绿色,结束于站台南端的深蓝色,为乘客创造出了犹如神奇光影一般的候车空间(见图6)。

图5 斯德哥尔摩Stadion地铁车站站台空间的彩虹门

图6 慕尼黑U-Bahn的车站站台空间

2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属性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沟通“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是设计师运用创意思维方式创作丰富作品的过程。设计师在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车站所处的区域和地段、城市历史和文化、城市经济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若干因素,结合设计师自身对公共空间的知觉、联想、抽象、灵感、创造性想象等思维方式,创造具有不同属性与风格的艺术设计作品。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系统中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地铁车站公共空间除了与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功能关联性以外,还应具有其自身的整体性、本土性、简约性及传媒性的特点,进而共同构成了其设计艺术的属性。地铁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属性总结见表1。

慢性肾功能衰竭。通过临床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尿检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当B超显示肾萎缩、不规则形、皮质脊髓边界不清楚时,肌酐、尿素氮、血磷均显著。肌酐升高442~884 L,可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

3 未来我国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发展思路

自1965年北京开建第1条地铁线路以来,目前我国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个城市建设并开通了地铁,预计至2016年年底我国将新增开通地铁的城市近10个,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长度为2 500 km。随着不断增加的地铁线路,地铁出行将成为我国大多数大城市居民的首选交通方式,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设计艺术也将为城市居民带来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因此,明确未来我国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发展思路尤为重要。

3.1 重视规划建设

2012年,北京市完成了《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品规划》的研究与编制,使北京成为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开展地铁车站公共艺术规划的首个城市,为我国其他大中城市地铁公共艺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该规划不仅确定了地铁车站公共艺术的设置和设计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公共艺术品重点站和表现题材。在题材的选择上,按照“地域性、民族性、国际性”的题材分类形成“北京、中国、世界”三个题材层次,同时结合车站所在区域的综合特征在中心城区突出北京历史元素、挖掘区域文化特征。

3.2 加强整体性设计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包括结构构件、步行交通设施、照明设施,以及绿化美化与运营管理设施等,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为避免公众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对地铁及其空间产生不良态度,故地铁空间设计在凸显线路文化特色及独特定位的前提下,应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性。此外,如果地铁车站内公共艺术品的设计、施工与车站内装修同期展开,则能更好地协调公共艺术品设置与内装修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共艺术与地铁线路装修风格的融合性,有利于理念互补、风格统一、功能配套,最终实现设施艺术化、艺术功能化、风格整体化的建设目标[8]。

表1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的属性

3.3 挖掘地域文化

“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作为艺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9]。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最直接地反映了当地的人文与历史环境,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10]。

从根本上说,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是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以地铁物质环境为载体体现出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艺术观念、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等”,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绘画、雕塑、古迹、文物、文献、传说、音乐及民谣等都可纳入其中[11],并以各种实体如空间布局、建筑风格、装饰与装修等形式表现出来。

此外,人们由于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性格个性等,故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联想;如果空间设计对象的造型越复杂,则每个人的联想差异就越大[12]。因此,可通过利用矩形、圆形、柱体、椎体等组合的简单几何体,或利用经过提炼和升华的雕塑、绘画等作品,来实现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地域性艺术设计。

4 结语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是人们汇聚的场所,缺乏公共空间设计艺术作品的地铁车站,会令人产生乏味、压抑、甚至是恐惧的感觉,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艺术的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追求精神生活的平衡与满足成为现代城市大众生活的主流。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内艺术品的数量和布局,也需要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功能优先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和研究,合理选择设置位置。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流疏散的空间需要,艺术品设置应不占或少占地面空间,在公共艺术品的周围也不宜增设围栏或分隔设施,以免影响乘客通行。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车站无论是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上,还是在艺术设计作品的整体数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地铁车站的艺术作品更应贴近人民生活,用充满睿智的设计技术和艺术来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呈现城市地域特色,表现城市民俗风情,从而形成特征与品位协调共生的城市文化新空间。

[1] 束昱,赫磊,路姗,等.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规划理论研究[J].时代建筑,2009(5):22-26.

[2] 李秀芳.北京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J].华中建筑,2012,30(2):84-86.

[3] 赵景伟,宋敏,付厚利.城市三维空间的整合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7(6):1047-1052.

[4] 赵景伟.紧凑视角下的城市三维空间整合及其实效性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1.

[5] 冯健亲.艺术向地铁延伸——南京地铁一号线公共艺术品欣赏[J].建筑与文化,2014(5):206-219.

[6] 卫东风.莫比乌斯环的启示——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空间类型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10(4):63-65.

[7] 尹磊.现代城铁建筑空间的文化构成要素[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8] 王希希.浅议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雕塑,2013(1):70-73.

[9] 张翠平.刘庆邦小说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10]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11] 陆伟伟,周颖,杨艳红,等.城市地域文化在地铁站中的表达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17(2):22-26.

[12] 李光宇.基于情感体验的地铁站内装饰艺术设计研究[J].设计,2013(2):84-85.

[13] 李小娟,杨艳江,周颖,等.我国地铁车站文化装饰构建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9):9.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公示

近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草案)》正式公布,并宣布即日起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规划确立了上海至2040年的发展新目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以及三个重点领域的子目标,即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根据草案,上海将有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2个核心镇中心。在中心城内继续提升五角场、真如、花木3个副中心的功能,并新增金桥、张江2个副中心。在宝山、虹桥、莘庄、川沙4个主城片区内分别设置主城副中心,实现主城区各片区的均衡发展。在嘉定、松江、青浦、南桥、南汇等5个新城内分别设置新城中心,在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城桥地区设置核心镇中心。此外,草案强调,中央活动区重点强化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作为“上海2040”规划的亮点之一,草案提出,上海要“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15 min社区生活圈”。 在交通运输方面,这次规划划定了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上海大都市圈”,作为上海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形成90 min的交通出行圈。

(摘自2016年8月26日《上海金融报》,记者李茜报道)

Design Art for the Public Space at Urban Metro StationZHANG Xiaowei, WANG Tailiang, ZHAO Jingwei, WANG Yang, PENG Fangle

Following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more and more citizens focus on the cre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rt in public spaces. Since metro station is the daily gathering place for urban mass, the art design works inside the station can not only bring aesthetic edification to the public, but also reflect urban historic cultural context and regional customs. Spaces like alleyway, station hall, vertical transport, station platform and so on should be the focal points for designers to conduct artistic creation. Through rational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material, color, lighting, sculpture, painting as well as other design techniques, new urban cultural space of integrity, aborinigality, simplicity, communicability, harmonious symbiosis for traits and styles can be created at metro stations.

subway station; public space; design art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760058);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QDSKL1501069)

U 231.4; TU 856

10.16037/j.1007-869x.2016.09.002

2014-11-06)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车站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车站一角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