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2016-11-30王良

创新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生

王良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王良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本文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出发,设想构建“四位一体”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形成“四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服务,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辟新的途径。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重要途径,已经逐渐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肯定,为了给广大创客提供有利的创业环境,国家等各级政府建立各级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孵化基金、出台创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但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来说,现状不容乐观。根据资料查找可知,尽管有超过70%的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愿,然而真正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不足1%,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一个科学的创业支撑体系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1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1.1创业意识不强烈,创业目标不明晰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大军中,主动性缺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属于萌芽期,缺乏外在的引导。创业实践不是一是大脑的发热,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完善的计划,这可以在实践中总结,也可以通过就业培训来完成。然而大学生普遍存在对培训机制的抵触,因此,也就没有机会对自身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更无法为自己找准定位,所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非常低。大部分大学生创业只是一时兴起,或者迫于当前就业压力。因此,这种创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创业过程中当遇到缺乏资金等困难时都会结束,虽然能为参与者提供一定的经验,但是,缺乏主动性的创业是难以成功的。

1.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扩招力度逐年加大,虽然在整体上有助于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主要体现在其扩招的科学性上,市场份额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一旦劳动力过多,那么就业

问题就会出现,高等院校不科学、盲目的扩招加剧了大学生的增加量和就业的压力。

面对日益发达的高等教育,大学城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特点更加明显,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大学城,快速发展的大学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曾指出“大学城可以没有围墙,但决不能没有文化氛围”。但是,现实中的大学城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发展较为迅速,因此在运行中存在缺乏师生间的交流、缺乏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缺乏社会实践和创业的机会这三大突出问题。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没有改变,高校依然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重点教学之中,甚至一些院校还没开展创新创业课堂,这种培养模式和现实市场需求极其不匹配,大部分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大学生求职课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大部分的高校没有落实,一些高校甚至在大三大四的后半学期快速的结束,仅仅当成一项教学计划对待。实际上,这种课程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十分有用,应该开设在大学的前半部分,是学生在进行大学生活后不久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等进行思考,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大学学习和未来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如此,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1]。

1.3缺乏有效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持

根据系统学派的观点,我们知道,社会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会与总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时刻进行着能量的交换。社会和创业的关系相当于水与鱼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现实国家状况上提出的,因此,脱离不了大的社会环境,不可能独立的开展,势必会与社会风俗习惯等产生碰撞。由于大多数的人倾向于好的职业而不是创业,希望自己未来过得安稳,因此创业无论是在高校还是在社会上都是少数人参与的。作为大学生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大学生不仅没有资金、时间,而且缺乏经验和能力,再创业方面是不被看好的,就不容易得到公平的对待。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等成本高、但成功率极低,这是因为我国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实现一套完整的支持措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缺乏关注、甚至还没有看到创业在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上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处在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普遍被认为缺乏经验、资金等,在社会上受不到公平的对待,这种社会整体态度加剧了大学生创业的困难程度[2]。

2 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想

大学生创业服务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也不是仅仅依靠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就能实现,它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家庭的协助,也需要青年学生自身的努力。随着教育部“2011计划”的大力实施,河南省正在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协同创新主要是在其创新组织方式上显现出复杂性,它的核心要素是要形成大学企业研究机构,而且其辅助要素——网络创新模式应结合政府、金融机构等提供非营利性创新平台,曲面将知识和技术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知识和技术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上达到新的高度。由此看来,在全面协调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学生的协同力量,形成“四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对于推动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解决河南省这个人口大省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服务体系是以青年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为总体目标,根据我国国情和河南省省情,在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形成基础体系以培养青年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形成指导体系为大学生创业做出全方位的服务;形成协助系统让企业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支持系统。通过个人、高校、企业、政府等的大力支持和全力帮助,以使在校青年大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得以提升;使其自主创业的本领得以逐渐掌握;努力让更多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处于被动地位的求职者转变成为职位的创造者,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服务体系从政府、企业、高校、青年学生等不同角度出发,构建政府层面的政策激励,企业层面的实践锻炼,高校层面的专业和智力支持,学生层面的兴趣调动和创业扶持,从而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对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和激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通过国家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动,最终达到营造青年学生热衷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青年学生有效创业的根本目的。

3 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实现路径

3.1立足基础系统,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传统的教育思想使得中国的青少年创新意识极度缺乏,思想保守、不知改进、没有上进心,面对困难缺乏信念,容易向挫折低头,没有不服输的勇气。基于这种情况,当代在校的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十分必要,更应该认识到自主创业,为国家分担重任的职责,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在当今如此良好的政策下,把创业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联合起来,寻求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创业作为自己终生的目标,一旦成功了,不但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社会就业形势及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项目,好的项目只有好的创业者才能使其发展壮大。目前,在全国创业风潮下部分创业者弃学创业,然而由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局限性只能选择较为大众的创业方式,诸如水果店,奶茶店此类,偏离了大学生学为所用的道路。大学生创业者应顺应时势,跟紧政策走向,充分发挥其在互联网方面的快速学习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等综合素质,把知识、信息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高新创业过程中[3]。

3.2完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指导大学生成功创业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思维逻辑、提高综合能力的地方,应要发挥其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和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使创业培训课程专业化。同时高校还应重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使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用专业来辅助创业,打破大学生毕业即转行的尴尬局面。此外,各大高校应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高校创业交流,建立各高校创业交流平台,避免各高校创业园沦为孤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创新意识都能被开发出来。只有多加培养与训练,才有可能激发出自己潜在的具有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潜在的能力,可以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开发。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高校必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并给有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基地,锻炼并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

3.3以协助系统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增强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对于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高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在校大学生创建创业园区或者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条件好的高校尽量与相关的企业合作,让学生利用假期多去企业实习,让学生多接触企业,更可能多的去积累社会经验。而且,高校应该举办一些创新创意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企业应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储备创新创意人才,这样才能长足发展。所以,企业应联合高校,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扶持,让更多的大学生具有创业想法。

3.4以支持系统为抓手,有效发挥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但是如何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实效性,也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一,宣传力度,对于这些政策,从国家到高校各阶层之间应做好传递与宣传工作,尽可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了解到国家的关于创业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第二,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必须落实到位,政策在传达的时候各级部门必须要理解正确,并且积极执行。第三,政策在执行时应该尽量简化相关的办理手续,真正让大学生受益[4]。

3.5营造社会氛围,发挥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激励作用

一个具有创业氛围的社会,会激励有创业想法的青年学生去创业,环境造就人,只有社会环境好,才会造就更优秀的人才。浓厚朴实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效果不会太明显,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文化氛围确是大学生必需的动力。要想使社会发挥最大的作用,社会要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崇尚合作”的文化氛围,一个国家最深层的发展源泉就是社会氛围。

首先,社会的舆论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对于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会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对于个人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学生更加认可自主创业。其次,社会还具有良好的宣传动员作用。社会上的一些组织或者成功创业者必须要积极宣传政府相关创业支持性的政策并且分享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经历,让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政府的支持,坚定创业的信心、不放弃;再者,对于还没有较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对他们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帮扶措施很有必要,他们需要来自政府、社会的帮助。作为纽带的非政府性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应做好有关创业信息服务、创业技术咨询服务、创业市场指导服务以及人才服务等的服务[5]。

“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服务体系是以青年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为总体目标,通过个人、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帮助,使得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掌握自主创业的技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力求使高校应该站在创新时代前沿,以前瞻性思维应对时代需要,为中国创业跨入历史性新时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与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江玮璠,李文,汪丽琴,杨叶,蔡昌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3(11).

[2]杨邦勇.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2).

[3]肖军,陈柳.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

[4]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5]李楠.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的革新[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3).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6)05-56-3

收稿日期:2016-4-28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15B074);2014年河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的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2014GJYJ-B03)。

作者简介:王良(1979.6-),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Entrepreneuri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ang Liang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nvisages to build the new ideas of"four in one"entrepreneurial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us forming"four in one"entrepreneurial service system,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service,and open up new ways for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service system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