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学具操作活动 提高数学探究的有效性

2016-11-30张洁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学具正方形三角形

张洁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99-0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 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应如何开展学具操作活动,提高数学探究的有效性呢?以下是一些本人实践中的体会与感悟和实践。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小组分工合作是有效的学具操作的前提条件

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同学围在一张课桌旁,一个同学在津津乐道,另外几个同学或在写,或在画,或在操作,忙个不停。表面看来课堂热热闹闹,实则是自由活动。他们没有去倾听别人的发言,更谈不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具操作也失去实际的意义了。要想学生在学具操作中有所收获,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例如:学生发言前,教师提出“听”的任务:看谁能听清他的发言?、待会儿谁有能力当评论员?学生发言后,教师检查“听”的效果:“谁能把他的意思再说一遍吗?”、“谁能评价一下他讲得好不好?”

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便能由不愿听到乐于听,直至善于听,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无疑,在学具操作中便能博采众长,相互启发,萌发灵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具操作的功效。

小组学具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当中去,认真听取各成员的发言,并有意识地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合作、参与交流,及时鼓励、表扬,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可将小组成员进行适当分工,平等参与,人人尽责,互相帮助,共同探究。

二、合理选材,让学具操作更具针对性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学具正能够为动作提供条件。然而“细节决定成败”,要使学具真正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还应对学具的选择做较为全面的权衡,让学具更具针对性。

在教《认识三角形》时,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铁丝、纸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创作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摆一摆、折一折、围一围的操作活动,深刻体会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且学生对边和角的要求非常严格,明确提出要是直直的边和尖尖的角。我想只有学生动手了,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要有“看透”教材的眼力,更应具有“创造”教材的能力。教师可以也应该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结构特点个性化地创造学具。

三、适时使用,让学具更富实效性

把握火候,适时展开教学,才有可能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学具的使用也应遵循适时性原则。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时,当学生已经知道如何画高和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三角尺给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画出三条高的操作活动。学生在找不到,认为这两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时,老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作介绍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也分别有三条高,最后让学生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分别画出它们里面的高。这样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再由老师介绍得出的结论,印象才是最深刻的。

四、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具更具思考性

学具操作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只有独立思考,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才会产生交流的需要,有内容可交流。同时这也给那些不爱动脑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进步的机会,避免了学具操作中不劳而获、人云亦云的现象。

在教学《圆的认识》中认识半径、直径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教学中我首先安排每位学生折一折,在交流中认识半径和直径,接着同桌合作,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半径和直径的相关知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次尝试,学生明显学得比较轻松,印象也很深刻。

五、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是学具操作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的年龄小、学具操作能力不强,教师应该进行耐心的指导。操作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操作中,要深入各组了解情况;操作后,要及时进行小结。另外,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力训练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定阶段性目标。例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指导学生探索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马上就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要以有效为原则。只有教师把握了这一原则,从每一堂课做起,从每一次活动做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具操作的意识和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才能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学具正方形三角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画一画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