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和内心的完美呈现

2016-12-13夏权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浪漫亚历山大幻想

夏权

摘   要:亚历山大·佩特洛夫的动画作品形成了浓厚的浪漫写实派风格,与其他动画的写实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在他的动画剧情中,他经常描绘人物的内心情绪和梦境,虽带有强烈夸张和虚构,但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艺术加工后的真实。这种浪漫特质主要主要体现在表现精神世界和呈现内心世界两方面。

关键词:亚历山大·佩特洛夫;油彩动画;浪漫;幻想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103-01

亚历山大·佩特洛夫(Aleksandr Petrov)是一位俄罗斯动画导演,佩特洛夫用写实油画的表现方法,他绘制的动画片动作流畅,就像人类的皮肤那样光滑。1989年他完成了首部动画作品《母牛》,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提名。随后佩特洛夫在雅罗斯拉夫尔成立Panorama动画影片公司,并于1992年及1997年完成《狂人之梦》及《美人鱼》这两部作品,它们分别改编自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及斯拉夫神话。两部作品先后在多个世界级动画艺术节上获得大奖。亚历山大·佩特洛夫后来前往加拿大发展,1999年他将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经典小说《老人与海》改编成20分钟的短篇动画。这部作品展现了高度的技术层次,完全在玻璃上用油彩创作。《老人与海》受到世界各地高度的赞誉,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及安锡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短片奖,①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他的巅峰之作。亚历山大·佩特洛夫的作品展现出了独特的浪漫主义气息,其浪漫特质主要体现在表现精神世界和呈现内心世界两方面。

一、表现精神世界

“精神”,德语的Geist,是浪漫派常用的一个概念。从它的词源和基督教的传统而言,它是一个与“实体”、“物质”相对的神学、哲学概念。②佩特洛夫的动画作品注重精神,并且是探索物质表象之下的精神。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从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看出,在逼真写实的油彩表现之下,表现的是老人不屈不挠、身处逆境却从不气馁的精神,他独自驾船捕鱼,与大马林鱼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搏斗了几天几夜,最终战胜了它,但当他将鱼带回家时,由于在海中的归途漫漫,鱼只剩下了一堆骨架,他是胜利者吗?似乎不是,因为他一无所获。但从精神角度来讲,他的确是胜利者,他不屈从命运,顽强抗争,他在精神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强大。佩特洛夫的作品将这种精神用油彩动画的形式做了完美的诠释,片中的那绚烂的海天色彩,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无不强化了精神世界,除此之外,片中的配角如拳击手、斗牛士等都是这精神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那翱翔天际的雄鹰也成了精神世界的象征。佩特洛夫作品的浪漫呈现不仅依靠绝美的手绘景物,更重要的是其精神世界的构建。他的另一部作品《荒唐人的梦》表现出的精神世界则更加超现实,让观众沉浸其中,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其实那正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他的所见、所闻、所思以现实物象为载体,又加上了想象的翅膀,主人公在即将自杀那一刻,遇到了一个向他求救的小女孩,但他没有理会,之后他的思想中始终摆脱不了那女孩的身影,却使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他幻想自己死后去了另外一个星球,而且这个星球与地球有着一摸一样的东西,那里的人们裸露着身体,原始而美好,那里只有欢乐,没有悲伤,像是传说中的伊甸园。那古典油画般的唯美笔触描绘出了这一天堂般的景象,只是美好不长久,因为一个面具引发了灾难,伊甸园毁灭了,接着又看到了希望,期待重生。主人公在这里看到了真理,领悟了人生。这是一场荒唐人的梦吗?他是疯了吗?抑或是疯狂的是这世界?佩特洛夫以类似古典油画的手法,用晃动不安的影像和超越现实的场景向我们呈现了这个精神世界,最终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要向爱自己一样爱别人......这部作品故事剧本是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荒唐人的梦》改编,用动画方式来表现其实难度很大,但佩特洛夫却以高超的技巧,将它表现的如此诗意与浪漫,这是一种厚重的浪漫,也是富有哲理的浪漫!

二、呈现内心世界

亚历山大·佩特洛夫作品中经常出现幻境和幻象,其实那是夸张的人物内心世界,如今夸张的动画作品数不胜数,然而佩特洛夫作品中的夸张却带有史诗般的浪漫情怀,这样的夸张并不是单纯地引起视觉效应,而是加以诗意化的处理,因此有人称亚历山大·佩特洛夫为“动画诗人”。心理学告诉我们,当诗人进入创作状态时,由灵感激发形成的某种特别的“场”,就把本来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东西激活,种种散漫、神秘的形象以及飘忽的思绪、朦胧的印象、模糊的感觉,都浮露出来,它们形成一个“意识之流”,或静静流淌、或起伏奔涌。③如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喝完酒之后昏昏沉沉地望着平静的海面,幻想开始浮现:他变成了一只人鱼与马林鱼们欢畅同游,向着海平面光亮处游去,游出海面的一刹那场景又幻化成广阔天际,一群海豚在云朵中穿行。这些幻想其实表达就是老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不认为自己老而无用,面对质疑和嘲笑,他要独自出海捕鱼以证明自己是生活的强者,同时也表现出他面对困难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除了诗意化的处理之外,佩特洛夫作品多呈现的内心世界还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荒唐人的梦》中那些人们在虔诚地祭祀,神父宣讲教义,到最后遭人破坏至神坛崩塌,具有宗教宿命论的色彩。而另一部作品《春之觉醒》中少年情窦初开,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于是幻想的画面中呈现出了眉目调情的舞女,拉手起舞的人群,以及自己与心目中的“女神”一起荡秋千的情景。而最后当他见到自己日夜爱慕的女人的“真面目”时,痛苦、绝望……仿佛跌入地狱,现实切换到了幻象,画面出现了西方宗教中的地狱场景,他曾经为爱人写下的初恋情诗也随着燃烧的火牛一起幻灭,随后他大病一场,卧床不起,此刻又出现了新的幻境:他的头部在燃烧,他的身体置身于一艘小船,修女点着明灯为他祈祷、抚慰。最后,修女划船远去,他的过去也随之而去了。这些物象的呈现隐喻着少年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初恋是用来觉醒与成长的。

三、结语

亚历山大·佩特洛夫的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其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也与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一脉相承,善于表达精神和内心,因此作品内涵丰富。同时赋予其独特的浪漫主义气息,作品中的浪漫大气磅礴,物象光影逼真,是一种写实的浪漫,同时想象力十分丰富,又展现出诗人的情怀,我们在研究他的作品时,不应只限于对其作品的油彩表现技法,其作品中的浪漫特质也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科学研究项目“亚历山大·佩特洛夫动画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怀研究”(项目编号:2015xj44)。

注释:

①百度百科词条,亚历山大·佩特洛夫[ED/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ITJ-G1dxECZwyHZv7I2GGjxaaZUkMZvtPwoZ-kzvOTGS7fym_rCC7SDP8QD6hmJ0hH_iKSccD3gXf_gjZtDiK.

②③刘润芳,罗宜家.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德中浪漫诗歌的美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4,125.

参考文献:

[1]刘润芳,罗宜家.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德中浪漫诗歌的美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余为政.动画笔记[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

[3]董立荣.经典动画作品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浪漫亚历山大幻想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孩子与海豚
亚历山大 战无不胜的征服者
锁不住的幻想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然、抒情、诗意
慷慨的恶作剧
“浪漫”的人开着“倔强”的车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