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校企合作框架下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

2016-11-29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胡重毅

中国商论 2016年27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校企实训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胡重毅

浅析校企合作框架下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胡重毅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文化素养不高,要想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唯有技能过硬。无锡旅游商贸学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为了满足会计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需要,与无锡公勤会计师事务所携手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之合作,一方面匹配了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积极推动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

公勤 校企合作

无锡公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勤”)是在无锡市大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由多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发起设立,经江苏省财政厅核准,可承办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和咨询服务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有执业注册会计师53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12人,注册资产评估师21人,会计师中级及以上职称36人,并聘请了金融、税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作为常年顾问。

1 合作的动因

1.1 “公勤”独有的资源优势

“公勤”的合伙人中有两位原是学校老师,具有职业学校的教师背景。他们都是从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所以对于职业教育有着很深的情谊。并对职业学校的教师素养十分了解。学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中的绝大部分专业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资格,这是一部分很有潜力的优势资源。合作中“公勤”让这部分优秀教师参与到会计实务当中,结合其系统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升华理论,帮助教师解决企业实务中的问题。另外,学校具有高质量的培训环境,“公勤”也利用这种天然优势,将学校作为了本单位的培训及后续教育基地。

1.2 “公勤”强烈的社会责任

有了好的合作基础,是否能长效合作呢?这关键还取决于合作企业的社会态度。“公勤”是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公勤”把与学校的合作作为一种推广企业文化的媒介,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培育。“公勤”认为自身有义务参与校企合作,认为培养人才是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三者的职责,既然现阶段企业有承受的能力,那么就应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承担企业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同时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1.3 学校及专业的社会声誉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倾力打造的全市最大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和无锡地区旅游商贸人才的培养基地。作为本校入学分数最高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近年来经过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一系列荣誉,为行业输送了上千名应用型人才,被社会誉为“服务明星”的摇篮。作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公勤”每年都会接收一批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前去实习。

2 合作方式

2.1 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聘请“公勤”的资深会计师、税务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用行业中较为前沿的信息与要求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见表1)。

表1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一览表

2.2 参与专业论证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每年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校与学校部门领导、教师共同研讨,让他们提供市场对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岗位需求的最新信息,以明确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具体实训方案,让教学与市场接轨,不盲目教学,并共同研发教材,让他们提出可行性建议,最终让学生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2.3 举办专业讲座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除了在每年开学初由专业负责人及行业企业专家为新生做入学教育讲座外,还定期邀请“公勤”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税务师等到校进行讲座,可以讲某一专题,也可以讲工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或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等,让学生能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2.4 顶岗实习基地

“公勤”这一学生会计实习基地,在为学生安排一名专职教师讲授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为学生配备了会计师傅,实行“一对一”教学,即由一名师傅负责一名学生的业务培训。经过三个月的会计基础培训与实践操作后进行全面考试,考核学生是否完成会计达标的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在实习基地的会计实践质量。

2.5 共同建立校内导师工作室

导师工作室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着共同研究方向和合作愿景的教师共同体,是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教科研基地和产学研的结合体。学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以副教授陆钰老师领衔的技能导师工作室是由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公勤”携手共建,旨在校企共建校内基地,共育人才。该工作室由财会系6位优秀的骨干教师与2位校外企业专家组成。2位外聘企业专家均是资深注册会计师,多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定期到校内进行技能指导与培训。

2.6 共同培育优秀的教师团队

由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大多数专业教师来自院校,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理论结合实践进行灵活教学,更多的就理论谈理论,使得培养的学生也死搬硬套,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2007年起,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去事务所参加专题培训;“公勤”也会委派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校内记账公司的日常工作,并做好现场指导(见表2)。

3 合作的成效

3.1 共同开展行业需求调研,明确专业定位

学习、调研、科学论证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为寻找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所需的核心要素,特别是专业形成必需的行业基础,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和“公勤”开展了全体专业教师的大学习、大讨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专业论证会,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滚动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规划。

3.2 校企合作,建立新型的学生实训模式

学生在“公勤”实习期间由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具体指导,课程的组织借鉴工厂学徒制的课程安排,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面授讲解。该课程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实习任务来自于企业的安排,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并锻炼他们的实际岗位技能,在业务和技能的训练设计方面兼顾了工、商、外贸等不同企业类型和外勤、税务及账务等不同任务类型。任务训练结束后学生可跟随师父进入企业的代理记账部门进行真正的顶岗操作和实习,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项目实施完全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学生根据企业的员工管理和标准上岗。整个实习按天安排,实习内容分包括财务软件操作、外勤、税务实务讲解操作及不同类企业的真实账目操作三大方面。企业派出的实训老师每人负责带1名学生, 主要工作职责是培训学生账目及相关事务处理及问题解答,同时每位老师还要承担约8~10家真实企业的代理记账工作,而学校的教师则参与整个培训计划的拟定及实习指导,同时负责实时反馈学生意见以助企业调整。在实习管理方面, 学生要按天记录实习日记,每周和实训教师进行交流,评定实习优秀生进行奖励。

3.3 重视学生岗位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通过岗位演练,使学生对财会工作有了深入的认知和体会,并且对其既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回顾。通过全真的流程操作,使学生关注了以往传统实践教学中无法实现的重点,如企业内部控制、危机处理、成本控制等问题;也使学生发现了不少技能和业务的难点,如税款计算、外汇核销及产品成本的计算等问题。通过实际外勤业务的实习,亦可使学生胜任诸如报税、抄税、注册登记等工作,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很有帮助。

3.4 校企共育,强化专业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定期将骨干教师送入“公勤”学习。这一企业锻炼,已成为教师假期培养的常态。教师边干边学,这不仅促使教师最大限度地突破学校教学的围栏,而且使教师能更紧密地贴近实践环节,接受企业实际运营方式及管理体系的实地操作训练。

4 校企合作的困惑

虽然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目前已有15个校外实训基地,但是除了与“公勤”等几个企业的合作较为紧密外,其余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还是以学生提供企业实习生,双方建立一个实习基地,很难真正做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财务工作不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就单个的企业来说,其设置会计岗位数有限,所能容纳的会计人员有限,不可能像基层其他部门那样需要大量职员;同时由于办公场所有限,即使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成立会计实训基地,一次也只能接受几个学生实训,解决不了学校每年二百多个学生的实训问题。基于此,我们认为是否可以将与“公勤”的合作继续延伸,将“公勤”的师资资源与我校的设施资源结合,共同创办一个财务学生上岗实训和企业会计人员实操提升的财务人员的培训中心。这不仅能真正地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更能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的品牌与示范性。

[1] 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4).

[2] 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02).

表2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参加“公勤”专题培训一览表

F069

A

2096-0298(2016)09(c)-189-02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