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图书馆学术空间的创建与打造*

2016-12-08毕洪秋

图书馆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馆员申报

王 政 毕洪秋

(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省级图书馆学术空间的创建与打造*

王 政 毕洪秋

(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从省级图书馆的职能定位、业务发展、队伍建设来看,省级图书馆创建学术空间是职能使然、业务发展使然、队伍建设使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科研管理机构是学术空间的基础,组织课题申报是打造学术空间的关键环节,进行学术考评是学术空间的制度保障,组织全员培训是学术空间的实现途径。

省级图书馆 学术空间 馆员科研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图书馆业务的不断丰富,飞快的事业发展态势已不允许图书馆再徘徊于毫无依据的决策或进行漫无目的的创新,以调研数据为基础、以科研论证为前提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创新实践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源泉。

图书馆学术空间是指与图书馆的科研组织工作、读者调研行为、馆员科研能力提升、学术氛围营造等有关的各类学术活动的总称。学术空间的创建不限于一个物理上的空间格局,它包括制度保障、组织架构、学术氛围等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切途径。由于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职能与服务对象不同,所以谈及图书馆的学术空间创建问题,首先需要确定研究视角。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有限的业务范围与馆员数量,无需面临科研问题,更多的是探索如果做好读者服务。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省级图书馆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1 创建图书馆学术空间的必要性

1.1职能使然

省级图书馆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在职能上不同于其他类型和级别的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县级公共图书馆),除了要提供基本的图书馆阵地服务外,还具有研究并指导本地区图书馆业务工作开展和引领当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对于省级图书馆来说,无论是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还是本馆的战略规划,都需要有力的决策抓手和科学的参考依据。组织科研工作、提升科研能力、营造科研氛围、以科研推动事业发展,是当前省级图书馆亟需启动的一项工作。

1.2业务发展使然

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面对社会各界开放,服务的目的在于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消除信息鸿沟,在注重服务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学术性的构建[1]。然而,目前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新的发展态势下往往缺乏对自身社会职能、角色定位、基本发展方向等问题的深入探讨。省级图书馆是否承担学术研究职能、如何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等问题更需要实际工作的推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迈出的任何一步都要有科学的论证,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打磨。创建图书馆学术空间有利于对业务工作的引导与服务创新。学术空间思维将影响图书馆的发展轨迹,以学术团队为决策咨询支撑无疑是为图书馆业务工作发展找到了强有力的后盾。

1.3队伍建设使然

创建图书馆学术空间有利于馆员队伍的培养和馆员素质的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读者,不断拓展的服务领域和不断延伸的服务内容使得省级图书馆疲于“应付”各类任务,而忽略了馆员队伍的培养。创建学术空间就是在馆内营造学术氛围,激励馆员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工作,以科研的精神提升自我。

2 建立科研管理机构是学术空间的基础

2.1科研管理机构的职能

省级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和职称结构比例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人员数量基数,极有必要建立本馆的科研管理机构。科研管理机构的职能包括:审议图书馆学术研究方向与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设立馆内科研课题项目,并监督课题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审议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申报项目;评价、鉴定科研成果;考核、审定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为馆内决策、业务工作实践提供学术咨询;为馆员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辅导与咨询。科研管理机构的建立能够弥补省级图书馆工作脱离学术性的不足,有助于凝聚本馆的学术动力,激发馆员的科研热情,营造全馆学术氛围。

2.2科研管理机构的组建

由于受到机构编制数量与科研管理人员能力的限制,省级图书馆基本上不具备单独设立科研管理机构的条件和能力。鉴于此,省级图书馆可以采取项目组的形式建立科研管理机构。科研管理人员可从馆内各部室抽取,由具有一定学术成就、获得较高级别科研项目或具有突出学术贡献的馆员来担任,科研管理机构按照组织章程进行人员管理。例如,黑龙江省图书馆于2012年成立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下设主任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学术秘书1人,秘书处设在图书馆业务办公室。作为图书馆学术评议、课题审议机构,学术委员会为图书馆提供业务发展决策咨询,为馆员提供学术与业务研究的相关咨询,以提升全馆业务与学术水平为宗旨。

2.2科研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

图书馆科研管理机构可以以学术委员会的形式存在,学术委员会应按照《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章程》,根据馆内业务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馆员培训方案,推进课题申报进程,探讨业务工作的合理性,考核馆员科研成果,向馆员推荐优秀科研成果,收集、整理并向馆员推送学术信息。

搭建图书馆学术人才梯队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实施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结合本馆在国内外或省内外同类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明显专业优势的研究方向分设若干专业梯队,本着以科研促进基础业务工作发展的原则,由创新能力强、学术交流活跃的人员担任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和梯队人员,从而形成产学研结合紧密、学术气氛浓厚的图书馆人才队伍。例如,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刘炜副馆长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纷纷申报并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带动本馆科研团队发展。

同时,科研管理机构还要注重青年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经常组织馆员学术活动等,调动馆员积极性,增强图书馆的学术凝聚力,营造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上海图书馆泛技术合作社团(简称为“泛团”)就是一个聚集富有才气和热情的年轻馆员团体,采取跨部门合作的形式,组织年轻馆员参与社团活动,并形成“头脑风暴”,推动服务创新。图书馆业内第一份年度阅读白皮书《上海市公共图书馆2012阅读报告》和广获读者好评的个性化年度阅读账单等创新型数据服务就出自“泛团”之手[2]。

3 组织课题申报是打造学术空间的关键环节

图书馆学术空间的一项重要支撑部分就是通过课题的申报提升馆员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省级图书馆由于学术资源匮乏,课题申报渠道狭窄,在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中缺乏优势,处于学术领域的边缘。从近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科的获批结果(见下页表1)来看,公共图书馆(含国家图书馆)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仅有28项,其中国家图书馆占大多数,省级图书馆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仅有13项,充分表明了省级图书馆在科研上的劣势与缺陷。

省级图书馆要想突破科研“藩篱”、打破学术“僵局”、获得业界认可,就必须要从课题组织申报上下工夫。首先,要积极联络本地区科研管理机构,如积极与本省社科规划办公室、文化厅等科研管理机构对接,获取各级课题申报信息,并争取列入本省的科研单位行列,为课题申报搭建良好的信息渠道与沟通平台。其次,要有序推进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的申报,包括制定课题申报时间推进表、组织课题申报培训、邀请专家审阅申报材料、反复精细雕琢申报表格,以形成良好的申报秩序与环境。再次,要注重培养馆员的课题申报意识与能力,如通过设立馆级课题、积极组织馆员参与较低类别课题的方式逐渐锻炼馆员的课题申报技能。

黑龙江省图书馆在科研管理机构组织下的课题申报工作充分体现了“组织”特色和优势。学术委员会一方面从内容上按步骤推进课题申报工作,包括组织培训、审议选题、论证申报材料、与省级科研管理机构沟通、向馆员反馈修改意见、填报电子材料;另一方面,规范申报材料的格式,单位统一打印装订,达到形式上的统一。经过几年的努力打造,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学术委员会的组织与推动下,连续3年成功获批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2项艺术学项目),3项文化部项目和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业务工作与馆员自身能力均得到良好发展与提升。

表1 省级图书馆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计[3]

4 进行学术考评是学术空间的制度保障

为确保图书馆学术空间的正常运转、持续发展,真正发挥实效,激发馆员的科研潜能与参与学术活动的热情,省级图书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精细化的学术考评制度作为保障,激励馆员参与科研,锻造馆员学术性思维。

4.1积分制考核办法

学术考评制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奖励制度,而是以积分制的方式进行馆员科研成果考评。学术考评制度经过反复的修订、实践的检验,各项考评内容被赋予不同的分值和分配权重,有利于对科研劳动量的认定和科研成果的评价。图书馆可以按年度进行学术考评及奖励,学术考评结果也应逐渐被纳入到职称评定体系内,以体现馆员学术研究能力与活跃度。例如,《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研究考评奖励办法》中明确了馆员本年度内发表的论文按期刊级别给予计分,在一类期刊发表的计100分,在二类期刊发表的计50分,在三类期刊发表的计25分;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评奖、省部级科研成果评奖、省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及省图书馆学会科研成果评奖(按照颁奖单位级别)等级证书的人员,按照获奖级别给予不同分值,并且分值按作者人数参照比例分配[4]。

4.2基础分值的确立

根据职称制定不同的基础科研任务(见表2)。每个职称级别对应着不同的学术考核标准,馆员只有在达到基础科研任务分值基础上,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变以往评为高级职称的馆员不再参与科研、不积极思考工作的局面,调动全员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表2 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学术研究任务量

基础分值的设定是根据馆员的基本研究任务而定的。例如,参加本年度所有的全馆培训即可获得30分,那么对于助理馆员的要求就是要完成所有的培训任务;提交1篇工作方案或调研报告即可获得20分,那么对于馆员的要求就是除参加所有全馆培训外,每年度至少要提交1篇工作方案或调研报告;撰写1篇专业期刊论文并发表即可获得25分,那么对于副研究馆员的要求就是除参加所有全馆培训外,每年度至少撰写并发表1篇专业期刊论文;撰写1篇核心专业期刊论文并发表即可获得50分,那么对于研究馆员的要求就是除参加所有全馆培训外,每年度至少撰写并发表1篇核心专业期刊论文,或提交2篇工作方案或调研报告。

4.3考评项目的扩展

学术考评的认定范围打破以往只考核科研成果的局限,涵盖了科研成果、评奖立项、学术活动、全员培训、团队项目等内容,从而鼓励馆员全方位发展。例如,《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研究考评奖励办法》中规定,国家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调研报告、决策参考、工作方案,经审定与评审通过,每篇计20分;在各级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发言或受各级培训组织邀请做专业培训授课,按认定级别分别给予相应分值[4]。

5 全员培训是学术空间的实现途径

5.1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中提出的“县级以上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5]要求,各级图书馆均应加大对馆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全员培训有助于逐步提高全体馆员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水平,更新馆员图书馆学知识结构,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充分发挥省级图书馆的学术空间作用,是完成馆员培训要求和提升馆员科研能力的最佳实现途径。

5.2分级培训

作为省级图书馆,全员培训应包含4个层次:由图书馆组织的馆内培训、由省图书馆学会组织的专业培训、由馆内各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馆员自我培训。在这4个培训层次上,省级图书馆应发挥不同的作用,即馆内培训的策划组织、学会培训的业务辅导、部室培训的硬性要求、个人培训的积极引导。而在培训形式上,则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方式和组织形式。例如,邀请业界专家讲授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相关事宜、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写作、阅读推广工作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内容;通过学术空间凝聚全馆科研力量,形成本馆专业师资队伍,讲授公共图书馆基本原理、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与阅读促进、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等业务课程;结合业务工作需要,搭建外派交流学习平台,选派馆员到国内先进图书馆长期深造;针对新入馆馆员开展入馆及上岗培训,使新入馆馆员能够尽快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完善馆员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与水平。

6 结 语

作为省级图书馆,自身科研工作良好发展是努力的方向,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业务辅导职能,整合全省各级图书馆的科研力量,营造学术研究带动业务发展的氛围,引领全省图书馆科研工作的发展。我们的学术工作仍需不断的探索和推进。

[1]洪秋兰, 柯 平, 弓 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定位和发展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7):21-25.

[2]一颗“饭团”的创意黏性——上海图书馆泛技术合作社团引导服务创新[EB/OL]. [2016-05-28].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b04e3970102ehgc.html.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EB/OL]. [2016-05-28].http:// www.npopss-cn.gov.cn/GB/219471/219480/index.html.

[4]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图字〔2015〕19号文件:关于下发《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研究考评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

[5]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EB/OL]. [2016-05-28]. http://www.cacanet.cn/detail_politrid.aspx? wenyiid=252295.

王 政 女,1983年生,硕士,黑龙江省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

毕洪秋 女,1965年生,黑龙江省图书馆副馆长,兼任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馆员。

Research on Creating the Academic Space in the Provincial Library

It's significant and inevitable to creat the academic space in the provincial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function orientation,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eam developmet.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cademic space. Organizing research projects declaration is the key link of creating the academic space. Academic appraisal is the system guarantee of the academic space. Organizing staff training is the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the academic space.

Provincial library; Academic space; Librarian scientific research

G258.6

A

*本文系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转型期省级图书馆在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职能拓展”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6-05-30]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馆员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