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课堂的“三个一”

2016-12-06张云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个一毛主席心理

张云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学生,以学定教,学生才能真正和谐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走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堂,试图践行“生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案例一】一张课前预习作业单

1.出示预习作业单。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摘录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预习情况汇总(全班人数为30人)。

(1)不理解的词语摘录最多的三个为:勋鉴、志司、踌躇。

(2)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最多的三个为:

①“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23人)

②毛主席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去朝鲜战场?(20人)

③毛主席为什么决定把自己的儿子葬在朝鲜?(15人)

(3)写课文主要内容的作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大部分同学写得不够完整,不够简洁。

【评析】于学生认知起点处“着手”。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学生的认知是零起点的,因此在上课时教学的着力点过分均匀,有时完全按照教师的“一厢情愿”开展教学。郭思乐教授指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上述预习单的功用在于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让教师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这样,教师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有效的教学,可以在学生的疑惑处认真着力。基于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教师把学生的疑惑和认知需求作为教学环节构建的主要依据,在课堂中逐个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案例二】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环节

初读感知环节: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照预习作业单,每个同学都在小组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2.教师重点巡视一个组,指导学生说好文章主要内容。

3.指名其他组汇报,然后请教师指导过的这一组汇报或评价。教师总结方法:利用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评析】于学生经验融合处“下手”。生本课堂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其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为突破“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采用个别指导一组,以一组带全班的形式进行。在交流过程中,让小组间的思想相互碰撞,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目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成为一个真正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便适时点拨,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此时教师又变成一个帮助者。教师的“下手”恰到好处,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链接,进行了无缝的融合。

【案例三】一次语言习得式课堂练笔

1.出示本节课研读的部分重点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毛主席的内心,人物心理描写正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接下来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人物心理的。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2.梳理写法:言行神情、内心独白。

3.练笔移情,内化语言。

师:在毛出席作出批示的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作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夜,毛主席肯定又经历了心理的煎熬。

那一夜,毛主席

第二天,人们发现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提示: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或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活动。)

【评析】于学生能力提升处“放手”。此处的“放手”,是给予学生自主提升的空间。本课的教学围绕研读人物心理展开,学生在感受人物的言行神情及内心独白中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这个环节的设计先是指向课文的语言现象,让学生在语言特点处停留,而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整体迁移。学生再次沉入课中,抓住那个作出艰难抉择的夜晚毛主席的言行神情和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将一位父亲与一位主席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了情感,滋生了语感,习得了语言。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00)

猜你喜欢

三个一毛主席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引领导向 靠制度建设做到“三个一”
“三个一”“民情日记”大走访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
我们紧跟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