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研究

2016-12-06孙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我院

孙亮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中心卫生院,江苏 常州213245)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高血压患者临床用药依从性研究

孙亮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中心卫生院,江苏 常州213245)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进行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6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对研究对象影响临床依从性各个因素予以临床统计与分析;第二阶段所有研究对象予以健康教育宣传及用药指导,最终对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第一阶段依从率为36.8%,经济收入少、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而与性别的构成无相关性。第二阶段的临床用药依从性及疗效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用药依从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临床用药;依从性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血压过高疾病,其会引发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多种疾病。高血压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患者会伴有脑、血管、心脏及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1]。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至今仍没有可以根治的方法,多采用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临床上普遍认为用药依从性高是高血压控制良好的重要因素,因此我院选取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证实临床用药依从性的重要价值。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1年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资料如下:男37例,女31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5.2±5.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18例,中等学历24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6例;其中农村患者32例,城镇患者3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的整个过程,并自愿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第一阶段方法 运用多种调查方法结合到一起,并对临床用药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如下:(1)对患者血尿中的药物含量与代谢物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对药物与代谢含量情况的分析,按照医生要求予以用药。患者最佳药物检测时间为上次用药与下次用药中间时段,可以充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2)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直接调查,运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等进行全面的调查。(3)若是条件允许,可以运用电子仪器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从而对其用药依从性予以分析。(4)在多种方法的结合下,在药物开出服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统计与分析[2]。

1.2.2 第二阶段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予以用药指导,具体如下:①明确用药的目的:长期服药没有明显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应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不及时用药的后果,使之明确服用药物的目的,进而提高用药依从性;②正确服用药物:根据药物的不同类型指导患者正确服药;③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叮嘱患者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压水平,若出现血压增高,则应立即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增减或更换药物。④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材料、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患者交流、互动活动等多种方式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发展过程、并发症、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宣教。增加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的认知,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注意宣教过程中的服务态度,应以热情的态度、耐心讲解,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经历使用适当的语言,在确保提升其疾病认知度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为进一步管理和治疗奠定基础[3]。

1.3 评价标准

将临床用药治疗依从性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具体如下①优:按时用药、定时监测血压,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90mmHg和舒张压85~60mmHg之

间;②良:患者基本按时用药,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140~150mmHg和舒张压90~60mmHg之间;③差:偶尔按时用药,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①和②结合起来为治疗依从性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项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或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第一阶段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评估显示,服药依从性优11例,良14例,差43例,依从率为36.8%,对影响因素分析如下:经济收入少、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与性别的构成无相关性。具体如表1。

2.2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采用健康教育予以指导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优24例,良15例,差29例,依从率为57.4%,明显优于第一阶段(P<0.05),具体比较如表2。

2.3 疗效比较表

最后我院为了证实临床用药依从性对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影响,对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疗效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分为完全有效、基本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完全有效25例,基本有效22例,无效21例,有效率为69.1%,而第二个阶段完全有效36例,基本有效1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80.9%,两个阶段进行比较,第二阶段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与影响因素比较表

表2 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3 讨论

服药依从性通常是指患者的服药行为和临床医嘱相符合的程度。而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进行控制的疾病,若服药依从性差不仅会影响转归与疗效,而且会加重病情的发展[4]。同时依从性也是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据相关报道显示[5],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基础便是依从性,患者若不依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性,轻者会延误病情,最终导致治疗或是预防的失败,而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通过对我院近1年68例进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分析出患者的依从率仅为36.8%,影响因素与经济收入少、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相关,而与性别的构成无相关性.充分说明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众多,且此时依从性较低。通过第二阶段说明健康教育在其应用中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对高血压掌握程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依从性。最后对两个阶段的疗效予以了统计,旨在进一步证实依从性提高的重要性,这也是我院的创新之处。

综上所述,临床用药依从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许好良.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191-191,192.

[2] 宋申亮.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12):58-60.

[3] 周菊花.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08):261-261.

[4] 顾红美.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02):122-123.

[5] 程本坤,洪琼君,李丽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5 29(07):523-524.

孙亮,1987年生,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科诊疗。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我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服药先分阴阳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