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效果观察

2016-12-06杨哲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脉心衰心功能

杨哲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221143)

✿论著/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效果观察

杨哲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221143)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以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心竭宁方(黄芪、党参、葶苈子、丹参等)汤剂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三组疗效、心功能、血流变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1组、2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升治疗疗效,改善心功能、血流变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老年冠心病心衰;治疗效果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不良并发症。所以对于治疗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应从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衰方面着手,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1]。中药中生脉注射液具有保护缺心肌细胞的功能,应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现就西医治疗冠心病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应用生脉注射液和心竭宁方汤剂)治疗冠心病两种方式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人,其中观察组1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7.9)岁;观察组2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8.3)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0±7.5)岁;所有患者中心功能2级36例,3级31例,4级2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发展、病程等)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实验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在59-85之间;心功能分级为2到4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排除严重肝、肾脏、神经等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以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2]。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心竭宁方(黄芪、党参、葶苈子、丹参等)汤剂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10天,观察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心功能、血流变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到2级以上;有效:症状好转,心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变,心功能无改善。治愈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1组治疗后显效的有18例,有效的有9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2显效的有15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11例,无效的有10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超声检查的变化

治疗前三组的超声检查结果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的个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且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三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液的粘度比较

观察组1与观察组2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各指标相比,明显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声检查指标对比(±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声检查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组别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例数(n)30 30 30每搏输出量70.82±3.24*70.45±4.15#56.21±7.35心输出量效5.42±0.24*5.37±0.27#4.46±0.21射血分数56.95±2.21*53.65±2.14#49.27±2.37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观察组1(n=30)观察组2(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细胞比容(%)44.21±3.35☆35.71±3.31◇46.21±3.24 36.43±3.46△46.53±3.37 42.29±3.25全血粘度5.21±1.33☆3.72±1.11◇5.34±1.27 3.43±1.46△5.41±1.34 5.19±1.22血小板粘附率68.23±8.34☆55.71±6.35◇66.21±8.24 53.43±5.45△68.56±3.32 60.24±3.13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1组有效率为90%,观察组2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三组的超声检查结果无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且血液的粘度比较优于对照组的患者。

冠心病发病原理为心脏的病变或者其他脏器的病变累及心脏使心脏长期供血不足,心细胞缺血缺氧引发的代谢功能紊乱[3]。在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情况下进一步影响心脏血液的灌注,使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心衰加重。传统的西医治疗心衰是应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而观察组1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生脉是由人参、五味子、麦冬制成,可有效的改善左室收缩和心脏的供血功能,降低粘度的功能,对心肺脑均有保护作用。观察组2服用的心竭宁方(黄芪、党参、葶苈子、丹参等)汤剂,具有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中黄芪元阳,补气升阳的作用,丹参可活血化瘀,通畅血脉。诸类中药同用,可更大功效的发挥作用,起到补阳益气的功效[4]。

冠心病作为老年人的多发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因此治疗冠心病可不容缓,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增加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孙影,刘淑荣,张晓华等.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1237-1238.

[2] 王慧丽,顾慧.补肾通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56例[J].吉林中医药,2003,23(5):15-15.

[3] 洪长星,殷晓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09,30(7):756-758.

[4] 刘东敏,赵明君.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心衰34例[J].陕西中医,2011,32(9):1190-1192.

猜你喜欢

生脉心衰心功能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夏天补点生脉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