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静脉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血供分析中的应用

2016-12-08徐晓燕马苏美赵威武

甘肃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血门静脉造影剂

徐晓燕 马苏美 赵威武

门静脉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血供分析中的应用

徐晓燕 马苏美 赵威武

目的:经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肝细胞肝癌血供情况,为临床制定诊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给予经皮门静脉穿刺灌注化疗术及微波消融术,术中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观察肝肿瘤造影剂灌注情况,全程录像,分析肿瘤血供特点。结果:门静脉穿刺注射造影剂后,27例患者肿瘤在门静脉期出现不同程度灌注增强,47例门静脉期无灌注增强,所有患者均有动脉期灌注增强;在造影剂抵达肿瘤周边肝实质后,门脉期内呈现高灌注增强,即门静脉供血丰富。结论:经皮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是观察肝细胞肝癌血供状况较为敏感的方法,尤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值得推广。

肝细胞肝癌;门静脉;超声造影;血供

超声造影在肝肿瘤的非手术介入微创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认可,尤其是在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对于肝肿瘤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皮穿刺门静脉声学造影是研究肝肿瘤门静脉血供及其方式的安全灵敏方法[2]。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门静脉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血供观察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其中,男性57例,女性17例,年龄在38~8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4±7.5)岁;病灶直径1.4~5.5cm,平均直径为(2.9±0.7)cm。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46例,B级28例,无恶液质、腹水。7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给予经皮门静脉穿刺灌注三联药物与微波消融治疗术,手术之前予CT、外周静脉血管超声造影以及甲胎蛋白检查,所有患者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诊断标准相符。向患者解释造影过程、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7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均选取彩色超声诊断仪(型号为:Philip iU22、GE LOGIQ E9)进行诊断,机械指数(MI)设置在0.05~0.07范围内,探头频率设置在2.0~5.0MHz范围内,同时对穿刺支架、引导线等超声引导装置予以相应的配置,选取Sono Vue造影剂。开始造影术之前,对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肝、肾功能进行常规检测。首先,给予患者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显像),了解肿块的基本情况,掌握患者肝状况,反复斟酌进针途径。门静脉穿刺操作完成之后,对化疗药物予以注射,再团注造影剂,最后对肝内肿瘤予以微波消融处理。手术过程中,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行血压、呼吸、心电图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实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超声引导择点定位、消毒、铺巾,对进针部位予以局部麻醉处理,选取2%利多卡因,在门静脉预定部位置入21G PTC针,抽吸见暗红色的静脉血液之后,采取团注法将0.6ml造影剂快速注入,同时启动造影程序,全程录像,时间控制在4~6min内,将周围肝实质作为对照,对病灶增强的时间、程度、方式、形态以及消退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7例患者门脉期有灌注,其中4例呈高增强,13例呈等增强,10例呈低增强;47例患者门脉期无灌注增强,其中24例动脉期呈高增强,16例呈等增强,7例呈低增强;所有患者在造影剂抵达肿瘤周边肝实质后,(2.60±0.38)秒呈现高灌注增强,即门静脉供血丰富。具体灌注特征、增强及消退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门静脉超声造影增强消退时间分析(s,±s)

表1 门静脉超声造影增强消退时间分析(s,±s)

灌注类别门静脉期有灌注门静脉期无灌注增强形态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例数4 13 10 24 16 7门脉期开始增强时间2.56±0.46 2.71±0.38 2.68±0.43 ---消退时间15.21±6.67 15.19±5.75 15.32±6.44 ---动脉期开始增强时间18.24±6.64 18.19±5.75 18.32±6.44 18.47±6.53 18.28±5.68 18.79±6.67消退时间33.15±12.57 32.24±11.45 33.38±13.19 33.31±12.68 32.58±11.64 33.42±13.23

3 讨论

超声造影是一种临床诊断技术,其具有无创性、精准性等多个优点,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3]。肝癌的血液供应,主要包括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肝动脉供血、门静脉供血、侧支血管供血,且门静脉供血主要在早期,肝动脉供血主要在进展期[4]。夏宇[5]等研究认为肝癌血供模式的多样性与肝癌病理学相一致。传统超声造影技术主要反映的肝肿瘤动脉血供特点,对于门静脉供血特点无法予以反映;而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可以反映出门静脉供血特点,即:门静脉-肝与肝肿瘤-下腔静脉-心脏-腹主动脉-肝动脉-肝与肝肿瘤,主要在于其在门静脉中直接灌注造影剂,对于区分肝癌血供特点具有一定优势,如果门静脉造影之后肿瘤立即灌注增强,提示供血中有门静脉参与,高、等、低增强表明为富血供或者乏血供状况出现[6];若门静脉期肿瘤无灌注,表明门静脉未参与肿瘤血供,为选择TACE或微波(射频)消融术提供依据;同时经门静脉造影为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提供了理论依据[7]。对比经门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肝癌时相与经肘正中静脉超声造影时相不同点在于,前者首先为门静脉期,然后为动脉期,最后为延迟期。

本研究中,2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别出现门静脉

富血供与门静脉乏血供状况,表明血液供应中有36.5%肝癌门静脉参与,为双重供血;4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门静脉期无灌注,动脉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灌注增强状况,代表肿块血液供应中门静脉未参与。

综上所述,门静脉穿刺超声造影观察肝细胞肝癌血供状况,能够将肝癌门静脉血供特点充分显示出来,为肝细胞肝癌血供提供精准信息,值得在介入治疗肝癌中推广应用。

[1]王坤坤,张峰,郑雅茹.超声造影量化分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残存血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11 (4):379-381.

[2]于晓玲,梁萍,董宝玮,等.白蛋白微气泡门静脉声学造影对肝癌血供的初步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8(4):203-205.

[3]周素芬,尹家保,杨浩,等.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性肝癌和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3(6):833-837.

[4]韩峰,邹如海,裴小青,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富血供转移性肝癌与肝细胞肝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10):2079-2082.

[5]夏宇,姜玉新,戴晴,等.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J].协和医学杂志,2014,5(1):46-49.

[6]吴秀栓,李建生,许戈良,等.超声造影对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1,17(4):261-264.

[7]孙厚坦,陈朝旻,杨峰,等.超声引导微波凝固结合门静脉灌注治疗肝癌[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3):268-269.

A

1004-2725(2016)11-0835-03

730000甘肃 兰州,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徐晓燕、马苏美);730070甘肃 兰州,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影像特诊科(徐晓燕、赵威武)

马苏美,E-mail:lzmsm6711@163.com

猜你喜欢

供血门静脉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辣语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