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①

2016-11-28王洪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王洪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①

王洪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发展,各大院校逐渐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特别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该文主要针对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以学生为本 各大高职院校 建设与改革 体育课程体系

新形势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3方面。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在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剖析。

1 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时候,经常会隐蔽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中相应内容的调整,甚至拉低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追其根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模式与课程设定等方面,和普通高等院校相对比并无太大的本质性的区别,受到教学内容因素的制约,国内各大高职院校在建设与改革体育课程之时[1],教学目标不明确,体现不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的特殊性质。

1.2 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要本着“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原则,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较严重,对学生健康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重视程度不够,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不利于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1.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具有倾向性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与具体性,但由于课程设置的倾向性,导致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很多学生缺少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体育课程体系时,课程设置倾向性较大[2],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

2 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内容与方法

事实上,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在构建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在现有

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

2.1 以学生为主,对传统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材、大纲、计划、进度以及考核方式为主。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来看,主要以传授多方面的竞技教材内容为主,体育老师专注与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只是单纯的喜欢体育运动但讨厌上体育理论课程。因此,针对以上现象,需要全面改革传统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3],方法有以下几点。

2.1.1 加强教材改革力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高职院校教材内容相对有所改变,但仍存在部分内容陈旧、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因此,在体育课程建材建设的中,要注重其内容的娱乐性、职业性、健康性与和时俱进性,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内涵,贴近教材,并形成职业教材特点。

2.1.2 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制定出特色的体育项目

在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时,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学校的拓展基地、山间跑道以及森林资源等,并用传统的篮球、足球等运动带动其他体育项目的开展,奠定体育群众基础,促进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2.1.3 注重体育课程考评制度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体育课程考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并根据没有完全了解或掌握的问题进行策略与方法的改进,最终达到学生熟悉体育知识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锻炼自身体育素质的目标。因此,体育课程考试内容可以依据评价内容进行量化评定[4],教师可以体育项目特点制定百分制或者优、良、中、差四级制两种方式评定学生体育课程的成绩。

2.2 全面树立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点的原则,进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2.2.1 根据天气情况设置教学课程表

体育课程的实施受到天气影响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适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体育课程表可以设置晴天和雨天两种课表,这样的课表制可以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又可以高效的完成体育教学课时实数与教学任务。

2.2.2 以学生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其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相应制定教学课时,这个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积极性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第一学期让学生们进行普修[5],第二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上课内容,进行选项课教学。

2.2.3 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规范化

200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学生体制健康标准》,其测试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可以适当把学生测试成绩与参与态度纳入到体育综合测评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意识。

2.3 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发展,注重体育课程的基础性与职业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任务包括: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全面培养体育习惯,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职业性有机结合,分类开设体育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2.3.1 基本课程

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羽毛球和篮球等球类为主,因为一年级学生依据身体与心理特点,需要着重训练其耐力、速度与灵活度,只有把最基础的素质训练到位,才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职业教育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2.3.2 特殊群体的体育课程

一些体制偏胖或偏瘦以及其他异常的群体学生,学校可以实施以健康、合理膳食、制定运动处方为主的体育健康课程,尽量全方为、多方面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准。

2.3.3 运动队专项训练课程

学校可以把定向越野、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专项运动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集训,提高竞技水准,鼓励优秀运动员积极参加运动大赛,为学校争得荣誉。

3 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成效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在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上取得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几方面,第一,教学课程将课堂教学、户外活动与体育竞赛等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大整体;第二,各大院校学生体质测评达标率逐年提升;第三,教师队伍,师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第四,学生竞赛水平提升迅猛,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次数不断增多,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4 结语

目前,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中体会快乐,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意识,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谭分全.以学生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2):22-25.

[2]王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1(4):13-14.

[3]张帅,吴峰.浅析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和依据[J].商情,2013(11):204-212.

[4]房庆华.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67-69.

[5]亓永顺,葛春林.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运动,2012(3):130-131.

G807.02

A

2095-2813(2016)11(c)-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08

王洪(1968—),男,汉,湖南衡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体育教研教改。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