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

2016-12-15闫雪辉

关键词:肌群体操力量

闫雪辉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校体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

闫雪辉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 150080)

通过文献资料、实验对比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体操专修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基础力量、体前和体侧核心力量、平衡稳定性以及完成技术动作质量等四方面评价手段衡量教学效果,分析了体操专项核心肌群的分布、核心稳定性的控制及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结果表明:实验组实验后的核心力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的核心力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完成体操技术动作时身体姿态控制能力以及落地稳定性,增强核心力量可以预防在体操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提高教学质量。

核心力量;核心稳定性;体操专修课;高校

力量素质与以肌肉活动为主的竞技体育项目密切相关,尤其在体操技术教学中,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已经被引入到各个项目的竞技训练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和大众健身运动中却研究很少,本研究尝试把基础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相结合运用到体操专修课教学中,探索其对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质量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方面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2009级和2010级体操专修学生男女生各6人,共24人。其中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基本情况与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词“核心力量”以及“core strengh”在中国知网和外文期刊网等查阅大量文献和相关著作,对核心力量训练及核心稳定性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借鉴和引用部分公认和权威观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

2.实验法

由于课时改革,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专修课程同时进行,教学内容一致,学生普修体操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故本实验以这两个年级的专选学生为实验对象。

(1)实验设计: 对照班教学中采用传统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背肌力量练习。练习方法主要采用:引体向上、俯卧撑、双臂屈伸、蛙跳、肋木悬垂举腿、仰卧两头起、背翘等。

(2)训练方法与负荷:实验组学生力量练习时采用循环重复训练法进行。(如图2)循环重复训练法是指按照重复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和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做规定,以使机体得以基本恢复,以便全力进行每站或每循环练习的方法[1]。

图1 循环力量训练安排

(3)评价方法:基础力量评价主要采用30秒俯卧撑、30秒两头起、30秒背翘、双足纵跳三次取最高值;核心力量评价主要采用体前核心爆发力测试(FAPT)和体侧核心爆发力测试(SAPT)两种形式[2]。

二、研究结果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基础力量进行了测试,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经过8周的教学后,不论采用传统的力量练习还是采用传统力量与核心力量相结合的练习,最终学生的基础力量都得到了增强。

图2 对照组实验前后基础力量测试平均成绩分布情况

图3 实验组实验前后基础力量测试平均成绩分布情况

三、讨论与分析

(一)核心与核心力量训练阐释

Willson(2005)等认为人体核心由腰、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组织构成,其稳定性可以预防脊柱弯曲受伤,提高脊柱部位的平衡能力。2005年Bliss和Tepple认为,核心是指围绕在腰椎和骨盆周围的肌肉组织,包括腹肌、臀肌、竖脊肌、髋关节外展肌、外旋肌和膈肌。2006年Kibler等人提出,核心内容包括了脊柱、髋部、骨盆、下肢近端和腹部的所有肌肉骨骼组织。2008年黎涌明等研究认为,在竞技体育中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存在解剖位置、生理功能和作用上的差异;并阐述了核心肌群的起止点和大小肌肉群的特征[3]。总之,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目前普遍认可的核心肌群的位置划分是指人体的中间部位,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力量。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新兴的现代体能训练方法,最初用于医学康复领域,近年来又用到健身和运动训练中,它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训练[4]。核心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能力的特点,体现出全身整体性的、多肌群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的新理念。

体操技术动作的训练与控制离不开基础力量的支撑,同时技术动作的提高与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控制动作的稳定性方面。由于体操动作中大多是人为根据运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原理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的技术动作,许多动作完成是在无支撑状态下进行,比如空中转体、姿态的控制以及落地的稳定性等方面,这就需要具有强大的核心力量控制身体。

(二)体操项目核心肌群的分布

目前大部分有关核心肌群划分的文献主要是从解剖学视角,围绕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把核心肌群划分为背部肌群、腹部肌群、盆带肌群、大腿肌群、盆底肌群和膈肌等约为41对+1块,其中起止点均在核心区的有11对+1块(11对分别为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肛提肌、尾骨肌、会阴浅横肌,一块是会阴深横肌),主要起核心稳定作用。另有29对肌肉起点位于核心区,分别为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棘肌、最长肌、髂肋肌)、腹直肌、髂腰肌(髂肌、腰大肌)、腰小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1对腹外斜肌止点在核心区。这些肌肉收缩既参与身体运动又起到稳定核心区的作用。

体操运动项目有别于其他项目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以上肢为支撑的动作和无支撑的动作较多,同时经常出现倒立的情况,因此核心肌群的划分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到体操专项特点,在已经被认可的核心肌群划分下,增加跨肩关节的肌肉群,如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三角肌、冈上肌和冈下肌。这些肌肉力量的加强对于完成技术动作、提高力量传递、控制身体姿态以及稳定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FAPT测试和SAPT测试P值均小于0.05,其中男生组对比显示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采用核心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刺激,增强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体操专修课教学中采用传统力量训练的同时应侧重核心肌群的练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较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控制完成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姿态和落地稳定性,同时可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核心力量练习通常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方法的选择应结合专项特点,注重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1]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27.

[2]熊强.瑞士球训练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核心爆发力的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4).

[3]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

[4]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曲占峰]

2015-10-05

闫雪辉(1971-),女,黑龙江望奎人,教授。

G807

A

1008-7966(2016)06-0159-02

猜你喜欢

肌群体操力量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体操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麦唛力量 (一)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孤独的力量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