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菊祛白方剂煎煮条件优选

2016-12-05吕红叶吕海花杨帆刘伟

山东医药 2016年35期
关键词:白方武火补骨脂素

吕红叶,吕海花,杨帆,刘伟

(1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济南 250013;2 山东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归菊祛白方剂煎煮条件优选

吕红叶1,吕海花2,杨帆2,刘伟2

(1 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济南 250013;2 山东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目的 优选归菊祛白方剂的煎煮条件。方法 ①设A1、A2、A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A1、A2、A3组分别煎煮20、30、40 min,均煎煮1次。滤取药液。②设B1、B2、B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B1、B2、B3组分别按料液比1∶8、1∶10、1∶15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均煎煮30 min,煎煮1次。滤取药液。③设C1、C2、C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煎煮30 min,C1、C2、C3组分别煎煮1、2、3次。滤取药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各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果 在料液比1∶10、煎煮1次的条件下,煎煮30 min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0、40 min者相比,P均<0.05。在煎煮30 min、煎煮1次的条件下,料液比1∶10煎煮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料液比1∶8、1∶15者相比,P均<0.05。在料液比1∶10、每次煎煮30 min的条件下,煎煮1次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3次者相比,P均<0.05。结论 煎煮时间、料液比和煎煮次数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有明显影响。料液比1∶10、煎煮30 min、煎煮1次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相对较高。

归菊祛白复方;补骨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归菊祛白方由补骨脂、菟丝子、沙苑子、旱莲草等中药组成,主要用于白癜风的治疗。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外用可消风祛斑[1],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免疫的作用,对肝肾具有较强的靶向性[2,3],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酸、肾虚作喘、遗尿尿频、腹痛泄泻、白癜风、出血热等[4,5]。中药汤剂作为中药最原始的剂型在中医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煎煮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煎煮容器、药材质量、煎煮时间、料液比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药液中有效成分的浸出量,进而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6,7]。2015年8~10月,我们观察了煎煮时间、料液比和煎煮次数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的影响,优选归菊祛白方剂的最佳煎煮条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煎药锅(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Agilent 112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DAD检测器;Agilent Chemstation 工作站(美国安捷伦公司);AE240分析天平分析天平(METTLER公司);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娃哈哈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补骨脂素、异补骨脂对照品(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制备,纯度≥98%)。归菊祛白方组成:旱莲草30 g,苦参30 g,女贞子10 g,菊花10 g,熟地 30 g,鸡血藤 20 g,丹参 20 g,补骨脂 60 g,制首乌 10 g,黑芝麻 20 g,枸杞 10 g,甘草 10 g,川芎 10 g,沙苑子 30 g,当归 30 g,菟丝子 30 g。

1.2 方法

1.2.1 煎煮时间优选 设A1、A2、A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A1、A2、A3组分别煎煮20、30、40 min,均煎煮1次。煎煮后过滤药液。取10 mL药液,浓缩干燥后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取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备用。

1.2.2 料液比优选 设B1、B2、B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B1、B2、B3组分别按料液比1∶8、1∶10、1∶15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均煎煮30 min,煎煮1次。煎煮后过滤药液。取10 mL药液,浓缩干燥后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取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备用。

1.2.3 煎煮次数优选 设C1、C2、C3组。每组各取7份归菊祛白方置于煎药锅中,按料液比1∶10加水浸泡2 h,用武火加热待开锅后改用文火加热,开锅后计时,煎煮30 min,C1、C2、C3组分别煎煮1、2、3次。煎煮后过滤药液。取10 mL药液,浓缩干燥后甲醇溶解并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取上清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备用。

1.2.4 归菊祛白方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YMC-Pack ODS-A (250×4.6 mmlD,5 m),( B ) 乙腈-0.3%三乙胺 ( A ),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6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体积50 L。对照品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甲醇溶液,浓度均为0.02 mg/mL取上述对照品溶液,补骨脂素分别进样5、10、15、25、30 、35 L,异补骨脂素分别进样5、10、15、20、30 、35 L,绘制高效液相色谱图,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2种标准样品的回归方程。补骨脂素回归方程Y=2 450.1X-14.093,R2=0.999 8,线性范围0.10~0.70 g;异补骨脂素回归方程Y=1 685.9X-4.300,R2=0.999 8,线性范围0.10~0.70 g。取上述各组药液行高效液相色谱,进样量50 L,测量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峰面积,用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计算进样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量。

2 结果

2.1 煎煮时间优选结果 A1、A2、A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见表1。在料液比1∶10、煎煮1次的条件下,煎煮30 min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0、40 min者相比,P均<0.05。

表1 A1、A2、A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比较

注:与A1、A3组相比,*P<0.05。

2.2 料液比优选结果 B1、B2、B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见表2。在煎煮30 min、煎煮1次的条件下,料液比1∶10煎煮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料液比1∶8、1∶15者相比,P均<0.05。

2.3 煎煮次数优选结果 C1、C2、C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见表3。在料液比1∶10、每次煎煮30 min的条件下,煎煮1次获得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最高,与煎煮2、3次者相比,P均<0.05。

表2 B1、B2、B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比较

注:与B1、B3组相比,*P<0.05。

表3 C1、C2、C3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水平比较

注:与C1、C3组相比,*P<0.05。

3 结论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局限或泛发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率为0.5%~1.0%[8],成人和儿童均可罹患,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与社交活动。发病表现为皮损区域表皮和(或)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免疫性损伤,由此导致病变区域黑色素细胞脱失。其免疫发病机制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关[9]。患者血清中存在抗黑色素细胞抗体,机体对自身的抗原产生免疫,通过免疫复合物产生补体和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坏黑色素细胞[10]。目前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都是增加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数量,使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白癜风治疗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用于治疗白癜风的单味中药主要有补骨脂、白芷、红花、丹参、旱莲草、栀子、黄连、蛇床子、赤芍、川芎、菟丝子、刺蒺藜、夏枯草等[11~13],成药有消白颗粒、白净冲剂等[14,15]。

归菊祛白方作为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汤剂,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其主要的药效成分。科学的煎制方法是保证其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16]。本研究通过控制料液比和煎煮次数观察不同煎煮时间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30 min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浓度最高,这也提示,煎药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某些挥发性物质的逸散和有效成分的破坏。本研究通过控制煎煮时间为30 min、煎煮1次,观察不同料液比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料液比为1∶10时所得药液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最高。料液比过高,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转移到药汤中,从而降低了药效,料液比过低,患者饮用不便,而且影响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煎煮归菊祛白方的最佳料液比是1∶10。另外本研究在控制煎煮时间和料液比的情况下观察煎煮次数对煎煮归菊祛白方所得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1次的药液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最高,增加煎煮次数并不能增加药用成分含量。故笔者认为归菊祛白方剂的最佳煎煮条件为,1∶10料液比,浸泡2 h后,煎煮30 min,煎煮1次。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4.

[2] 吴疆,魏巍,袁永兵.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3):217-219.

[3] 修彦凤,施贝,潘凌云,等.补骨脂水煎液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23(8):1242-1246.

[4] 郭秀芝,刘卫萍,杨杰.补骨脂的药理活性及其开发利用[J].中医药学报,2005,33(5):52-53.

[5] 叶伊琳,唐洁,李莉.复方补骨脂搽剂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细胞免疫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4):280-283.

[6] 苏英.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7):77-78.

[7] 李春来,李伟东,蔡宝昌.汤剂煎煮的规范化研究方法探讨[J].中成药,2012,34(1):125-129.

[8] Guerra L, Dellambra E, Brescia S, et al. Vitiligo: pathogenetic hypotheses and targets for current therapies[J]. Curr Drug Metab, 2010,11(5):451-467.

[9] Le Poole IC, Luiten RM. Autoimmune etiology of generalized vitiligo[J]. Curr Dir Autoimmun, 2008,11(10):227-243.

[10] Kemp EH, Gavalas NG, Gawkrodger DJ, et al. Autoantibody responses to melanocytes in the depigmenting skin disease vitiligo[J]. Autoimmun Rev, 2007,6 (3):138-142.

[11] 马慧群,张宪旗,牟宽厚,等.单味中药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2004,18(9):526-527,532.

[12] 李晓捷,尤海燕,杨晶,等.中药菟丝子水提取物促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4-5,13

[13] 朱宇,王晓蓉,曲莉颖,等.中药槲皮素对皮肤增色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4):242-244.

[14] 董高宏,张衍国,王小霞,等.消白颗粒联合卤米松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9,29(4):34-35.

[15] 崔玲,高天文,党育平,等.含中药血清对体外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量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19-20.

[16] 吕汉安.中药煎制问题不容忽视[J].医药世界,2006,11(5):116-117.

山东省民政厅科研计划项目(MZ2015-0003)。

刘伟(E-mail: liuwei0074@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35.011

R925

A

1002-266X(2016)35-0036-03

2015-12-22)

猜你喜欢

白方武火补骨脂素
“最美老人”白方礼
文火与武火煎煮中药时沸腾液体温度与蒸发率研究
听蝉
旗 帜
随园食单
在爱的丰碑上镂字铭文
——读《白方礼,一个人的爱心长征》有感
自拟扶正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HPLC法测定补肾益脑片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HPLC法测定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HPLC 法测定骨质增生散中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