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节 媒体和专家再次聚焦老年福利、养老服务

2016-11-30

中国民政 2016年20期
关键词:献爱心敬老养老院

广 角 媒体热点

老年节 媒体和专家再次聚焦老年福利、养老服务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10月9日,我国迎来第27个老人节。伴随着社会各界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敬老主题活动,舆论媒体的评论焦点也特别集中于老年福利、养老模式、失能失智老人情况、老年人精神需求、农村养老等方面。

《人民日报》罕见地连续刊登多篇文章讨论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先是以《关爱老人 我们该怎么做?》抛出了几个问题:目前,老年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如何在社会治理层面及具体措施上真正重视老人、关注老人?数字化时代,如何顾及老年人的需求、给老年人留下充分的生活空间?如何让助老爱老尊老不再是每年几天的慰问、“几分钟的热乎劲儿”“一阵风”,而是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一种风尚?再是在《老年人需要什么 许多人并不知道》一文中,作者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市民张世慎的来信来表示,养老话题不应仅停留在养老金和养老公寓这样的问题上,也应进入老年人真实的生活需要中。社会并不仅仅属于年轻人,给老年人留有足够的位置,才能说明社会文明程度真正提高了。同一天,《人民日报》又以《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为题,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市民周荣光的来信解答的上一个问题。周荣光认为,老人需要的并不多。他们只是希望有一些交流、欢愉、释放情感的场合。老人希望“老有所养”,更希望“老有所乐”。针对民营养老院里老人的需求,《人民日报》又在《民营养老院应满足老人阅读需求》一文中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市民杨汉祥、谢平的来信表示,现在入住民营养老院的老人大都有文化,喜欢看书读报的老人也很多,让老人有书报可看,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也有益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与《人民日报》不同,新华社则关注老年节本身的意义,他们以《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发表评论认为,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尊老敬老也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要通过更好的文化传承,使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北京青年报》则发表文章《关爱老人莫拘泥于重阳》建议,向老人献爱心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一是献爱心不要一窝蜂,不要拘泥于重阳节或敬老月。改变节假日福利院、养老院严重“超载”,平时却少人问津的情况。二是献爱心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局限于城区老人而忽视偏僻地区的老人。三是献爱心要重内容而轻形式,防止“应付差事”和“完成任务”。把爱心切实送到老人的心坎上,才能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爱心的温暖。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也在老人节前夕表示:在我国老龄化进程速度快、规模大、影响全面而深刻的背景下,只有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及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推进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塑养老服务领域中的资源配置机制与格局,着力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居民养老需求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应对、综合应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虽然已是第27个老人节,但是从今年各大媒体的关注度来看,上到中央下到普通老百姓,如何安排好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是大家日益关心的重要事件。在举国群策群力的氛围下,又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

猜你喜欢

献爱心敬老养老院
我用稿费献爱心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敬老爱老防跌倒
有多少钱才能住进养老院
老太太养老院
庆“六一” 献爱心
踏上瑶山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