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

2016-12-06马晏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急性期中风常规

马晏灿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 普洱665000)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

马晏灿

(云南省普洱市中医医院,云南 普洱665000)

目的 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常规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常规组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风急性期;护理效果

中风被人们称为脑卒中,是脑部发生缺血或出血后引起疾病,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发生缺失的脑血管疾病,患病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在患病后,患者会出现口歪眼斜、失语、共计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1]。在接受治疗后,会产生偏瘫、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进而使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而且遗留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影响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本文收集在我科接受治疗的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男患者31例,女患者25例,年龄在51-82岁,平均年龄在(63.8±7.4)岁,常规组56例,那患者33例,女患者23例,年龄在48-8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4±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有关中风的诊断标准,经头部CT或MIR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排除脑萎缩患者、老年性痴呆患者、昏迷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频繁心绞痛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脑干出血患者、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脑血管瘤破裂出血患者及溶栓治疗的患者。

1.3 方 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护理中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饮食管理,同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功能位的保持。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功能位良好,上肢不要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内翻的状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床垫,为防止足下垂,用“丁”字鞋固定足位。②为患者变换体位。患者入院后,不能自行翻身,护理人员要每2h为患者翻一次身,翻身时注意体位,可以是健康一侧在下方,患病一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或者是半侧卧位。③中医护理。若患者是脑梗塞,就在3d后,若患者是脑出血,就在7d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对患者的肢体穴位按摩或让患者的肢体被动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30min,1d2次。若患者发生瘫痪,在护理前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患病的一侧,虎口与患者的虎口交叉,用拇指的指腹按压患者的合谷穴,用食指或中指按压患者的内关穴,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患者的曲池穴,食指或中指按压少海穴。在托住患者肘关节的同时,用双手将患者的上肢托起,用指压各个穴位,在肱骨外旋的情况下,依次使肩关节做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

肘关节进行屈伸动作;前臂做前后旋,腕关节做背伸、腕屈、内外旋,指关节做屈伸、内收、外展、拔伸等动作。每个动作每次做50-100次。若患者下肢瘫痪,患者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分别对患者的瘫痪双膝眼穴按压,另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对照海穴按压,拇指按压昆仑穴,虎口过患者的跟腱,用双手抬起患者瘫痪的下肢,让髋关节做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的动作,次数为50-100次。指压内外膝眼的手改握患者的小腿,同时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承山穴,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按压涌泉穴。双手用力使患者的下肢屈膝、屈髋50-100次,两只手按压的穴位不变,让患者的踝关节做背屈、跖屈、左右旋转等。如果护理人员手小或力量小,可以先让患者活动,然后在做穴位按摩。④在对患者进行活动、按摩时,要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1.4 观察指标

采用盲选方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4周后,对患者进行CNS和BI评分,护理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未发生并发症;满意:患者稍微恢复,轻微并发症,在处理后恢复正常;不满意:患者未恢复,或病情加重三个级别。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CNS和BI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证明护理效果是有效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CNS和BI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NS和BI评分比较(±s)

组别观察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n)56 56 CNS评分13.99±2.74 10.86±3.11 5.651 0.000 BI评分66.57±20.12 49.54±15.31 5.04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疾病中,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一种疾病,在患病后,患者常常会发生偏瘫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3]。在中医理论中,中医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影响。在中风急性发作期,及时早期的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对于中风后患者的康复,在理论上认为在中风后,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发生了重组,或者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当条件适宜时,一些神经元能够再生[5]。因此,采用康复治疗方式,能够在正常运动功能模式的影响下,促进患者肢体正常功能的形成,达到运动功能最大限度恢复的目的[6]。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导致中风发生的因素是淤血导致的,因此在治疗后的护理上通常采取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化瘀能够通络,通络后对化瘀产生作用[7]。本研究收集我科治疗的患者112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显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式患者的CNS和BI评分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护理效果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式的有效率91.1%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76.7%,与常规护理方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综合康复护理中适合穴位按摩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

络,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为患者按摩、活动肢体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病情的焦虑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刘静,田兵兵.康复在中风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149,1151.

[2] 张曼.浅述脑中风患者分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心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6):158-159.

[3] 张建美,王晓玲,李鹏等.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218.

[4] 秦永丽.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32(1):75.

[5] 宋欣.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应[J].河北中医,2012,34(5):762-763.

[6] 卢国连.中风后遗症恢复期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04.

[7] 高园园.脑卒中患者的程序化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 (11):2328-2329.

猜你喜欢

急性期中风常规
常规之外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别受限于常规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