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风汤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6-11-30闫婵娟陈璐陈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机制

闫婵娟+陈璐+陈乐

【摘要】目的 观察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对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的疗效,并分析消风汤方组中各味中药对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的临床治疗机制。方法 74例急性荨麻疹风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给予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7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消风汤;急性荨麻疹;风热型;机制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2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急性荨麻疹为疾病在短期内愈合者,一般<6周为急性[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亦逐年增加。其中风热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尤为突出,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为了探讨中药治疗荨麻疹产生的内在机制,我科选用患者74例进行治疗获得肯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3年02月~2014年02月陕西省中医院皮肤科荨麻疹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女40例,男34例,年龄18~60岁。病程<6周。就诊时根据中西医皮肤性病学辨证为风热型。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6周。对照组37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周。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诊断按照国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2]中的荨麻疹诊断标准,风热型表现:主症:多发于冬春季,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瘙痒。次症:伴恶寒,咽喉肿痛;或遇热加重,得冷则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1.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的急性荨麻疹,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60岁,病程<6周。③在治疗前未接受过抗组胺药、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维A酸类等药物治疗者。

1.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以下或>55岁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对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过敏者或不能忍受中汤药味道者;③病程>6周者;④其他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如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⑤未按方案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治疗或安全性判断者。

1.2 治疗分组

1.2.1 对照组

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2次/d。

1.2.2 实验组

给予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剂量同对照组,消风汤为主方加减:金银花20 g、连翘20 g、生地黄10 g、赤芍

10 g、荆芥10 g、防风10 g、白芷10 g、羌活10 g、生甘草6 g。水煎服,1剂/d,分2~3次饭后口服。设14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并于停药后进行随访。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院皮肤病学组指定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标准[3],对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的风团发作频数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疗效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根据SSRI得分评定疗效:治愈:SSRI≥90%;显效:60%≤SSRI<90%;有效:30%≤SSRI<60%;无效:SSRI<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间疗效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荨麻疹在临床为常见病,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 h

内消退,但反复可发生新的皮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男女[1-10]。风热型荨麻疹是临床较常见的类型,此类患者多性格较急,皮损为红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常遇热加重。消风汤为陕西省中医院的临床经验方,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治疗荨麻疹效果显著,临床观察到消风汤[4]对风热型荨麻疹疗效的肯定。方中用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5],用生地黄、赤芍以清热凉血,用荆芥、防风、白芷、羌活以疏风解表,生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协同,起到清热疏风、调和营卫。既固护正气又给邪以出路,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及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医在各类疾病中的重要性,更加注重中医的西医化,对中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科学的验证,西医上认为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消风汤对荨麻疹发生作用的西医药理作用如下: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其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连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炎及解热作用,其所含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6];生地黄水提液有降压、镇静、抗炎及抗过敏作用[7];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荆芥穗有明显的抗补体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其煎剂有增强小鼠富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白芷亦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等作用[8];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挥发油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且对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甘草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黏膜[9]。

盐酸非多非那定片为第2代抗组胺,无明显的镇静副作用及心血管副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安全有效[11]。

4 结 论

通过实验观察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78%。可以得出结论,消风汤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具有显著的效果,尤其对风热型急性荨麻疹,且非索非那定片无明显的副作用,对老人及心脏疾病患者有良好的适应性,需要注意消风汤需在中医辨证准确的情况下才可发挥良好的效果,减少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赵 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第1版):742-748.

[2] 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第一版):192-198.

[3] 冯会兰,唐世清.依匹斯汀与左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77-78.

[4] 夏立晔.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5,9(22):0152-0154.

[5]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第二版):107-109.

[6] 赵东瑞.消风散临证应用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529-529.

[7]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第二版):144-145.

[8]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第二版):57-61.

[9] 郑翠蛾.退热合剂治疗外感发热136例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370-371.

[10] 邓肖英.消风散加减合针灸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2002,40(1):0073-0075.

[11] 邓安春.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多中心随机多盲对照临床实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5(21):332-335.

猜你喜欢

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保留和突破:TPP协定ISDS机制中的平衡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