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小学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30郝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课型自学环节

郝洁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题目:中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15-HJYY-22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72-01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和教育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推广普及,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已毋庸置疑的站上了课堂教学的舞台。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这一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课题。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在引导与学习、知识传递与能力养成、学习过程和方法掌握等诸多矛盾中,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始终是教、学矛盾的主导方面,而影响这一主体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是其主观能动性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程度,具而言之,就是其自学能力与其所承载的学习任务、与其所欲达成的教学目标的匹配程度。维度吻合值越高,课堂学习效果就会越理想。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作为一线教师,把握住这一核心环节,着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无疑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矛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性的有益的尝试。

一、中小学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在中小学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按课型组合形态及侧重点差异可以分为三类:

1.课前导学型。此类型的典型特点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流程,将文本学习独立于课堂之外,将传统的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接受教师“信息传递”的环节变为课前的自主独立学习,将以往的学生 “课后个人消化”变为课堂上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合作探究”。

2.课堂分解型。此类型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达成点,着力于课堂45分钟的重新解构组合,具体学习程序展开中往往相对固定地将课堂分为若干功能性板块,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活动等主要形式,以期实现学习目标,达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教、互练、互长的目的。

3.多课型组合型。与前述两种模式不同的是,多课型组合型往往依据学生自学活动的性质将单位课堂进行了标注分类,不同类别的课型以完成各自的阶段性任务为目标,组成前后相延的梯次性环节,最终指向教学整体目标的达成。

二、中小学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高效课堂建设的促进下,中小学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均取得了一些列可喜的成绩,但毋庸讳言,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问题依然存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五:

1.学生自学的自觉性源动力明显不足。表现为一是课前自学阶段,在缺失教师监督和伙伴激励的前提下,部分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难以得到确实保障。二是课堂活动开展中,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漠,对优秀生的依赖性强,致使小组合作探究的“盛宴”演变为少数优秀学生的“狂欢”。三是缺少自我探索精神,更难以做到主动发问;习惯性地超前预习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学生更是少而又少。

2.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诸环节中,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尺度不好界定。哪些环节教师不能缺位?哪些环节教师应该退出?哪些学科知识必须由教师点出?哪些突破方法必须由学生自我归纳……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由此导致教师课前导学的简单、繁琐的两级化,学生课堂自学活动的肤浅化、表面化,课后学生知识巩固、能力升华的低效化等不良现象。

3.与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相比,有关学生自学小组建设的原则、方式及不同情况下的动态变化形式的研究总结明显滞后。由于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在一些学校的不少课堂上,学生自学小组的成员构成、活动形式、实施步骤相对固化,缺少应有的新鲜感及激情活力,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4.严格说,不同学科甚至不同课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形式肯定是有所差异的,但就当前一线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学生自学活动的趋同化现象相当严重。

5.亟待建立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培养相配套的动态能效检测体系。这里所说的检测不仅仅包括常规性的阶段性教学测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终考等),更多的是指针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每一独立环节的效果评价。

三、对策及建议

1.以能力养成为达成点,立足学科特点,加强课前导学环节的针对性设计,为学生自学搭好知识信息平台。一是要注意与课程自身能力体系高度吻合的学科能力训练目标的设计;二是要注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体系高度吻合的自学能力训练目标的设计;三是要利用媒体链接、微课导引或文本导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浓厚兴趣。

2.紧贴教学目标落实、彰显学科特色,注重自学实效,打造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高效课堂。一是科学进行本学科课型分类,做好针对不同课型的有所差异的学生自主学习流程预案;二是强化学生自学活动小组建设,以优差相辅、数量相宜、力量相对均衡为建组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特长、爱好等个体性差异,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依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必要的动态性调整,保持学生自学小组活动的新鲜活力。

3.坚定“及时归纳、重点反思、思练相辅、适度拓展”的指导思想,完善课后巩固强化措施,积极建构与学科实际、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效能监测体系,将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培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4.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参谋,当好助手,适度参与,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教学地位应如何确定?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应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各地异彩奉纷呈的课堂实践活动给出了诸多答案,但我们认为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不动摇。一是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阶段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教师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学目标明确、引导方法设计、指导方式预设、疑难点突破等环节的“主导”职责;二是坚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参与”作用不动摇,“自主”绝不是“放手”,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不存在“旁观者”,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参与,但注意不要“越位”,要打破学生学生对权威、对教师、对教参资料的依赖、迷信,在学生思维停滞的关键环节要勇于质疑,甚至故露“破绽”,做好“生成”与“预设”的合理衔接;三是坚持充当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的“啦啦队”“加油站”不动摇,对自学活动进程中同学们的每一点突破、每一次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赞”,在把时间和自主权还给学生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担当角色的体验,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反思和自我计划等“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真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型自学环节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