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2016-12-14朱玉梅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进

朱玉梅

【摘 要】大学英语作为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必须对口语教学做出相应的改进,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界定和特征,对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提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改进

一、应用型人才

人才主要分为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四种。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1世纪初期。从现代视角来看,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面以及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特征。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系统、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推动了国人的英语教育普及。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以中考、高考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的考取为目的以及围绕其而展开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很难摆脱以笔试过关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另外,受大班或者合班教学、课时有限和英语证书的考取等影响,大学英语还是偏重阅读和语法教学,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太少,效果不佳,他们毕业后还常常通过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此看来,当下的教学并没有实现既定目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亟须提高。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立足职场,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现代高等本科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学习是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次系统、全面的冲刺。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现有教学的不足,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语音知识和训练力争实用、基础和全面

语音知识方面,并非所有的语音基础知识都需要重新给学生讲解。教师在全面梳理时通过课内的互动环节发现学生没有掌握到位的语音基础知识,便及时给予恰当的纠正,并在课外进行记录、归纳,每一周或两周对归纳的内容再复习一次。这些内容可以是易混淆的音标、发音较难的单词,或是常见的连读、失音、浊化、弱读、重音、语调和节奏现象及话语感情色彩的表露等。

语音技能方面,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语音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做示范或直接播放相关的视频、录音资料,同时从教材或行业英语中挑选一定的词汇、句子和短文作为范例,要求学生不断模仿,直至可以独立发音或朗读为止;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时找出更多的范例拿到课堂上相互展示,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规范的语音、语调、节奏及情感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大量的实践,避免在真实的口语交际中因这些基础的语音知识问题受阻。

(二)提高将汉语迅速转化成英语的能力

调查发现,“不敢开口”的学生除了害怕犯错以外,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换言之,他们把汉语转化成英语的能力较差,即使能基本表达,也存在逻辑连贯性、内容一致性和敏捷反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为汉语向英语的转化提供奠基石和可能性,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沟通能力。

强化训练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讨论或辩论、角色扮演和组织模拟活动这三种方式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讨论或辩论要求学生用英语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内容不要求多少,观点不要求统一,有理有据即可。话题可以是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梳理,对某一生活现象的看法,或者对未来工作情境的构想等,重在实用、新奇和有趣。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根据设定的情景进行相关的角色演绎,重点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词汇、常用句型和文化知识等的运用,以及对问题的处理和应变的沟通能力的展现。情景可以是面试问答、餐饮服务和酒店预订等实用、逼真的内容。组织模拟活动的内容可以跟角色扮演的一致,但需要学生对整个扮演流程进行预想、设计、主持和评估,这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也能极大地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考虑到交际是属于双方或多方的参与,这三类活动主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同等能力水平、异等能力水平或同等与异等结合的能力水平的学生构成小组的方式进行。同时,教师必须做好前期指导、过程干预和后期评价。

总之,时代和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教师应当准确地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客观地认识当下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效果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全面理解、把握口语的两个层面,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拥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以及学院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条件的优化和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等,都能改善现有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时代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惠.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

[2]潘晨光,何强.人才培养体系:从“h”型到“H”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9(09):69-7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改进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