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6-11-29王忠荣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课余运动会

王忠荣

(广陵区新坝中学,江苏 扬州 225107)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王忠荣

(广陵区新坝中学,江苏 扬州 225107)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完整体系,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补充和延续,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检阅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种形式。全民健身运动正在逐渐推广与普及,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全校各级领导、师生非常关注的一项活动,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群体工作、运动训练和竞赛等,起到了积极地促进和引领作用。而现在中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如运动项目设置单一、组织形式陈旧等,已经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改变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提高竞赛水平与质量已迫在眉睫。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与发展建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改革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2.2 访谈法通过对学生及部分教师的座谈,了解他们对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

2.1.1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得不到重视学校和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课余体育竞赛的重要性,对于开展课余体育竞赛不够重视,大部分学校只是开展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竞赛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相脱节。学校对课余体育竞赛的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和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1.2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组织形式陈旧中学课余体育竞赛项目设置多数与市级、省级的比赛项目挂钩。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已形成传统,比赛项目相对固定,项目设置单一,在组织形式上陈旧,运动会的形式、竞赛的内容常年不变,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1.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设置竞技性过强现行的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从内容到形式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相对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没有针对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缺乏能发挥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趣味性强、简单易行、新颖的体育竞赛,对学生的兴趣吸引有限,学生参与率很低。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设置过于竞技化,而且集体项目较少,各学校体育竞赛大同小异,缺乏学校特色、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2.1.4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达不到广泛健身的目的现行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设置的比赛项目单一,参加竞赛的人数有限,使很多学生没有发挥自身体育才能的余地和空间,挫伤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校课余体育竞赛举行的频率较低,间隔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现有的学校运动会从项目的设置,到参与人数的限制,再到比赛时间的相对集中,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所以达不到广泛健身的目的。

2.1.5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缺乏观赏性和娱乐性在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的设置调查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学校设置的这项比赛项目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对于他们而言,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没有什么娱乐性,观看比赛不是自愿的,也就不可能愉悦身心。

2.2 制约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发展的因素

2.2.1 认识上存在误区传统的学校运动会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这一学校体育的目标,重胜负,重选拔,轻普及,违背了课余体育竞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丰富学校师生文化生活、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实践能力这一原则。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不能简单地变成一些“老面孔”的热身赛和表演赛,应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2.2.2 竞赛项目设置单一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以一学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为主,但田径运动会比赛安排时间周期长、竞赛次数少,随着比赛的结束,学生锻炼的热情也就随之消失。竞赛项目大多以竞技体育为依托,主要以运动成绩和运动技能竞赛方式为主,缺乏多样性、趣味性、大众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使那些运动技能一般、运动水平较低的学生失去了对运动竞赛项目参与的兴趣和信心。

2.2.3 参赛方式受限制各级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都规定了每个项目参赛的限报人数、个人限报项目数及每个参赛队(班级)总人数。对于运动实力较强的班级来说,每队必须挑选出具有实力的、能确保拿到名次的学生参加比赛,从而导致有能力或有意愿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不能参加。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也对学校课余体育竞赛项目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班级来说,他们要想方设法的凑齐名额,这就出现了强行报名参赛的现象。中学田径运动会组织报名时一般规定,每项项目限报3~4人,每人限报2个项目,有的学校最多可以报3个项目(包括集体项目在内),这样看来,对于运动会组织是有利的,但就学生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只有少数学生能参加运动会,大部分学生则失去了参赛的权利和机会,只能充当观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体育竞赛意志。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普及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体育素养,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建 议

3.2.1 建立完善的运动竞赛体系,积极开展群体性活动(1)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竞赛时间。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改变观念,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引导,加大对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应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要保证学生的体育比赛时间,可以利用每天下午的课余时间进行比赛,打破传统的固定比赛时间,如每年的田径运动会。每天安排一个项目,不但可以保证比赛时间,还可以持续地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2)针对学生特点选择竞赛内容和形式。在选择竞赛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积极优化课余体育竞赛的环境,应选择强度适中、趣味性强的项目,选择那些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和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便于组织和开展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组织者可以以体育节、体育周、运动月的方式开展竞赛活动,并形成传统,来推动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

(3)根据条件创新竞赛项目。体育竞赛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立竞赛主体,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竞赛,参与裁判。可以创新活动项目,多举行一些集体类项目,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责任感,要注意的是应将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融入到课余体育竞赛中。

3.2.2 体育教师应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体育教师是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者,要想搞好体育竞赛,就要求组织者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拓出有创意、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例如,积极创建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体育骨干,利用体育社团协助教师开展课余体育竞赛等,这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2.3 促进运动竞赛的激励机制在运动竞赛中,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内在驱动力,完善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在付出与回报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兴趣,提高学生参加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在驱动力。

[ 1 ]田军.侯丕宇.对中小学校运动会的认识与思考[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

[ 2 ]庞毓恩.学校运动会改革之我见[ J ].体育科技,2004(1).

[ 3 ]高岩松.走出学校运动会的误区构建体育节[ J ].广州体育学校学报,2001(1).

[ 4 ]富嘉贞.校运动会向想体育节转轨的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 5 ]梁丽红.浅谈我市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 J ].中国学校体育,2001(3).

[ 6 ]陈静.学校体育竞赛的弊端与改革初探[ J ].成才之路,2012(34).

G807

A

1674-151X(2016)12-076-02

2016-10-14

王忠荣(1979~),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课余运动会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我要参加运动会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