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Excel设计制作零花钱支出账表》教学案例

2016-12-05徐晓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流水账记账零花钱

徐晓宁

“用Excel设计制作零花钱支出账表”是笔者所在学校信息技术综合实践项目“用Excel管理你的零花钱”系列之一,教学内容取自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3单元“挖掘数据中的价值”的微项目No.1“探究数据表格构建”。该实践项目也是笔者所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回归生活”的一个典型案例。

学生学习能力及知识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Word等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知识迁移,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对搜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类,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本课是在学生对Excel电子表格软件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对Excel的界面、构成、基本操作有所了解,但对电子表格软件如何处理数据缺少体验。

教学思路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笔者通过“课前记账”“设计账表”“录入账表”三个环节,让学生体验“搜集数据→理顺数据关系,构建数据表格→用Excel录入数据”的全过程,学习构建数据表格的思路和方法,掌握Excel录入数据的相关技能或技巧,了解记账的常识,助其形成理财意识。

本节课设有两个任务:一是根据管理零花钱的需要设计多栏式支出账表。这个任务的本质是要学生把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弄清数据之间的关系,构建出规范合理的二维表格。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范例分析、交流探讨、修改完善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数据表格的设计。二是将设计好的账表录入到Excel的工作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Excel录入数据的方法和技巧。笔者考虑到学生已具有Word等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经验,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知识迁移、阅读教材以及学生间的互助交流等方式达成目标。该任务从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说,难度不是太大,但“数据录入”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该任务目标分成三层(第一层:文字、数字等基本的录入方法;第二层:通过“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录入日期、人民币符号等特殊数据;第三层:设置工作表格式,以课后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供不同基础、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选用。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详细记录了一周以来每天花费的零花钱的数目及用途。

2.故事导入,明确任务

师:在美国有这样两位爸爸,一位爸爸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博士学位,而且他工作勤奋,事业有成,收入也很丰厚,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身后留下了一堆待付的账单;而另外一位爸爸连初中都没有念完,在没有任何财富背景的情况下,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身后为教堂、慈善机构以及家人留下了数千万的遗产。这是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按理说,博士爸爸既聪明又勤奋,更有理由过上富有的生活,可为什么最终成为一个“穷人”呢?(学生思考)对此,作者的看法是:“穷爸爸”虽然很聪明,但缺少一种“理财的智慧”,即“财商”。高财商并不是天生的,理财能力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因此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用Excel做工具,通过“管理个人零花钱”来亲身体验一下中学生的理财活动,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理财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将进入中学生理财的第一站“用Excel设计制作零花钱的支出账表”。

设计意图:①用《富爸爸,穷爸爸》的故事引出“财商”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培养个人“理财”能力的重要性;②了解学习网站,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及任务。

3.学习记账的基本常识,为设计账表做准备

笔者展示了一张学生课前记录的零花钱流水账图。

师:同学们,从这张账单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从这张账单中能不能直接看出这位同学本周花在学习用品和零食上的钱各有多少?如果月底要统计花在交通、学习用品、零食等方面的开支各有多少,该怎样记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用表格记账的结论。

笔者适时展示了一份多栏式家庭开支记账表,让学生与图示流水账进行比较,讨论两者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师:流水账和账表各有其功能,如果在平时记账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肯定更有利于全面掌握自己的账务情况。大家已经记了零花钱的流水账,那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份流水账整理成便于月底统计各项开支的账表。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学习关于“数据表格”的构成,以及记账的一些常识,为下一步设计做准备。

学生通过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了解数据表格的表头、行、列等构成要素,观察账表了解其表头构成。

4.设计多栏式支出账表

首先,笔者让学生对个人记录的流水账进行分析和解读,对零花钱的数据进行分类;其次,让学生用纸笔画出表格,并设计出表头;再次,请几位学生展示设计好的账表,说明表头设计的理由;最后,其他同学讨论和补充,完善账表。

师:记账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所以每张表都应设有时间一栏。此外,虽然表头列出的各种项目基本能涵盖零花钱的各项开支,但对一些偶然性的消费项目,可以设置“其他”栏目统一记录。请大家根据刚才的交流展示和“多栏式账表设计评价标准”对自己设计的账表进行修改和完善。

学生修改完成账表。

师:账表设计好,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把记的流水账整理到新设计的账表中。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对同类的消费项目进行合并,注意数据计算尽量不要出错。

5.在Excel中录入账表

教师简单介绍了在Excel中录入文字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各种录入技巧。

师:在Excel中录入数据的方法和在Word中录入数据极为相似,所以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地把纸上的数据输入到Excel中。如果希望自己录入的数据既规范又快速,那还需要学习一些Excel特有的数据录入技巧,如日期的格式怎样设置,怎样快速地在每个消费数据面前自动加上人民币的符号,有没有其他更加快捷的数据录入技巧等,关于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参考课本的专题2“高效录入数据”,也可以在网站的学习资源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相关的内容。当然,大家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也是一条学习的捷径。

学生阅读教材,查看学习资源,按照个人需求学习Excel相关的录入技巧。

6.电子账表的交流展示

笔者展示几份电子账表,师生从账表的设计及录入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请制作者交流演示数据录入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7.课前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师:通过一节课的努力,大多数同学都成功地设计并录入了自己的账表,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真正地用好这张账表,坚持记账,学会从账表中分析自己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逐渐养成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的好习惯。如果同学们对“理财”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访问学校网站中的学生理财专题——用Excel管理你的零花钱,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常识,将来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课堂上学生演练得非常熟练的技术,放到某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他们就不会用了。造成这种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要比课堂上虚拟的任务情境复杂得多,学生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还需要通过交流协作、按需学习等方式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以“让信息技术回归生活”为理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在课堂内引入了“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加深他们生活化情境的应用体验。

在传统的电子表格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以电子表格软件的基础知识、数据录入、数据计算(公式与函数)、数据分析、图表这样的结构体系开展模块教学,并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设计一些虚拟任务供学生练习操作、掌握技术。这样,学生可能会对具体的某种技术掌握得非常熟练,但却很少去思考“这种技术对自己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技术”这一类的问题。那么单纯的技术、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Excel电子表格的学习载入到“管理个人零花钱”这样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搜集数据(记账)”“设计制作支出账表”“建立收支账簿”“日清月结”“零花钱收支情况分析”“账目图表”等子项目,把中学生个人财务管理的流程、数据表格的构建方法、数据的电子化管理(搜集、整理、计算、分析、图表化等)融入到项目学习中。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是“真实的工作”,自然会产生技术、方法、思路等方面的探索需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伙伴间的合作共享,学习资源的检索与应用,按需学习等行为也会随之产生,这些给学生的应用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

本案例是项目学习的一次探索,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师生对项目学习这种方式的种种不适应、教学时间的不可控、按需学习产生的知识技能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子项目之间时间跨度过大产生的不易衔接等问题都有待教师继续去探索、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流水账记账零花钱
财务自由第1步,从记账开始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怎样避免流水账?
我的零花钱
让手机帮你记账吧!
拒绝“流水账”
不要害怕记流水账
零花钱小测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