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和县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做法与成效

2016-11-30杨一群

绿色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坡耕地项目区梯田

杨一群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陇南 742100)



西和县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做法与成效

杨一群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陇南 742100)

分析了西和县水土自然条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西和县实施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工程建设成效。总结了其主要做法与经验,以期对相关工程在西和县未来的实施提供参考。

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效;西和县

1 引言

陇南市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5°03′~105°38′,北纬33°37′~34°13′,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多年平均气温在8.4 ℃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52 mm,无霜期172 d,年均侵蚀模数2468 t/km2·年。总面积1861.66 km2, 耕地面积61279.84 hm2;其中:坡耕地36139.84 hm2。西和县坡耕地面积大,梯田化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2 任务完成情况

经甘肃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2013~2015年,西和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3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82 km2,其中:梯田1966.68 hm2,水保林143.75 hm2,配套道路工程220 km,行道树1.581万株,修建截排水沟23.8 km,水窖80眼,谷坊6座,地埂植物带72.24 hm2。累计完成工程投资3961.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3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93.45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468.19万元。

3 工程建设成效

3.1 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1.82 km2,其中:梯田面积1966.68 hm2,水保林面积143.75 hm2,植物护埂面积72.24 hm2。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初步实现了蓄水保土功能。经过综合治理,年增加蓄水能力66.32万m3,拦泥能力提高10.45万t,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人居环境实现文明美化。

3.2 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

通过的梯田建设及配套措施实施,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项目区98%的群众不再饲养大家畜,耕种和收获季节绝大部分群众结束了人背畜驮的历史,到处可以看到拖拉机、旋耕机、微耕机、收割机、农用三轮车等农业机械作业场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极大地提高,减轻了群众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3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新增梯田面积1966.68 hm2,累计达到2347.83 hm2,人均梯田达到0.12 hm2,项目区基本实现梯田化;每年增产粮食250.75万kg,新增总产值515.96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235.59元,受益人口19473人,提高了区域粮食单产,保障了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3.4 人地矛盾进一步缓解

项目区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项目区实施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承载能力,人口环境容量和人口密度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 主要做法与经验

4.1 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促进工程建设

为全面推进工程优质高效发展,西和县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纳入农村经济管理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面实行目标管理。一是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水务、发改、国土、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西和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土保持局。

4.2 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注重工程质量

一是严把“规划关”。 在梯田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统筹兼顾、综合开发”的原则,在勘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配置,综合规划,同步实施,合理布设各项措施。 二是严把“实施关”。 在工程建设中,做到规划定位、设计定块、打桩定线、放线定量、按图施工。县水保局组织抽调30多人,成立了工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组,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4.3 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发展支柱产业

工程建设中,按照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方针,以梯田建设为重点,林、路、渠、水窖配套,集中连片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建设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把基本农田建设作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措施来抓,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的梯田建设,使项目区全面实现了梯田化目标,为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全区梯田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梯田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区域内的自然气候条件,突出支柱产业的建设,有计划地发展适宜本地生长的半夏、柴胡、马铃薯、甜玉米、苹果和核桃产业。

4.4 完善机制,健全制度,规范项目建设

工程建设中,西和县积极探索新时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公示制、监理制等各项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实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各项目区的项目责任主体为县水保局。 二是实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为确保农民群众在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调动和保护治理积极性,在项目实施之初,对工程建设的内容、设计规划、工程投资、投工投劳和补助标准等在项目实施乡镇进行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群众投劳承诺制。在项目规划阶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经项目区2/3以上群众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区水保局做出承诺后,方可列入规划申报立项并实施。四是实行项目监理制。该项目由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承担监理任务,并签定了监理委托合同,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监理工程师认真落实“三大控制”目标,根据进度服从质量,投资保证进度的指导思想,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监理工作的首位,严把各项工程的质量关,建立健全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职权分明、责任靠实、协调有序、管理规范的监理运行机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健康运行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五是强化资金管理制度。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新《会计法》、《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及有关管理规定,对项目资金实行了专项管理,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六是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制度。按照《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专项预防暂行规定》,对工程的实施建设、投资预决算、资金拨付使用、质量检验、工程验收等进行全程监督。七是强化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确定专人,开设专柜,及时地将工程规划设计、验收、施工合同、相关文件等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建档,为治理工作的决策以及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5 未来的展望

(1)强化监督管理。对已完成的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巩固提高力度,在工程质量上进行检验,该整改的整改,通过一年的运行,对成活率差的造林地块继续进行补植,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善始善终地抓下去,全力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2)连续抓好后续产业开发。将梯田工程的规模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把项目区打造成中药材、马铃薯、经果林示范基地,为西和县农业特色开发树立样板,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教育基地。

(3)严格执行项目工程管理有关规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1]高光耀,傅伯杰,吕一河,等.干旱半干旱区坡面覆被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1).

[2]沈中原.坡面植被格局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3]朱 婧,徐海燕,赵文武,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地与草地不同配置方式的侵蚀产沙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3).

2016-09-06

杨一群(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与治理工作。

S157.1

A

1674-9944(2016)18-0027-02

猜你喜欢

坡耕地项目区梯田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甘肃梯田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浅谈坡耕地玉米作物根系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坡耕地运输车爬坡性能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