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与Lp(a)水平临床分析

2016-11-29杨桂强刘文超刘滋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酶原纤溶硬化

杨桂强 刘文超 刘滋润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焦作 454001



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与Lp(a)水平临床分析

杨桂强 刘文超 刘滋润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焦作 454001

目的 通过检测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Lp(a)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与oxLDL、Lp(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5例,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比较2组oxLDL、Lp(a)水平,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7 d、14 d的oxLDL、Lp(a)血浆水平(分别为511.16±89.26、527.23±86.98、529.32±91.27;329.26±62.17、333.21±50.13、330.68±59.8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xLDL、Lp(a)检测可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急性脑梗死;oxLDL;Lp(a)

急性脑梗死患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且逐渐年轻化。急性脑梗死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脑部血液循环系统供应障碍,使局部组织出现不可逆转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1-2]。我们分析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oxLDL、Lp(a)水平,探讨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12—2014-1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5例,均符合我国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脑部CT检查确定为首次发病患者。男87例,女68例;平均年龄(45.6±8.5)岁;健康对照组50例,均无脑血管病症状,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0±5.5)岁。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病情分级。排除动脉瘤、脑肿瘤合并卒中、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近2周内未使用影响oxLDL、Lp(a)水平的药物,研究对象心、肝、肾、肺功能正常,2组年龄、性别、既往史、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24 h、7 d、14 d,对照组体检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利用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各检测样本浓度。

2 结果

2组oxLDL、Lp(a)水平比较见表1。2组ox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L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患者组发病期间oxLDL、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

表1 2组oxLDL、Lp(a)水平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部分为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主要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oxLDL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致内皮细胞功能损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oxLDL的细胞毒性作用使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改变,这些改变有利于血液中单核细胞及LDL进入内膜下加速脂质条纹的形成。通过oxLDL的细胞毒性足以使内皮细胞脱落,促进病变从脂质条纹向更复杂的损害发展。oxLDL浓度增高,可致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以及对单核细胞的化学趋向作用促使单核细胞聚集;一旦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通过动脉壁各种基质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Lp(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Lp(a)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干预纤溶过程:可竞争性抑制PLG激活,干扰PLG与受体的结合,并抑制血小板血栓的溶解;可竞争性地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PLG的结合,干扰血栓栓子表面纤溶酶原的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血栓形成;Lp(a)可干扰纤溶酶原与链激酶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也抑制了纤溶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栓形成栓塞。刘庆平[3]研究证实,oxLDL、Lp(a)在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7 d、14 d的oxLDL、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说明高浓度的oxLDL、Lp(a)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期间oxLDL、Lp(a)水平有所变化但无明显差异(P>0.05),郝洪军等[4]研究也已证实。

综上所述,检测oxLDL、Lp(a)水平可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了解患者血栓氧化程度以及脂代谢水平,为临床积极进行对应治疗提供依据。

[1] 王铮,高枫,郝洪军,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斑块与TXB2、OxLDL,Lp(a)、Hcy相关性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4(11):663-665.

[2] 王铮,高枫,郝洪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栓烷B2、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5):457-459.

[3] 刘庆平.动脉粥样硬化与自身免疫[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60.

[4] 郝洪军,金海强,刘冉,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TXB2、6-Keto-PGFLa、OxLDL和Lp(a)水平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5,33(1):29-32.

(收稿 2016-03-16)

R743.33

B

1673-5110(2016)19-0115-02

猜你喜欢

酶原纤溶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