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粗皮姬蛙

2016-12-06舒国辉黄云艳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花斑新纪录铜仁

张 雷,舒国辉,黄云艳,刘 琴,冉 辉

( 铜仁学院 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
——粗皮姬蛙

张 雷,舒国辉,黄云艳,刘 琴,冉 辉

( 铜仁学院 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2016年6月,在贵州省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只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标本。经查证,该物种为该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对该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该物种的动物地理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粗皮姬蛙;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纪录

2016年6月,在贵州省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实习时,发现1只粗皮姬蛙,雄性。经查阅相关资料[1-3],证实该种为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新纪录。对该标本的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1.鉴别特征

该标本体长20.02mm,趾间具有微蹼,指、趾末端均具有吸盘,其背面有纵沟;背部有深色粗大花斑,生活时该大花斑镶黄边,浸渍时镶淡黄白色边(图1 A-D)。

图1-A 背面观

图1-B 腹面观

图1-C 指

图1-D 趾

2.形态描写

该标本体长20.02 mm,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

表1 佛顶山粗皮姬蛙标本与广西凭祥标本量度的比较(mm)

体略呈三角形;头较小,宽大于长;吻端钝尖,突出于下唇;吻棱与鼓膜不显;舌后端圆;无梨骨齿。

前肢比较细弱,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指端具有小吸盘,指长顺序为3、4、2、1;指间明显无蹼;关节下瘤较发达;外掌突大于内掌突。后肢相对粗大,前伸贴体胫跗关节达眼,左右根部重叠;趾端具有吸盘;第三趾长于第五趾;趾间蹼微弱;关节下瘤很明显;内外蹠突均发达,靠近内蹠突处有一斜行的短跗褶。

背部皮肤相对光滑,分布有疣粒。疣粒相对细长,成行排列,背两侧的多且大。四肢背面疣粒甚少,枕部有肤沟,向两侧斜达口角后绕至腹面。股基部后方圆疣甚少,腹面皮肤光滑。

生活时身体背面灰色,背部中央有镶黄边黑酱色大花斑,此花斑起自上眼睑内侧,向后延伸至躯干中央汇成宽窄相间的主干,在背后端主干向两侧分叉,形成“Λ”形深色花斑,斜向胯部,与后肢贴体时的股部背面黑酱色横纹相连。从眼后沿体侧至胯部无黑斑。四肢背面均有黑横纹,且股内侧有一纵黑纹,咽喉部有密集的小黑点。体侧为灰黑色,腹部及四肢腹面为白色。

3.讨论

从本标本形态特征描述上看,与粗皮姬蛙特征基本一致,其体表的量度数据(表1)也与广西标本[1]相近,但不同的是,该标本背面皮肤相对光滑,四肢背面及股基部后方疣粒甚少,从眼后沿体侧至胯部无黑斑(图1)。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个体差异或其生活习性不同所致。

4.分布与生态

粗皮姬蛙分布于我国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省,国外分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1-3]。在贵州省内,相关文献[1,3-10]记载分布在松桃、江口、正安、赤水、绥阳、金沙、印江、大方、贵定、雷山、荔波、毕节以及道真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桐梓柏菁喀斯特台原森林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金沙冷水河自然保护区和金沙县、大方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

本标本于2016年采集于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尧上的农田中,采集地海拔约700米。佛顶山是贵州省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位于石阡县西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27°15′~27°25′,东经107°59′~108°12′,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

该物种在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现,对该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该物种的动物地理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1] 费梁,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84-890.

[2] 贵州省林业厅.贵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44-247.

[3] 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6-567.

[4] 伍律,李德俊,须润华,等.黔北十县两栖爬行动物种类生态及区系研究[J].贵州科学,1983,(1):27-42.

[5] 刘承剑,胡淑琴.贵州西部两栖类初步调查报告[J].动物学报,1962,14(3):381-391.

[6] 徐宁,高喜明,江亚猛,等.贵州省 8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分布研究[J].四川动物,2008,27(6):1165-1168.

[7] 魏刚,徐宁,张国防,等.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J].四川动物,2007,26(2):347-349.

[8] 陈继军,张旋,杨绍军,等.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报告[J].四川动物,2007,26(4):826-830.

[9] 王延斌.贵州金沙县、大方县福建柏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J].四川动物,2005,24(3):401-402.

[10] 王延斌.贵州金沙冷水河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191~ 193.

A New Amphibian Record in Fod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Microhyla butleri

ZHANG Lei, SHU Guohui, HUANG Yunyan, LIU Qin, RAN Hui
(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e & Forestry Engineering Academy,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n amphibian specimen was collected in Fod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Guizhou Province in June 2016. The specimen was identified as Microhyla butleri, which is a new amphibian record in Fodi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icrohyla butleri, Fodi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ew record

S865.3

A

1673-9639 (2016) 04-0024-03

(责任编辑 鲁娜娜)(责任校对 毛 志)

2016-06-22

张 雷(197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干细胞免疫调控、两栖动物分类。

猜你喜欢

花斑新纪录铜仁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砥志励行,实干筑梦:解放青汽即墨工厂达成生产100万辆新纪录
花斑牛的学习秘诀
花斑牛的学习秘诀
太挤了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孪生素数新纪录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