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016-11-28

运动精品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间跳绳器材

顾 瑜

(嘉善县姚庄中心学校,浙江 嘉兴 314117)

优化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顾 瑜

(嘉善县姚庄中心学校,浙江 嘉兴 314117)

对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试图寻求一种新型可行的大课间活动形式来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体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大课间活动;体质健康

据教育部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显示,近20年来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呈增长趋势,但一些身体素质的指标却在逐年下降,突出表现在肥胖率的逐年增加,速度、弹跳力、爆发力、耐力水平的逐年下降。2007年,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明确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一般时间控制在25—30分钟之间,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学习技能,还能愉悦身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县初中大课间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课间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我县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的具体策略等做一个较为深入的探讨,力求使大课间活动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我县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活动内容单一、枯燥

传统大课间活动都是春夏做操,秋冬跑操,这种一成不变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的锻炼效益低下,还会让学生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学生借故逃操或逃跑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组织管理散漫

1.2.1 文化课教师拖课

文化课老师总会有层出不穷的理由延迟下课,这个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进场速度,最终导致全校学生的进场时间延长。

1.2.2 班主任工作不到位

班主任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大课间活动的效果。然而,一些班主任不及时到位,态度懒散,致使整个班级的表现都差强人意。

1.2.3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学校为了急于求成,片面抓学生成绩,对大课间活动敷衍了事。经常因为天气、人员的问题任意取消大课间活动。

1.3 场地器材有限,师资力量匮乏

有限的场地器材大大制约了学校大课间活动,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一遇到雨雪天气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就会连续很多天无法正常开展。学校体育教师有限,面对全校学生在场地上的各种突发状况,体育老师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1.4 运动强度不够

有些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只做二套操,学生的运动量远没有达到应有要求。进场退场花费时间过多,导致有效练习时间严重缩水。

1.5 缺少必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很多学校没有形成大课间的评价体系,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 成功开展大课间活动学校的经验

2.1 组织管理有序。

由体育组担任总巡视、总指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轮流带班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分工明确,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解放了体育老师,使全校教师都参与其中。

2.2 活动内容多样

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实行不同的内容。如嘉兴的民办学校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安排了以增强学生的“跑、跳、投、爬、滚、翻”等能力为主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技能在大课间活动中进行了巩固提高。

2.3 场地器材充足

嘉兴民办学校拥有多达1600多种器材,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都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同时还开发了多种传统项目,如毽子、跳长绳、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等。为了节约借用器材的时间,还设置了移动篮球架、建造器材屋,分流借用器材的人流。在场地的使用上,因地制宜,克服场地的限制,在有限的场地上开展了多个运动项目。这一系列的措施克服了场地器材的局限性,保证了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

2.4 评价监督到位

设立了一定的评价监督体系,起到很好的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利用政教处和学生会对学生每天到位情况进行记录,对广播操进行监督,对七八年级跳绳个数进行统计。

3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建议和策略

3.1 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3.1.1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练习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以趣味性为主的项目,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入技能和力量练习。

3.1.2 符合校本特色

结合农村中学的特色,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项目,如兔子舞、跳绳、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等活动。

3.1.3 适当配乐,营造氛围

选配一些催人奋进、励志的歌曲,如《让我们飞得更高》、《隐形的翅膀》、《海阔天高》等,通过激昂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来激励学生。

3.1.4 适应不同季节的特点

要随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冬季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大、竞争较激烈的项目,如长跑、跳绳等,夏季选取一些运动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如球类、技巧等项目。

3.2 组织严密到位

3.2.1 分组练习为主

对学生进行年龄分组,根据年龄特点来安排练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活动。

3.2.2 定期轮换为辅

学校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设几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不同班级进行定期轮换(如设置篮球、羽毛球、排球、跳绳等)。

3.2.3 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克服场地器材的局限。如嘉兴民办学校就在教学楼前设立了游乐场,在休闲广场上开设了板毛球和羽毛球,在塑胶跑道上设立了综合钻滚跨跳练习,在篮球场上利用移动的栏架设立了投篮练习,充分利用了场地。

3.2.4 善于挖掘教师资源

大课间活动跟其他活动相比,组织管理的难度更大。嘉兴民办学校的大课间活动项目多、器材多、场地分散,为什么看起来却是那么张弛有度,井井有条。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全校老师的积极配合和无私付出老师个个都是“体育老师”,教师的广泛参与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基本保障。

3.2.5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3.2.5.1 建立考勤制度:由政教处和学生会负责记录各班出勤情况。

3.2.5.2 建立评价体系:每周或每月定期举行班级竞赛,以跳绳为例,可以让班主任每天记录学生的跳绳个数,在班级之间举行跳绳周竞赛,评选“跳绳之星”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3.2.5.3 班主任的鼓励和表扬做到及时。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鼓励学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加油的姿势,这些不经意的举动都会让学生备受鼓舞,激励学生更加奋发向上。

[1]昊玉芳.阳光体育大课间强健体魄助成长.体育教育,2013(11).

[2]邱伯聪.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探析.青少年体育,2013(06).

[3]李爱明,王勇,严财庆.江西省大中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的比较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

[4] 吴桂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运动,2013(05).

[5]曾庆东.大课间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体质健康,2014(01).

Optimization of Activities during the Long Break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GU Yu
(Yao Zhuang Center School in Jiashan County,Jiaxing 314117,Zhejiang,China)

Based on the large recess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arge recess activ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trying to seek a new feasible form of large recess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arge recess activities,develop the students'physique,lifetime sports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activities during the long break;physical fitness

顾瑜(1987-),浙江嘉善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课间跳绳器材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学跳绳
NO.10 跳绳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