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探究

2016-12-06张启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4期
关键词:阿托类药物心肌梗死

张启润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671000)

✿论著/冠心病✿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探究

张启润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671000)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我院接收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空腹血糖、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心脏内皮功能给予测定和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hs-CRP以及FMD(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6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病人预后情况良好,没有1例病人死亡。结论 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均可以使病人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明显提高,使炎症反应得到明显改善,以及预后良好,可是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

PCAD(早发冠心病)指的是将男性≤55岁或者女性≤65岁这个时期出现的冠心病。现如今,由于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同时这种疾病的病程发展非常迅速,病情较为凶险,病人发生猝死的几率相对比较高。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1],早发冠心病当中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具有相对较多的心血管类危险性因素,所以,在临床当中应该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在内的各种强化干预措施。他汀类药物对炎性递质释放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在以往临床实践当中早已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在冠心病1级和2级预防当中具有相对比较好的降低血脂,进而使发生心血管的几率明显降低。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我院接收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一共有7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我院接收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一共有74例,74例病人全部符合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当中,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在38- 73岁,平均年龄为(51.3±5.2)岁;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在40-76岁,平均年龄为(52.6± 5.4)岁。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次20mg,每日一次,采取口服方式。

1.2.2 研究组方法 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次10mg,每日一次,采取口服方式。

两组病人在临床使用药物治疗过程当中全部不得采取其他相关药物,其中包括有感染、降低血脂以及维生素等相关药物。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在临床治疗之前和治疗以后6个月,全部在清晨空腹状态之下采集静脉血5ml[3],测定空腹血糖、心脏内皮功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对其给予详细记录以及对比。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在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LVEF(左心室射

血分数)、hs-CRP以及FMD(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6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病人预后情况良好,没有1例病人死亡,详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患者跟踪随访期间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跟踪随访期间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n)LVEF hs-CRP FMD研究组对照组37 37治疗之前50.13±2.02 51.42±2.03治疗以后49.12±2.43 50.31±2.14治疗之前14.41±1.78 13.42±0.72治疗以后1.95±0.53 2.34±0.61治疗之前6.41±2.13 6.23±2.25治疗以后7.87±1.36 7.88±1.35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结果显示[4],急性心梗指的是冠脉急剧闭塞,血液流动中断,造成部分心肌由于严重持久的缺血,出现局部坏死,为冠心病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这种疾病主要在春季和冬季发病,与气候寒冷以及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发病的时候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症状,经常在安静或者睡眠的时候发病,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以及精神过度紧张以后发病。另外,用力排便、休克、心动过速以及出血等也会引发这种疾病,其中以男性居多,大约有60%-89%的患者伴有或者在发病之前存在高血压,大约50%的患者存在心绞痛、肥胖、吸烟以及糖尿病等。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心绞痛发作次数频繁,程度进一步加重,持续时间相对比较长,会高达数个小时一直到10个小时,经常伴有大量盗汗或者濒临死亡的感觉,疼痛范围能够扩大一直到整个心前区域,有的时候还会达到上腹部或者颈背部,并伴有恶心以及呕吐。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不具有典型,主要为胸闷,血压突然下降以及休克。另外,有的患者会出现心跳不规则,自觉心跳或快或慢,没有规律,脉搏细弱而不齐。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5],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1级和2级预防当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一致认可。在早期急性心梗,尤其是发病24小时以内应该他汀类药物,能够使心血管事件远期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如今,在临床当中广泛应用的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血脂以外,同时具有调脂以外的作用,例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脏纤维化以及稳定斑块、使炎性递质释放明显减少,对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瑞舒伐他汀具有低亲油性、极低的代谢率、高肝选择性以及细胞色素p450之间相互作用相对比较低,可是被动扩散能力相对比较低,难以进入到非肝细胞。阿托伐他汀则属于一种脂溶性调脂药物,容易于穿透各种细胞的包膜,进入胞浆乃至胞核发挥作用[6]。本文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hs-CRP以及FMD(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hs-CRP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病人预后情况良好,没有1例病人死亡,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总之,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均可以使病人的血脂水平明显降低,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明显提高,使炎症反应得到明显改善,以及预后良好,可是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

[1]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 2620一2622.

[2] 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 [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5):126-128.

[3] BullanoMF,Kamat S,and WertzDA.L,ffectiveness ofrosuvastatin versus atorvastatin in reducing lipid levels and achieving low一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goals in a usual care setting[J].Am J llealthSvst Pharm,2011,64(3):276-284.

[4] 谭雁仪.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5):2619-2622.

[5] Sivapalaratinam S,Boekholdt SM,Trip MD,et al.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risk prediciton in the EPIC-Nor-folk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J].Heart,2010,96(24): 1085-1089.

[6]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全国全科医学,2012,23(5):2619-2622.

猜你喜欢

阿托类药物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