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开放展宏图 扬帆远航正当时

2016-12-14周建梅

林业与生态 2016年9期
关键词:湖南林业

周建梅

今年8月,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30人,专程前来参加湖南省林科院在此举办的“工业油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培训班,系统学习工业油料植物育种新技术、清洁制油新技术等课程,并在泰北金三角地区的油茶替代罂粟种植项目示范点,现场学习油茶良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湖南林业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秉承“开放、开明、开拓”的“三开”精神,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积极“引进来”,大胆“走出去”,广泛开展多、双边合作,为湖南林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引进来,博取他长促发展

清代祖籍在湖南邵阳、“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承先祖一脉相传、兼收并蓄的湖湘精神力量,推动着湖南林业对外开放格局日新月异。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重要平台,湖南林业积极争资金、引智力、上项目,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助推林业发展博得先机,迈入快车道。

每年盛夏,位于长沙城南的湖南省林业厅生态围墙姹紫嫣红。这些寓意吉祥幸福的紫薇,从美国远渡重洋,在湖南落地、生根、开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依托国家“948”“名优观赏树木组培及无土化栽培技术引进”项目,湖南省林科院王晓明博士率领团队,选育出“红火箭紫薇”、“红火球紫薇”、“红叶紫薇”等多个新品种。新品种上市后迅速推广到江苏、浙江等25个省市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2015年两年共生产苗木10亿多株,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中国园林花卉苗木的一匹黑马。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通过实施“儿童植物园园艺植物及其构建技术引进”项目,与美国莫顿树木园建立了密切联系,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儿童植物园建设学术交流会,逐渐丰富了该园儿童公益科普项目;通过成功引进荷兰郁金香、日本樱花等异域名花,开展适应性本土培育,省森林植物园的生态名花节红红火火,成为远近闻名的四季花园。

世界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法国开发署湖南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湖南油茶发展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及全球环境基金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10多个外资项目,成功引进外资18.1亿元。

项目实施不仅缓解了林业建设资金的短缺,还成为现代林业项目管理的实训营地。“工程造林管理”“可持续森林经营”“参与式造林规划与管理”“近自然森林经营”“项目逻辑框架”“生态营林”“林业碳汇”等10多项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先后被消化吸收,在湖南的国家储备林、碳汇中和林等多个项目建设或活动中推广应用。通过以外助内,内外融合,发挥了外资项目“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为国家储备了一大批具有湖南特色的珍稀优质乡土树木,促进了全省营林技术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湖南林业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比如,经历了2008年的冰灾重创后,郴州、永州等地的人工纯造林开始向“复层、异龄、针阔混交林”的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转型。从2014年伊始,湖南省林业厅党组把“健康森林”列入全省林业四大主题建设工作思路之首,将提高森林经营质量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摸索实践,2015年7月,湖南发布《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规程》,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发布的第二个地方标准。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湖南还借助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设在长沙的优势,立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原理,拿下了“尾矿区重金属原位阻截及生态修复技术”等科研项目,筛选出构树、臭椿等一批抗逆性和吸附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补齐了林业在水污染治理、土壤改良方面的技术短板。目前,全省在东江湖库区、水口山、锡矿山、湘潭锰矿等地营建了几十公顷防护林,成为“两型社会”的试验示范基地。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湖南林业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0多项,来湘开展科技交流的外国专家达280余人,从美国缅因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引进专家20多名。张冬林、陈建军因贡献突出,还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潇湘友谊奖”。

通过广泛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湖南林业接受了国际理念的碰撞,迅速拓展了视野,加速了国际化进程。

走出去,自主创新展雄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态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演进,林业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重点。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敏锐地意识到:湖南是中部内陆省份,对外开放虽存在“先天不足”,但生态优势、行业发展优势较为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分把握国内绿色化发展、国际生态外交增重的大势,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积极走出去,加快构建连接世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拥有15个甲级资质、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按照厅党组的顶层设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目光瞄准海外,先后承接了13个海外项目,合同总金额逾700万美元。在印度,他们用中方的核心技术撬开了市场的大门;在俄罗斯,他们用精湛的技术赢得项目的同时,还带动了国内亚联集团的机电设备输出;在缅甸,他们改变了当地人认为GPS技术、无人机测量只有美国才有的印象;在越南,他们用出色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签下了跨国项目合作大单。通过主动对接,既成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又带动了湖南林业建设经验、产品、人才、设备走出去,增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油茶是湖南的优势产业,经营模式、管理水平、加工能力、科技支撑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依托油茶等生物质能源产业优势,“十二五”期间省林科院连续承办了5届国际培训班,培训学员120多人,承办国际会议 15场次,实施国际合作项目21项。不仅搭建了与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脱贫致富,还进一步扩大了湖南林业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邦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学得国外林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本领,湖南林业坚持“人才先行”,累计派出李昌珠、陈永忠等40余名科技人员赴美、英、法、意等多个国家访学或进修,拓展了工作视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回国后的他们,致力实施项目成果的转化,直接带动湖南林业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近日,受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湖南7名从事湿地保护工作的同志将启程赴香港,进行为期5天的湿地保护管理系统学习。

林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不断加快。由湖南松本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氢化松香,曾多次被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氢化松香、冰片等松香系列产品远销日韩、美国、巴西。邵阳华立竹木公司、旺正新材料公司生产的竹筷走上亚非欧的家庭餐桌。据统计,近几年,湖南的竹筷出口货值保持了年均近30%的增幅,产品输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益阳、邵阳等地区,出口竹筷产业的发展使得竹农年人均增收超过1700元人民币。以“奇峰异水”著称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地,也成为世界各国游客的重要旅行目的地。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通过大胆走出去,湖南林业赢得了国际视野,开拓了国际空间,扩大了国际营销。在广袤蓝天下,湖南林业如雄鹰出击,振翅翱翔。

搭平台,构建合作共同体

为全力服务新形势下的林业发展大局,充分展示湖南的生态外交综合实力,湖南林业审时度势,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主动融入到开放、共享的绿色发展潮流中。

据统计,近年来湖南林业与芬兰、德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的林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比如,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共同成立“中意低碳技术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中加联合生物质能创新研究中心湖南分中心”。而合作交流成效最显著的,要算芬兰。

1995年,湖南省林业厅和芬兰与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正式开始合作。在中芬合作的20年里,先后召开15次合作会议,人员交流60多人次,实施项目10多个。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湖南制定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馆,引进了国际一流的苗木生产设备和湿地恢复、保护技术。2015年5月,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率团赴芬兰参加合作20周年纪念活动后感叹,中芬林业合作是如此之久、之深、之实,让人没有想到。

在民间交往方面,湖南林业与日本等国结下了深厚友谊。先后与日本滋贺县国际协会开展友协合作,申请了小渊基金“吉首市峒河生态造林示范工程”“常宁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开展合作造林。一抹绿色,一份情谊,项目林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湖南林业国际合作经历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单向引进向双边或多边合作、由注重行业内国际合作向融入国家外交战略的‘三大转变。今后,我们将在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林下经济、林权交易等新业态发展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湖南林业向更高目标迈进。”邓三龙指出。

相闭则各退,相通则共进。是的,在当前国际合作领域更广泛、生态外交地位更凸出的新形势下,湖南林业将砥砺奋进,乘风破浪,驶向更远的彼岸。

猜你喜欢

湖南林业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境内有几次重大转兵?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加强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