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唢呐曲《胜利秧歌》的演奏分析

2016-12-06贾阿龙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秧歌谱例唢呐

贾阿龙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唢呐曲《胜利秧歌》的演奏分析

贾阿龙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此曲由赵砚臣、范国忠作曲,以唐山影调为素材共分为三段!表现的是为了庆祝胜利,人们载歌载舞的欢愉场面!第一段由热列欢快的序奏开篇,主题经过反复变化形成了音乐的层次对比,给人以神采飞扬之感!第二段慢板,旋律亲切,委婉表现人们对美好前景的期待和向往。第三段为再现段,其中快速的分奏,以及在结束前运用动力很强的音调重复,把音乐推向高潮!反映了人们为创造美好生活的盼望和信心!

河北风格;演奏分析;艺术特色

绪论

《胜利秧歌》是唢呐作品中很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作品之一。本曲作者范国忠是我国老一代唢呐演奏家且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多年,在对唢呐的演奏风格和理解上也更胜一筹。此曲融合了河北唐山皮影戏的音乐素材,其独特的特色使得该作品在面市之初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和喜爱,并且成为每位学习者的必学曲目。

唢呐风格繁多且易混淆,对后学者的演奏韵味方面和艺术表现力上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对该曲演奏风格特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胜利秧歌》

《胜利秧歌》由赵砚臣、范国忠作曲的一首非常经典的唢呐作品。此曲创作于1976年,乐曲取材于河北唐山的影调发展变化而来!该曲分为三段:第一段以简洁明快的单乐句主题并经过变化重复后,引发出唢呐和乐队的相互对应。主题派生出的舒展而爽朗的音调,音乐的层次对比十分明显。之后插入皮影唱腔式的旋律,具有诙谐的情趣,给人心情带来畅快神采飞扬的感觉。

第二段是慢板,旋律亲切、委婉。通过力度和旋律的抑扬顿挫使乐曲个性十足,从而富有鲜明的特色,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前景的展望。

第三段为再现段。其中用三吐技巧对主题进行变奏,在激昂且带有指颤音的长音下,乐队重现皮影唱腔式音调把音乐推向高潮,展示出兴高采烈神情激奋的情绪。

二、《胜利秧歌》演奏分析

(一)第一部分

谱例1

乐曲情绪开头就带有欢快喜悦的情绪。音头演奏要非常坚定,力度上要做到“f”的力度,后面反复的“5656”“121212”的反复,应做到由弱到强阶梯式的处理,这样对音乐情绪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谱例2

此段在演奏时在情绪上需调皮一点,附点音符的演奏尽量比前面的时值稍长。谱例中是两个附点的连续,给人幽默诙谐的气氛。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体,在力度上有稍微的加强。吐音颗粒性非常强且时值要尽量的短,做到越轻巧越好。在结尾四分音符“5”时候做一个下滑音,如语言交流中一唱一合叹气般的感觉。

谱例3

该谱例是前段的一个高潮所在,作者用了连续的切分音,以鱼咬尾的形式形成了连续切分,形式大胆创新,格局新颖,耐人寻味。下一句连续的“2616”逐步推进音乐情绪,到高音1自由的过度至3要如叙述般来演奏,才显得格外自然,顺理成章。

谱例4

本段是全曲的最高潮。演奏要自如打音要合理,表现出欢快的气氛。这一句的最强力度不是一开始的高音do,而是后面的“2 7”音上,7可加打音突出强调。吹奏要连贯一气呵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第二部分

谱例5

此段旋律亲切委婉,建议在演奏前可多唱谱子多用歌唱的感觉来演奏,如此情绪才能更好的音乐情绪。在处理上同样需要遵同上紧下松的原则,“4”和“7”都要加上气颤音,韵味才可深深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慢板中间的休止符往往是最好听的地方,应在休止符衔接的两个音上多下功夫。做到气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的效果!

(三)第三部分

谱例6

此段通过快速的双吐和三吐来表达欢快的气氛,双吐和三吐要吹奏清楚且有颗粒性,注意舌和指的配合时值尽量缩短且有颗粒性。后面乐句连续的打音要均匀,如此与前面的吐音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谱例7

切分音出现次数频繁是这首曲子的鲜明特点。在全曲要结束的时候,同样出现了大量的切分音。切分音的三个音力度不同,应注意强调中间的音,最后高涨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三、结语

唢呐是中国民族乐器,该乐器能用多种技巧结合各个地域音乐风格特点来表现其音乐特色,如《胜利秧歌》为其中一例。此曲具有生活性,与山东的细腻、干净、跳跃性的演奏风格最为近似。而河南风格以欢快缠绵见长,东北风格以泼辣、诙谐的特点,与这个作品本身的内容有一定距离。《胜利秧歌》的演奏应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以河北风格为主要参考依据。

音乐的表演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而这第二度创作不全是对第一度创作的传达与再现,它还必须体现出表演者的创作。如读谱,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当中包含有作曲家的深刻思想与内心情感。但现在演奏者面前的乐谱不管有多么详尽,都无法记录出音乐中全部的内在情感与思想。要想在演奏中把这些潜在的情感与思想得以发掘表现,就必须要求音乐表演者与作曲家能有同样较高的感性与理性认识,可以说演奏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表现该作品。所以,缺乏文化素养,是不能演奏和演唱出感动人的乐曲,更不能够创作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作品。音乐表演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技巧的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传达音乐艺术的丰富内涵。因此,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不仅需要有完美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要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

[1]陈家齐.唢呐自学入门与提高[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2]陈家齐.唢呐曲谱[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8).

[3]李虻.音乐作品曲式分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猜你喜欢

秧歌谱例唢呐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又听唢呐
唢呐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昌黎地秧歌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