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2016-11-28祝明姗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

祝明姗

摘 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逐渐增多,工程项目的模式与种类也已逐渐改变,这对工程类外语翻译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翻译人员逐渐成为外包工程项目急需的人才。本文将主要论述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并从课程培养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补充等多个方面,对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详细的规划。

关键词:复合人才培养;对外承包工程;外语人才

一、 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是指既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其主要培养目标如下:

1.实现专业与语言的紧密结合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与语言的结合,充分考虑不同语种专业自身特点,规划好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重,在低年级阶段着重加强语言的实践性训练,高年级阶段注重专业与外语知识相结合,增加专业外语课程。同时与对口企业工作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2.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文化元素。为培养国际化交际型人才,需注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程中,尽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在交流中所用表达方式符合语言对象国的交际特点。

3.培养实践型人才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将其掌握。在这一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的实习实践机会,将语言与专业相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专业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这一人才培养的重点不仅在于塑造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塑造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语言技能、广阔的国际化视野、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元化工程类外语人才。同时,更要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二、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与语言的巧妙结合,本文将此类人才培养方案分为两大类:一类针对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另一类针对外语专业的本科生。

1. 以工程类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的培养建议

外语往往是理工科学生的短板,若想在四年时间内学习一门语言并达到自如交流的程度,确实不易。因此,这一方案中的外语教学将采取与专业外语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本着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并配以企业项目负责人讲座、相关专业外教教学以及商务外语、口笔译实践课等课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语言体系的同时,将语言与专业融为一体。以下是针对此类专业学生的两种培养方案:

(1)工程类外语实验班。此类人才培养将采用混合实验班模式,从工程类专业学生中挑选外语底子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强、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单独编班,因材施教,特殊培养。学生在学好其本专业的同时,强化数理、人文社科、计算机等方面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同时加强外语学习。

该培养模式中语言课程强度较大,周课时量为6~8课时。低年级阶段以基础学习为主,需掌握发音、语法与日常生活表达。高年级阶段开始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和文章,每周开设一节外教课,由来自该语种对象国相关领域专业教师讲解,并将进行口笔译翻译训练,学生在保证每周固定的语言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可到公司实习,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并开始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

这一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熟练的语言技能以及优秀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学生可掌握日常交际词汇、基础工程词汇、工程项目谈判词汇等,并接受口笔译、专业文件阅读分析等技巧训练,商务信函写作、合同及标书的拟定,同时了解该语种对象国文化。文化的扩展,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2)第二外语培养模式。针对一些使用范围有限的小语种,应适当平衡小语种与英语的学习时长,小语种课程将按照第二外语课程形式安排,选用真实语料作为教学资料,课上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与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确保充足的口语练习时间,使学生通过两年学习,能够较流利地进行简单的生活交流,为未来工作提供语言保障。

该培养模式将以市场需求与学生兴趣为导向,合理安排语言类课程时间,课程不仅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实践性强等特点,更将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性与参与感。该培养模式不仅能为工程类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也将为其提供新的平台与机遇。

2. 以外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的培养建议

外语专业本科课程多以纯语言类课程为主,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往往对其所供职的公司业务领域不够熟悉,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碰到诸多问题。为缩短毕业生与公司的磨合期,可在外语专业培养计划中适当加入工程类课程概论,使学生提前了解简单的工程知识、研究方法、发展方向与尖端技术,同时也为其未来工作打下基础。

该课程以了解工程类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未来工作内容为教学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实用性,在教材上应选用配有该语种解释、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使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简单化、通俗化。同时,选用真实工程案例,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适当加入项目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熟悉项目管理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竞争意识与开拓意识。这一培养模式将对外语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思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此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由于涉及复合人才的培养,在专业配置上,需配备一支具有外语、工程以及管理三类专业的教师团队。各专业教师之间在建立紧密联系的同时,应共同协作,合理设置课堂内容。语言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了解一定的工程专业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为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国外工作环境,可考虑聘请工程类外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讲解国外工程案例以及跨文化交际内容。

面对这一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同时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并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师队伍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成为这一培养模式发展的根基。

四、教材补充

教材的匮乏是这一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最需要补充的教学资料是工程外语类教材,这类教材的编写需要外语专业教师与工程类专业教师共同合作。该教材除介绍国际通用的工程类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设备与产品外,还应注重联系实际,通过展示语言对象国工程项目真实案例,为学生介绍语言对象国工程技术以及设备方面的特殊性。

工程管理外语教材以及商务外语教材也是此类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料,工程管理类教材应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实例,介绍工程项目组织、计划与各类管理方法,项目融资等领域。商务类外语教材将主要介绍语言对象国商务谈判用语、商务谈判礼仪、企业管理理念、当地员工工作心理等。这两类教材旨在强化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商务谈判能力。

五、加快产学结合,促进校企合作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企业文化与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可与相关企业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并建立实习基地。结合人才培养特点,安排岗位进行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的反馈指导理论。这一模式将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根据学生的实习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与公司接触,还将为企业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六、结语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将不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进一步与沿线国家开展工程外交。工程类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将语言融入工程,让工程带动语言的实用性教学”,让外语专业学生提前接触复杂的专业知识,更让工程类专业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拓展职业优势。这不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也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学以致用”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年来发展坚持的原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多,同样需要把握专业设计的灵活性。而工程类外语复合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应运而生的,它不仅可解决国际化工程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会为翻译人员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供条件。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开始进入新阶段,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更应强化市场意识,紧跟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努力做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同步,为迎接新机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黄贵成.略论法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1995(3):54-57.

[2]李 荣,郭 群.“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反馈[J].外语界,2001(2):47-51.

[3]梁 丽,吕 良,樊葳葳.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个案分析——华中科技大学英语—通信双学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6(3):79-83.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
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保定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唐山市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外语人才就业现状及对策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个性化外语人才培养浅析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山东高星级酒店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四川省外语人才就业前景初探
东北地区外语人才创业能力建设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