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2016-12-03张冠萍叶佩

大观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训校园文化校园

张冠萍 叶佩

摘要: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大学是培养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青年人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青年人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恒久主题应该是“校训”,具体实施应该调动校、系、班等三类管理机构,以“官方、非官方”形式立体交叉举行,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同时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基地共建文化,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这种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窗口,而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水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和窗口,而校园文化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水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那么怎样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呢?

一、紧扣校训内涵,在文化活动中传承和发扬校园精神

所有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主题思想,高校文化活动同样需要在一个大主题下开展。在高校发展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校训基于校园文化并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的灵魂与精髓。高校的校训精神内涵对社会进步以及自身校园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展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贡献。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与学校固有的文化环境相结合。而校园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无疑,物质文化对于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最核心的是反映学校精神的价值文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要在活动中体现和巩固校园精神,真正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培育学校个性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这样毕业学子走上社会时,打上鲜明的校园文化印记。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既以鲜明的文化个性赢得亲赖,又将校园文化特质辐射社会,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开辟多种途径,立体交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生源的素质随着扩招变的更加复杂,文化需求更趋多元。这就要求学校有对应的庞大的文化活动指导队伍和足够的场所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按照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校、系、班三级立体交叉的文化活动管理体系,由职能部门、院系二级单位、学生组织等,共同担负起文化活动的策划和指导,更能满足学生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按照文化活动的规模、重要性、交融性,三个层次的活动应该各有特色:首先,由学校团委、宣传部、学生会等组织并直接承办的大型活动主要是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型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电脑节等,这些活动涉及面广,需要校级部门共同联手实施。其次是系级活动。近年来,随着高校管理重心向二级部门倾斜,围绕专业特色开展的系级文化活动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流。这样,系科特色的彰显更加明显,活动的社会化趋向更加明显。这类活动由每个系的党团组织、教工团体、学生分会以及各社团策划开展。第三是由班级、团支部、小型社团负责承办的小型活动。这种活动往往以兴趣为导向,灵活多样,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三类活动如果能够交叉轮流开展,那么学生就能拥有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活。

三、建立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随着大学信息化、社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校园不再是一块净土。互联网走进高校生活虽然短短10来年的时间,却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普及和发展。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大绝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教学区、图书馆、宿舍区网网通。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基地共建文化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地方一般性高校,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口号,目的是强调一般性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市场需求,使学生学有所用。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学校在育人过程如果能够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能够将社会化教育贯穿在学制的始终,那么教育效果会得到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她努力避免学生“死读书”,积极倡导“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接受经验教训,迅速实现社会化。作为地方高校,要为学生建立更多基地,方便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不能忽略对于地方文化中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的借鉴与吸收。从文化融合角度虚心借鉴地方文化的精华,借助地方文化的优势来提高自身文化的档次。学校可以邀请地方文史专家讲述地方文化史、革命史,请政府官员讲经济发展史、治理方案等,为未来几年更好地学习地方文化作铺垫。同时,学校广泛收集信息,有针对性建立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每到节假日,将学生分批送到实践基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接受各种锻炼教育。为传递校园文化、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增长学生见识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不可能用一固定的模式、手段来完成,要使高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取得更大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沈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15(02):6-8.

[2].夏宏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6):63.

[3]吕一军.核心竞争力.特色办学.校园文化[J].现代教育科学,2003(05).

猜你喜欢

校训校园文化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