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探析

2016-12-02张培柴瑞娟王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服务型公共服务供给

张培 柴瑞娟+王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首次提出了要把政府由全能型政府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为公众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社会公众需求是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根本原因,公众需求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随着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出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众需求扩大的趋势,所以政府应定位好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切实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是一组供求关系,只有当这对供求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时,公众的公共需求才能从公共服务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当公众需求大于公共服务时,地方政府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公共服务大于公众需求时,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会刺激公众需求的反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目前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不均衡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和公共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忽视社会发展的观念、公共财政制度的不完善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薄弱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等。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1)在长期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始终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路线,各级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中出现了“唯GDP论”,过分地强调经济的发展增幅,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贫富差距扩大化等问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逐渐被削弱。(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匀和转移支付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状况。(3)政府部门公务员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不平等的地位,存在恶劣的服务态度和淡化服务人民意识的现象。(4)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的供给,轻视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方面和在各个方面投入比例的不合理,加剧了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状态。

公共服务供给中公众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合理性分析不足、公众需求的表达机制缺失、公众监督作用未有效发挥等。(1)公众的需求决定了公共服务的供给,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合理性分析不足,就无法确定合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和明确公共服务投入的方向。(2)公众的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公众需求表达无法有效传递给当地政府。(3)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具体途径缺乏有效的法定化程序,决策过程各个环节并非全部对外公开,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公众监督作用更加无法有效发挥。

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要继续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同时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1)建立公众参与的政府咨询机制: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借助于专家团体、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参与公共政策的评估和决策过程,完成向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转变。(2)建立符合公众需求的政府回应机制:政府要能够积极地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作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3)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合理调整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方面和在各个方面投入比例。

二、加强公众参与

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要切实有效地反映公众的实际需求,建立准确反映公众需求的制度,提高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促使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保证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切实满足公众的需求与需求偏好。各级地方政府在尊重公众意愿的基础上,阶段性地向城市、公众征集有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并使之在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执行中得到贯彻落实。要建立公众畅通的公众表达渠道,切实保护公众权益,提高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与事权。组织化的公众能有效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减少非理性的意愿释放,确保在法律范围内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体现公众的意愿而非政府的偏好。

三、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要努力打破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和社会组织为辅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努力构建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好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允许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多个供给主体的互动,实现公共服务多个供给主体多元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并存的竞争机制。

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和日趋增长的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公共服务领域基本的矛盾。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才能契合公众的实际需求,才能提升政府治理质量,加快政府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公共服务供给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供给侧”何以流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