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6-12-05陈开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儋州贬谪惠州

陈开

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受邀出访英国。当全球媒体聚焦于两国元首的友好会晤、英国王室的丰盛晚宴时,我留意到了一处细节。临行前,英国女王赠送给习近平夫妇一份颇具雅兴的礼物——《莎士比亚诗集》。

提起莎士比亚,全世界应该都不陌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不比梁祝化蝶逊色,《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机智不输于孔明的舌战群儒,莎翁的十四行诗与《诗经》拥有同样高的美学价值,他所领导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唐宋古文运动一样惊天动地……莎士比亚似乎是上帝打造的一颗无瑕的钻石,七十二面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他也无愧于英国文坛的精神领袖。

如果习近平夫妇对英国女王回礼,究竟什么礼物可以像《莎士比亚诗集》一样尊贵,一样地彰显本民族千年的格调呢?我认为,首选《苏轼全集》。

唐宋时期的诗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之前,虽然也涌现过《离骚》这样振聋发聩的浪漫主义诗作,但那毕竟是处于中华文明的童年时期,纵观整个诗坛,还是脱不了些许的青涩与稚嫩。而在这之后,历史悲剧性地进入了蒙元帝国,汉族人失去了中原大地的统治地位,虽然也有元曲之类的艺术成就,但终究无法汇聚成江海,形成滔天之势。明清两朝,又是众所周知的“文字狱”盛行期,风行将近五百年的八股文已将文学界搅和得一盘散沙,诗词已被社会认作“不正经的学问”。如果先秦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高潮,那么唐宋便无愧于文学的巅峰。

就在这样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苏轼诞生了。称他为苏轼,或许显得太过于庄重与自傲,像是后代在以阅卷老师的身份批阅“苏同学”的考卷一样。一向平易近人的苏轼本人,也一定不太喜欢这样的称谓。最重要的是,苏轼真正镌刻在中国文化丰碑上的署名,不是“苏轼”,也不是“子瞻”,而是在他不惑之年谪居黄州后才有的称号——东坡先生。

不知当年,在黄州东门山坡上垦荒的苏轼,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文学土壤,会因为“东坡”的到来而沃野千里,万年丰收。

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东坡走出了阴森森的御史台监狱。此前的一百三十天,他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折磨,北宋王朝经历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文化浩劫——乌台诗案。因为神宗年间的党派纷争,以“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入仕的东坡,遭到了朝中权臣的憎恨。当时主张变法的新党,正愁找不到一个可以将旧党斩尽杀绝的机会,他们挑中了已经名扬四海的东坡,对他诗文中抨击新政的语句大肆炒作,终于以污蔑圣上的罪名将他流放。

其实历来遭受贬谪的文人不在少数,但何以东坡创造了自己文学生涯新的高峰,甚至达到了自己贬谪之前无法到达的境界?我想,东坡自己词作《定风波》中的一句,可以作为最完美的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的,东坡大半生都漂泊在外,至死未得回到“峨眉向我笑,锦水为君容”的故乡。但神州大地,何处不可以作为苏轼的精神归宿?从感情上说,东坡对各个地方都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甚至每到一处都恍若旧游。元丰四年,东坡在黄州写信给友人说:“某谪居既久,安土忘怀,一如本是黄州人,元不出仕而已。”绍圣元年,东坡来到惠州,作诗抒感说:“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元符三年,已经在儋州度过三个年头的东坡遇赦北归,临行前作诗留别黎民:“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东坡被命运抛往的荒僻之地,尤其是地处岭南的后面两个地方,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流放的鬼门关。韩愈被贬潮州后,将到潮州时作诗:“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后来甚至上表朝廷:“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写道:“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东坡被贬往的惠州、儋州比潮州、柳州更加偏僻荒蛮。但他随遇而安,将这三个地方都视作自己的故乡。我们不得不被东坡的胸襟与气度所折服。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作“四海为家”,当然,这多数是被流落异乡的游子用来表达一种凄婉的无奈。但用在东坡身上,惆怅之气顿无,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愉悦与旷达。东坡并不是铁做的,从俸禄二千石的长官沦为孤苦伶仃的放逐客,他自然有怨恨、有痛苦、有迷茫。但,既然无法改变社会,那为何不从改变自己做起?东坡选择了后者,在北宋中后期波谲云诡的纷争中,他永远失去了政坛的高地,但却固守住了自己精神的归宿。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像大多数文人墨客一样,从此逍遥世外,过起隐居的生活。他坚信“大隐隐于市”,他褪去了自己本来有资格拥有的清高,与每一处贬谪之地的百姓容成一片。他可以在黄州游玩赤壁时,与友人“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他可以在惠州“报道先生春睡美”,自叹“住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海南黎民可以随意与他开玩笑,一次他喝酒迷了路,当地住民让他沿着牛粪走就到家了,因为他家住在牛栏旁边……东坡给我们留下的始终不是高标自持的印象,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接地气”的作家。他用自己卓越的气度,打破了某些文人自己给自己框定的所谓的尊严底线。他不是毫无尊严感,而是意识到,真正的尊严不是唇枪舌剑的雄辩,不是与世人划出泾渭分明的边界。这表面上是一种隐退,实质上是一种胜利的潜伏。他放低了自己的姿态,却拔节了灵魂的高度。

如果可以穿越回北宋,我一定会去拜访东坡,向他索求珍贵的诗作。他对自己的作品,从来都是随意散给客人的。说不定,我还可以吃上正宗的东坡肉呢!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东坡写下了一首自嘲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们当然不可忘却贬谪之前,他任凤翔签判时的发硎初试,不可忘却他平定徐州洪水后建造的“黄楼”,不可忘却他留给西湖的“十里苏堤”与“三潭印月”。但从文学意义上来说,我们更加不能忘却的,是他贬谪之后,波澜壮阔的前后《赤壁赋》、拥有“天下第三行书”美誉的《黄州寒食帖》、稀世珍宝《枯木怪石图》、屹立小城千年的“雪堂”与“白鹤新居”。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失去东坡,一个只有在黄州、惠州、儋州才能锻造的独一无二的东坡!

暮年的东坡在一次登高中,半途就已经筋疲力尽,山顶还在树林的末梢之上,不禁发愁何时才可以到达亭子。他忽然变换了一种思路,用一篇短文记下了当时的心态: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床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这不正照应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态?东坡一生从未信佛、信道,从未企望从虚幻的世界中寻得精神的安宁。他的心安,正是来源于自身。因为“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他灵魂的根系,便可以植于他所走过的每一处土地。时隔千年,当我们重访故地时,不禁会感叹:究竟是这片江山成就了东坡,还是东坡成就了这片江山?

当年东坡遇赦北归,如果海水真的具有魔力,将他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大不列颠,将他带到了五百年后莎翁的身旁,两人之间,会不会产生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交流?当莎翁高唱“人文主义”赞歌,驳斥神权中心论时,东坡一定会自豪地回应:

对,精神真正的归宿,就在人间。

猜你喜欢

儋州贬谪惠州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惠州多姿多彩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非同凡响的秋歌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