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撬动10亿潜在法律服务需求

2016-11-29张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仲裁律师

张莉

随着移动互联的春风划过社会各行各业,法律服务行业也在谋求变革,紧随时代潮流。当前国内尴尬的7000:1的人均律师配比和传统法律服务模式的众多局限,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用户的消费习惯,更无法满足呈几何增长的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移动互联+法律服务”以其快捷高效、成本低、无地域空间限制等诸多技术优势成为法律服务革新的重要力量。

法律服务有巨大潜力待挖掘

目前,全国有10亿左右潜在的法律服务需求用户,而执业律师的配比远达不到需求,这是一个资源极度不匹配的市场,但在公众眼中,法律服务似乎并没有呈现出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原因在于这10亿的潜在法律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

虽然国内的法律需求十分旺盛,但真正花钱购买法律服务的人却比较少,服务价格高、找律师的渠道匮乏、服务质量没保证、不重视中小企业和个人家庭市场、没有知名品牌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法律服务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80%的用户在正式委托律师之前通常会经过法律咨询环节,现在,70%的用户青睐于移动端法律咨询。这个数据背后意味着移动法律咨询已经成为用户获取法律服务的上游入口。

而“移动互联+法律服务”模式的出现或许可以解决制约法律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一些本不会去找或者不值得找律所的法律服务需求,转而可能从线上法律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法律服务产品。

“移动互联+”扩大了法律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兴起,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市场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移,律师行业也不例外。‘移动互联+法律服务’业态服务平台的出现是法律服务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对线上网络平台进行充分利用,改善了律师的工作方式,从宏观上推动了全国律师行业的整体发展。”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峥在2016中国仲裁周“创新·融合”移动互联+法律服务峰会上表示。

据了解,2016中国仲裁周期间正式上线新品的华债网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债权流转”这一法律服务领域成为了先行者。“债的管理行业”包括债的信息交易服务、法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三项专业服务,未来还会有债权证券服务有机并入。

华债网产品总监刘冀伟表示,华债网2.0从5月上线以来,4个月内得到了几千名律师的测试反馈,帮助了大量债权人和债务人解决难题,平台中的全国律师大协作和律师办公室版块也得到了众多律师用户的喜爱。随后还即将推出掌上法律服务平台私律APP,希望为律师和公众用户提供更多实用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监督协调处处长姚俊逸在峰会上表示:“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互联网日益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法律作为传统行业也受到了新技术的冲击。华债网和私律APP作为法律服务革新的重要力量在本次仲裁周正式上线,我代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期待它们的更多功能,成为未来法律服务行业新选择。”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秘书长郭峰认为,“移动互联+法律服务”这一法律服务模式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深入分析和探讨移动互联与法律的结合给法律人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移动互联+法律服务”是个需要持续探讨的大课题,行业人士都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创新与融合还在继续,而中国移动法律服务的全新生活已经开启。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仲裁律师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仲裁协议及其效力研究
善良律师
调音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好还是临时仲裁好?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赢得很惨
律师与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