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2016-12-13何佳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重构

何佳妍

摘   要:文学随着中国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艺术风格,文学思潮史的流变也在不断地前进。在反思和探讨的基础上,浅谈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叙述思维模式;注重文本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07-01

文学思潮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潮流。研究者们对此考察和分析,打破了狭隘的格局,扩大研究领域,进而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一、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看做的标准样式”。在现有的文学史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叙述模式其实是现当代中国文史叙述模式的变体,只是在一定的文学范畴内进行稍微的调整和上升,并没有产生本质的超越,这自然给文学思潮的拓展、改变和创新围上栅栏,有着“创作文本论”的痕迹,形成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固定文学史思维模式。

二、“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模式

所谓理论先行,即先有舆论倡导,后有创作①,即“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则认为文本形式是为思想主题服务,例如对鲁迅《祝福》先从祥林嫂的遭遇控诉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的中心思想再到阐明小说成熟的艺术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提出认识要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这固有的思维模式发挥着主要影响,忽视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对现有文学思潮史存在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批判

1.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发展并非完全地受社会背景决定社会理论的改变而改变,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理论潮流和创作潮流之间的相互力也不一定等同。另外,文学创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往往会会大于在理论所限定的框架。那么,这样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学作品本身丰富的艺术价值,对此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利于我们清理在学理重构文学思潮轮廓的“拦路虎”。

2.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建议:(1)依据具体文学作品,以创作思潮为中心。波斯彼里夫认为:“‘文学思潮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创作形态。”②因此在重构的过程中,将出发点放在文学实体上,破除作家对文本的约束力,注意在语言多义性中释放文本意义,打开文学研究的视野,更关注创作思潮;(2)分别对文学史大致的分类进行历史性论述,并且兼顾各种思潮。遵循时间线索是传统文学思潮史研究论述的特点,但这也存在着文学文本易受到社会史规训的缺点。故在研究中冲破时间为架构标准的界圈,通过分类,使文本的整体结构专题化,一定限度地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更为清楚地叙述,以防被社会化。还应同时兼顾各种思潮,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分类,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以及审美/感性文学思潮③,采用互见性的总体叙述对此相互补充、呼应,按照时间、空间线性呈现思潮流变,使在叙述文学思潮史时更富有张力;(3)打破一些现有惯用的各种文学史概念。现存的这些概念看似不偶然实则还是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如“伤痕文学”,作者们为倾诉“伤痕”注重精神层面而忽视了艺术手法,所谓“伤痕”也不一定伤痕,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不能对文学思潮史有效地叙述准确。打破现有的概念体系,改变进入文学思潮史的通道,才能产生崭新的认识,寻找到不一样的价值;(4)充分发挥文学体制和传媒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文学体制以及大众传媒等方式,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把握其演变的特征、逻辑和发展走向,从而更好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重构思潮史在学理上的必要性及其学术史意义:(1)冲破了固有思维的扰乱和已经设定的框架,避免了过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以文本为基础的重构,切实地在文学实体中分析挖掘创作思想的倾向,从而展现文学思潮史历史逻辑脉络;(2)实现文学思潮史的能动性、互动性、创作性等特性,更易于抓住其本身的性质。让文学创作思潮的作用和力量在构建中得以还原,对文学创作开放性体系的完善也有一定的帮助;(3)有利于作家脱下所属文学社团流派理论的“枷锁”, 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文学的动力,呈现文学的多样性,回归最原本的文学创作;(4)为打破小说、散文等各种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便,文体的分类不是完美的。有利于让人们全面认识文学问题的变化发展,使其结构化免去过多受到文体史的弊端。

随着经济硬实力的日益发展,也应在世界格局中提高文化软实力,全球一体化的总趋势既是一个发展的挑战又是一个进步的机遇。充分发挥文学创作思潮的作用是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要任务,打破过去种种局限,回归到文学思潮史的本位,遵循并充分展现文学流变的内在规律,从文本的角度去总结作者表达的思想,注重文学文本自身的价值,从而去探寻和摸索文学思潮史的倾向,让创作思潮与理论思潮更好地结合,通过文学作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

注释: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

②席扬.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5.

③张光芒,徐先智,陈进武.如何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猜你喜欢

重构
变革思维模式重构教育新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的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的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