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综合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临床研究

2016-12-06俞学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者核苷类似物

俞学明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云南 泸西652400)

✿其他论著交流✿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综合管理对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临床研究

俞学明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云南 泸西652400)

目的 观察临床使用的四种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替比夫定,对HBV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HBV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了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剩余30例患者未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HBV DN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比对后,研究组患者使用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的ALT、ALB、CHE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ST、TBLE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的ALT、ALB、CHE、AST、TBLE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苷(酸)类似物对值治疗慢性HBV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通过抑制HBV DNA的复制,可以改善肝功能,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转归,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核苷(酸类)药物;HBV;乙型肝炎病毒;转归

HBV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不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压力,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我国是乙肝大国,早在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中[2],我国已经感染的慢性HBV患者达到9300万人,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迫切的需要临床研发出相关的治疗药物,控制病情的蔓延,减少患者的压力与痛苦。目前临床上常用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α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两类,其中核苷酸类药物更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里程碑[3]。本次通过对6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随访,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评价核苷酸类药物对慢性HBV转归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慢性HBV感染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标记为研究组,30例患者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标记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治疗前检查HBsAg阳性≥12个月,HBV DAN≥500IU/mL。排除标准:甲、丙和戊肝肝炎病毒感染;遗传代谢性、自身免疫性、心源性和药物性因素导致的肝硬化;肝癌患者;HIV感染患者;肾炎或肾功能不全者;肝移植术厚肝硬化患者。

1.2 研究方法

告知患者实际情况后,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选择下列四种药物中的任意一种: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mg/d;恩替卡韦0.5mg/d;替比夫定600mg/d。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三个月后,分别记录上述指标。

1.3 观察指标

三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患者前后的ALT、ALB、CHE、AST、TBLE的水平变化,以及是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及腹水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检查的ALT、ALB、CHE、AST、TBLE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经过三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使用了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后的ALT、ALB、CHE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ST、TBLE无明显变化。

对照组患者的ALT、ALB、CHE、AST、TBLE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情况

2.2 两组患者中,通过胃镜与门脉CT检查均出现并发症,研究组患者中出现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腹水,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8例腹水,1例干性脑病,2例肝癌,2例肝肾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43.3%。两组患者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论

HBV的变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的DNA病毒,主要是因为HBV具有很高的复制率,它存在于RNA中间体到DNA负链的逆转录过程中,而这个过车所需要的HBV聚合酶会缺少校正活性,无法去除掺入进的碱基[4-5]。当人体感染HBV后,HBV会侵入干细胞,在肝细胞的内部存留,并且进行复制,所以慢性乙肝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表现。而HBV复制的看抗原会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肝炎的症状[5-6]。在慢性HBV的感染过程中人的机体需要反复的将乙肝病毒进行清除,这个过程需要很多年甚至是终身。慢性乙肝患者因免疫功能降低,无法将病毒彻底的进行清除,而病毒长期的存在体内,会反复的侵蚀肝组织,使肝脏发生不同程度上的肝纤维化病变,而肝纤维化病变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形成假小叶,最终导致肝硬化[6-7]。因HBV的复制,使病毒很难清除,患者需要多次治疗,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HBV已达成共识,就是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对肝脏的损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我国治疗HBV的核苷酸类药物主要有四种,分别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以及替比夫定[8]。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后,ALT、ALB、CHE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抗药物对改善ALT、ALB、CHE水平是有效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病情恶化带来的并发症,对控制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作用,适用于大部分的慢性HBV患者,特殊人群还需要进步一的研究。慢性HBV感染患者因长期受疾病的困扰,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影响着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保护肝脏和消除病毒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全方位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此外,HBV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所以患者在出院后的时间例,医护人员也应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随访,询问使用药物的情况和身体状况等,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转归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吴元凯,陈淑如,林国莉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HBV感染者至HBVDNA阴转后ALT异常的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4):525-532.

[2] 王怡,杨丽,徐菲莉等.未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变异及特点 [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 637-640.

[3] 毛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思考[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4):289-292.

[4] 杨晨辰,黄睿,刘勇等.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及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因子水平特点[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2):191-197.

[5] 杨丽敏,王玉华,彭勋等.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与基因分型测序的相关性研究 [J].疑难病杂志,2011,10(7): 498-500.

[6] 李晓光,胥婕,刘宝明等.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变异、基因型和血清型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18(2):92-95.

[7] 焦秀娟,孙谢文,李彤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突变序列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8(4):252-254.

[8] 聂青和.转氨酶正常或低于正常值2倍以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问题[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4):293-295.

[9] 潘洪洋,杨方,张明香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聚合酶区基因变异的影响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 43-45.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者核苷类似物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SilentEpidemic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金蝉花中5种核苷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贝母中3种核苷类成分
维生素D类似物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