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省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2016-12-13苏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贵州资源

苏洁

摘  要:本文指出了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存在在问题;分析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及深度开发潜力,同时提出了贵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建议,以期为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264-01

一、贵州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自然生态的奇特性。贵州山川秀丽,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2.多种民族文化的原生性。贵州是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族群交汇处,也是汉族移民较多的地方。目前贵州省的总人口约为390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7.8%,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就有9个。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3.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特点鲜明。一是知名度高,震撼力强,“红色品牌”突出,有市场号召力;二是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便于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三是与贵州绿色生态、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分布相伴生,便于整合集中开发,建设成为复合型旅游产品;四是分布面广、带动性强,可以形成全面发展格局,扩大受益面;五是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具有特殊的市场宣传效果。

二、贵州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的开展必须和旅游资源开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同时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类型单一,旅游产品档次较低等,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产品开发类型单一。贵州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体验式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产品[1]。在已经开发的产品类型中,观光旅游和红色旅游是最传统的旅游产品。

2.资源开发跟风严重,重复建设。到目前为止,贵州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并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看到别人开展旅游业有钱可赚就紧跟其后也要搞旅游开发。很多地区在开发的时候专注于模仿,根本没有考虑怎样体现自己的特色。

3.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源破坏严重。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较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一是个别古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建筑的房屋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古城的特色;二是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三是乌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库湖淤积严重,库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四是万峰林奇景由于滥建房屋,使得原生景观受到破坏

三、贵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建议

1.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勇于创新、敢想敢为,狠抓落实、务求实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创新机制,创造条件,创新理念,利用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精心包装,广抛绣球、招商引资,借用外力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必须坚持注重对全省旅游资源的景观效果、历史价值、交通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结合,作出正确评价,短期抓重点开发,长期抓远景规划;必须将有限的资金和相关资源集中配置到资源禀赋好、开发潜力大的景区,以实现全省旅游资源开发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2.挖掘潜力,促进全省新老旅游产品的有机组合和深度开发。在实施贵州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加大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同时也要加快对我省原有的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使全省整体旅游产业逐步朝大规模、大格局方向发展,而个体旅游产品则朝更具体化、更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挖掘全省民族、民间工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商品品位,重点开发奇石、石雕工艺品、根雕、工艺盆景、漆器工艺品、草编工艺品、竹编工艺品、民族刺绣、织锦等旅游纪念品。

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保护力度。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贵州实际,其旅游资源开发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重点抓住开拓、规范、整治三个环节,努力构建和谐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景源的保护是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评价和衡量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好坏的标志。风景名胜的开发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在保护好景源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永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茂强,龚雅莉,杨龙,殷红梅.贵州省旅游资源独特性和共性聚类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贵州资源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资源回收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贵州教育出版社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