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

2016-12-06姚人银杨锦妹梁翠丽梁振月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嘱循证经皮

姚人银 杨锦妹 梁翠丽梁振月梁 婷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第十临床教学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论著/护理✿

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

姚人银 杨锦妹 梁翠丽梁振月梁 婷

(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第十临床教学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医嘱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PIC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循证护理;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医嘱依从性;生存质量

冠心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为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且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保证治疗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冠心病PCI术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60.11±3.74)岁;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60.38± 4.01)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1],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禁忌症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上述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择期接受PCI术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入院指导、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口头健康教育、注意事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实施循证护理的医务人员均接受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及护理技术培训,让其充分意识到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具体循证护理内容为:(1)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接受过相关教育培训的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基本资料对其一般情况、生存质量及医嘱依从性进行评估,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来确定相关护理问题,并寻求问题原因。(2)搜索查证、分析评价。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对相关护理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及资料查阅,用科学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实施综合性评价。(3)理论指导实践。对上述护理问题寻求循证支持,得到相关循证支持后进行实践指导并考察,将患者个体需求及临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实施;随后由相关人员对其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合格后由医务人员验证并在相应栏中画“√”;未达到预期目标者需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完成目标。

1.3 观察指标

(1)医嘱依从性[2]。患者能够完全按照医嘱接受PCI术治疗,且在治疗及住院期间能够按照医务人员要求积极配合,可视为完全依从;患者能按照医嘱接受PCI治疗,住院及治疗期间可以做到部分配合,可视为部分依从;患者遵医嘱接受治疗及护理的配合性较差,可视为不依从。(2)生活质量评分[3]。根据慢性疾病生存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共18个健康领域,42条问题,每个问题根据其健康状况由好至坏记为5分、4分、3分、2

分、1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均数(±s)、百分比(%)表示,且分别用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37)对照组(n=37)心理维度99.02±7.53*78.41±6.69生理维度95.38±7.82*78.33±7.52社会适应性维度96.24±6.81*79.15±7.1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的关注。冠心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迁延至颈、颌、后背及手部,部分患者还伴有眩晕、气促、寒战、出汗、恶心等临床症状,严重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现阶段临床常给予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主要指的就是经皮穿刺技术将球囊导管及其他相关器械送入,将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解除、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一项技术,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形势下,循证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临床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循证医学是一门严格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形式,任何医疗卫生方案及决策均应客观遵守科学研究证据是其核心思想,根据临床研究产生的最佳医学证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及干预措施,最后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8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24%;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维度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循证护理是遵循医学思想而出现的一种全新护理管理模式,将可信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原因,搜寻证据来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并对护理实践进行评价,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价值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扩大其应用范围。

[1] 李晓露.电话回访在提高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300-301.

[2] 王晓娟,王新丽,白玲,等.延续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评[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3):281-283.

[3] 邵秋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J].交通医学,2015,29(4):418-421.

[4] 汪志青.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1-3.

猜你喜欢

医嘱循证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