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16-11-28庹展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技能型课程体系院校

庹展敏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庹展敏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体育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和课外运动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要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要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文章主要阐述了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对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措施进行分析,以供体育教学参考。

技能型人才 目标 高职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巨大贡献。伴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备受人们关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要适应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突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同时高度重视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并与其体育基本能力的结合。但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教学目标、模式、方法和理念等滞后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 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存在的问题

1.1.1 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事实上,实践性教学、应用性教学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一些基础性学科更是如此。而高职体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强,学生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和应用技术动作。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在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内容低级重复的问题,提高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板,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应用性、专业性,无法跟上当代教育步伐。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设计内容没有结合学生个体需求,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1.2 教学课程及实训项目单一

体育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科目,教学实训工作一般在校园进行,环境空间比较封闭,这就导致学生难以联想到体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开设体育实训课程比较单一。目前,高职院校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为主设置体育课堂教学,如果把对学生的技能开发仅限于此,没有更新更多的项目引导,就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能力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练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及新鲜感,制约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将这门学科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的学期中,使训练实践比较集中,导致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运行背离,没有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1.1.3 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没有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单纯地认为高职体育教学只是增强学生体质与学习体育技能,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导致体育教学边缘化。与此同时,在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更多的是由政工干部兼任。正是因为这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低,造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素质无法保证。另外,即便一些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体育老师,但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相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体育课上,学生多以自由活动为主,缺乏专业化的教学和练习。

1.2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技能型目标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途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高素质、高水平和高技能等“三高”人才的培养,及时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满足各个行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转变过去教学观念与理念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具体表现,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将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改革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改进、促进体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方法,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2 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2.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在制定体育计划目标时,在原有公共体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特点,增加与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应突显体育健康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多增加一些娱乐性和健身性较强的体育教学项目,适当删减传统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来确定教学项目。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师可安排篮球、网球和排球等体育项目,确保学生大脑和手脚的灵活性、协调性;会计专业学生,由于长时间和数字打交道,可通过瑜伽、太极拳和健美操等体育项目,帮助他们放松大脑;而旅游专业学生,由于这类学生需要穿梭于不同的旅游景点,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和游泳等项目拓展他们的学识,并教授一些简单的急救和体育保健类的知识,解决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性状况。

2.2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自身综合技能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通过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践联系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学欲望,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型的师生关系,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将音乐和体育项目中的投、跳和跑等结合起来,让体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3 更新观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和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独立学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思想。

3 结语

综上所述,技能型人才目标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更新观念,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争取重大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高职体育教学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同时,教师应重视自身综合技能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学欲望,为社会输送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孙玉梅.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115-116.

[2]牟剋蓉.试论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5(15):97-98.

[3]蒋恺.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43-44.

G807.4

A

2095-2813(2016)11(c)-000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07

猜你喜欢

技能型课程体系院校
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略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